劉夢彬
摘要:隨著城市現(xiàn)代化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作為居民消費或娛樂的重要場合,公共場所也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毋庸置疑,這些娛樂場所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各類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安全管理嚴重滯后,許多地方存在火災隱患,安全通道設置存在缺陷,人員疏散困難,群死群傷現(xiàn)象容易發(fā)生。本文旨在研究公共場所易發(fā)生火災的原因和火災發(fā)生后的原因和調查。
關鍵詞:公共場合;安全隱患;火災;原因調查
公共場在迅速發(fā)展的同時,安全配套設施設置嚴重不足。據調查顯示,近些年發(fā)生的特大火災都是發(fā)生在公共場所,如2000年的洛陽“12.25”東都商廈事件,2005年廣東“12.25”檀島西餐廳酒吧火災事件。所以要對公共場所的安全設施要加強重視。
1 公共場所火災事故調查預分析
1.1安裝材料違規(guī)
公共場所的裝修應該使用阻燃材料或防火材料。調查發(fā)現(xiàn),公共場所的裝修十分復雜,開發(fā)商為追求低成本,在材料的選擇上并沒有完全按照規(guī)定使用。如果使用化纖材料物質這種燃點低的材料進行裝修,燃燒速度就會非???,從小火到大火只需要11秒,3分鐘左右火焰就可竄至吊頂,5分鐘就能到達對面墻體。可見采用易燃材料進行裝修對加劇火災爆發(fā)的危害,加大火災產生的可能性。
1.2逃生通道設計安裝不合理
公共場所往往在營業(yè)過程中,無法控制場內人員的數(shù)量,在發(fā)生火災等事故時,由于逃生通道設計人數(shù)限制,場內人員不能夠及時逃離事故現(xiàn)場而對生命造成威脅:另外,一些公共場所在空間設計上追求高收益,盡可能的減少逃生通道的面積,造成緊急疏散通道的寬度不夠,導致在發(fā)生事故時人員疏散速度減慢,造成發(fā)生嚴重的人員傷亡問題。
1.3 火源管理不善
在某些公共場所,沒有相關人員管理或告示提醒場所內顧客吸煙、生火等問題,這樣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發(fā)生,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4 電氣設備易導致火災發(fā)生
電器設備長時間不間斷使用會使電器保護設施或電線絕緣層發(fā)生失靈或老化的現(xiàn)象,公共場所所采用的電器設備通常都是大功率,高消耗的,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導致溫度較高。公共場所裝修時若采用燃點較低的易燃裝修材料,遇到發(fā)熱嚴重的電器設備時,極容易發(fā)生自燃現(xiàn)象。
1.5 消防設施及管理存在缺陷
大部分公共場所消防設備配置不夠完善,消防配套設施不足。這些公共場所不僅消防設備的數(shù)目不達標,而且還存在著一些地方為了節(jié)省成本,采用不合格的非消防產品充當消防設備的功能。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公共場所的許多消防設備損壞嚴重;公共場所雇傭的消防管理人員基本都是非專業(yè)人士,消防安全意識較為薄弱,不能在火災剛發(fā)生時就將火及時撲滅,而且不能及時合理地疏散人群且自救;一些場所消防主體意識不強,消防安全責任制不落實;許多單位消防組織不健全,開業(yè)后不能落實定期組織員工開展基本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和滅火演練,致使員工上崗后不懂得消防安全知識。
2 公共場所火災原因調查
公共場所的火災調查工作應根據其火災特點和受災情況開展進行,在勘察現(xiàn)場時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總步驟應依次按照認定起火點、起火源、起火物;認定起火原因,火災性質等。在火災發(fā)生后調查取證時往往會遇到找證人難得問題,在調查工作開展時要做好對證人的教育工作,對其進行啟發(fā)、提示、鼓勵。力求做到及時、全面、細致、客觀、合法。
2.1 電氣火災原因的調查
(1)起火點與電氣設備,電器線路相對應;
(2)確定起火點前的帶電狀態(tài);
(3)電器點貨源據有點燃其附近可燃物的能量;
(4)起火點具有電氣故障點。
在調查可能是電器故障等原因引發(fā)的火災要遵循以上四點一一排查,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公共場所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訪問,首先,要查明公共場所供電用電的狀況,檢查火災前供電是否正常;其次要查明電器線路的安裝和維護情況,是否存在線路老化或是安裝不規(guī)范造成火災;然后檢查起火點附近是否存在易燃或可燃物,清點其數(shù)量,檢查其儲存方式;最后,查明電氣設備變動情況,是否在火災后有人故意變動電氣設備,造成因電器故障造成火災的假象。在調查過程中要及時找出電氣故障點,注意提取故障點處的設備和線路作為物證,保證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2.2 公共場所縱火火災的特點
人為縱火一定存在著動機,包括:故意縱火,盜竊縱火,報復性縱火,精神病縱火;縱火目的一般以燒毀場所和財產為主要目標,其次是毀滅證據或是故意殺人。人為縱火的特征是火場會有多個起火點,所以在調查初期要明確起火地點,起火點數(shù)量及起火點之間的聯(lián)系。在檢查起火點時,觀察其是否靠近火源。若其遠離火源,則是人為故意點火;每個起火點如果不建立起聯(lián)系往往不能造成嚴重的火災,人為縱火則相反;注意提取與放火行為有關的痕跡物證;最后要調查場所經營者的背景關系,通常根據故意縱火,盜竊縱火,報復性縱火等特點來設定縱火嫌疑人。
2.3 吸煙引起的火災調查
香煙殘留物引起的火災調查難度系數(shù)最大,在火場調查過程中往往很難直接提取到物證。而且公共場所吸煙人員數(shù)量不定,無法進行取證,給災情調查帶來極大的困難。但是香煙殘留物引起的火災也存在著其特點,需要通過調查訪問和現(xiàn)場勘察相結合的方法綜合分析判斷引起火災的原因。香煙殘留物引起的火災屬于陰燃起火,煙熏痕跡和地面燃燒炸裂痕跡與通常的火災有著細微差別,調查可燃物的碳化程度,查明起火前出現(xiàn)的異味和起煙部位等方法確定起火地點。同時做好調查訪問工作,在起火點附近是否有人員有吸煙行為是否與火災相吻合。有條件可以進行模擬實驗,參考有關人員的供訴和起火現(xiàn)場附近可燃物的燃燒情況, 確認起火狀況,對所需時間作進一步的認定。
3 總結
綜上所述,公共場所火災發(fā)生的原因較為復雜,實際調查過程中,應結合公共場所功能、特征、建筑結構特點等因素對火災的產生原因進行恰當?shù)念A分析,以制定出更科學有效的火災調查方案。
參考文獻:
[1] 林道平.談公共場所防火安全防范管理措施[J].中國科技財富.2011(6):51.
[2] 周俊濤.公共場所重特大火災原因分析與對策探究[J].價值工程.2011,30(18):283-284.
[3] 葛良玉.商場火災原因及預防對策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6):189.
[4] 賈金.公共場所的火災隱患特點及對策[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