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華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產(chǎn)科,河北石家莊050000)
康惠爾滲液吸收貼治療壓瘡45例療效觀察及護理對策
吳愛華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產(chǎn)科,河北石家莊050000)
目的探討康惠爾滲液吸收貼治療壓瘡的臨床療效及臨床護理對策。方法選擇醫(yī)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壓瘡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慶大霉素組(G組)與康惠爾組(K組),各45例。G組予慶大霉素紗布條外敷創(chuàng)面,K組予康惠爾滲液吸收貼外敷創(chuàng)面。結果K組與G組相比,瘡面結痂脫落、局部組織修復、肉芽組織生長及出現(xiàn)分泌物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觀察時間縮短、換藥次數(shù)減少(P<0.05);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降低(P<0.05)。結論康惠爾滲液吸收貼治療壓瘡的臨床療效顯著,可顯著縮短觀察時間,減少換藥次數(shù)及治療費用,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配合積極有效的護理對策可確保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康惠爾滲液吸收貼;壓瘡;療效;護理
壓瘡為住院期間較常見的皮膚組織破潰及壞死,6%~54%的體位受限患者多伴壓瘡,主要由于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到壓迫,導致血液循環(huán)障礙及組織營養(yǎng)缺乏引起,以骨隆突出為常見發(fā)病部位,不僅阻礙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甚至可延長康復時間,影響預后,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1]。對于壓瘡,需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手段,并配合可靠的護理對策,以緩解患者痛苦,促進其早期康復[2]。筆者對45例壓瘡患者予以康惠爾滲液吸收貼,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壓瘡患者,納入標準:預計住院時間在1周及以上;入院時Braden評分在12分以下;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3-4]:癌癥晚期營養(yǎng)不良;使用免疫抑制劑;糖尿病合并嚴重并發(fā)癥。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慶大霉素組(G組)與康惠爾組(K組),各45例。G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37~85歲,平均(54.3±1.5)歲;壓瘡面積(5×6)cm2~(15×16)cm2;骶尾部23例,大轉(zhuǎn)子突部12例,踝關節(jié)突出部10例;壓瘡Ⅱ期24例,Ⅲ期21例。K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9~83歲,平均(55.7±1.8)歲;壓瘡面積(3×5)cm2~(13×14)cm2;骶尾部21例,大轉(zhuǎn)子突部13例,踝關節(jié)突出部11例;壓瘡Ⅱ期26例,Ⅲ期1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加強營養(yǎng),配合局部治療,采用生理鹽水對創(chuàng)面清潔。G組給予慶大霉素紗條濕敷患處,慶大霉素(蕪湖康奇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20140630,規(guī)格為每支8萬U∶2mL)8萬U溶于10mL 0.9%氯化鈉注射液,外層采用無菌紗布覆蓋,每日換藥1次,連續(xù)使用7 d[5]。K組給予康惠爾滲液吸收貼(康樂保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批號為20150621,規(guī)格為每貼12.5 cm×12.5 cm)貼敷于患處,注意輔料超過壓瘡周邊2~3 cm,每4~6 d更換1次,連續(xù)使用7 d[6]。
1.3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臨床療效、觀察時間、換藥次數(shù)、治療費用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臨床療效通過我院自制的療效評價量表完成,包括瘡面結痂脫落、局部組織修復、肉芽組織生長及出現(xiàn)分泌物等4個方面,各25分。得分越高,壓瘡治療效果越好。不良事件發(fā)生包括皮膚過敏或額外損傷等。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s,分,n=4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s,分,n=45)
組別G組K組t值P瘡面結痂脫落15.63±2.98 20.23±3.45 4.53 <0.05局部組織修復15.36±2.68 19.99±3.67 5.12 <0.05肉芽組織生長15.89±2.02 20.12±2.98 5.63 <0.05出現(xiàn)分泌物16.11±2.54 19.80±2.34 4.90 <0.05
表2 兩組患者觀察時間、換藥次數(shù)、治療費用及不良事件比較
以往臨床所采取的壓瘡治療方法即為使用慶大霉素綿條,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長期使用易在換藥時對新生的肉芽組織造成損傷,影響創(chuàng)面的愈合速度[7]。康惠爾滲液吸收貼的主要成分包括羧甲基纖維素鈉、黃原膠及瓜爾豆膠,作為一種水膠體敷貼,其通過保留創(chuàng)面中的滲液,同時稀釋并激發(fā)了多種酶及酶的活化因子,增強了局部殺菌能力,確保維持細胞存活期間,促進細胞增殖,增加組織愈合速度[8-10]??祷轄枬B液吸收貼相比于傳統(tǒng)治療方法具有以下優(yōu)勢:通過為創(chuàng)面提供適宜的溫度及濕度,有效促進傷口的愈合,加快疾病康復速度[11];提供并維持適宜的氧分壓,對血管及肉芽組織的形成起顯著促進作用[12];憑借其較強的自溶清創(chuàng)能力,對壞死組織產(chǎn)生選擇性清除作用,對部分有機物及滲出物進行吸收;減少與創(chuàng)面之間的粘連,避免損傷肉芽組織與上皮組織[13];由于康惠爾滲液吸收貼所營造的濕性環(huán)境較接近生理環(huán)境,適合肉芽組織生長,加快了疾病康復速度。本研究結果顯示,K組與G組相比,瘡面結痂脫落、局部組織修復、肉芽組織生長及出現(xiàn)分泌物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時間縮短、換藥次數(shù)減少、所花費用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降低(P<0.05)。提示康惠爾滲液吸收貼相比于常規(guī)方法操作簡便,療效顯著,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加速傷口愈合,減少換藥次數(shù)及所花費用。
對于壓瘡患者需給予積極有效的護理對策,主要如下:1)觀察患者的壓瘡部位,如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護理人員需定期對床褥進行更換,確保床單平整;對于翻身較為困難甚至不能翻身者,護理人員需給予翻身墊或氣壓床,避免在翻身過程中對患者進行拖、拉、拽、扯等行為[14]。2)加強營養(yǎng)支持,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多進食富含蛋白質(zhì)及維生素的物質(zhì),促進患者消化,必要時給予靜脈輸注血清蛋白及脂肪乳,糾正低蛋白血癥及酸堿失衡,以促進恢復機體免疫力[15]。3)加強溝通,告知患者及家屬使用康惠爾滲液吸收貼的特點及優(yōu)越性,指導其如何正確翻身以避免壓瘡的形成。
綜上所述,采用康惠爾滲液吸收貼治療壓瘡的臨床療效顯著,顯著縮短了觀察時間,減少了換藥次數(shù)及治療費用,降低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配合積極有效的護理對策可確保治療效果,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
[1]曹李娜,張華巖,薛愛英.康惠爾潰瘍貼治療老年人壓瘡的療效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1,9(11C):3 050-3 051.
[2]范柏林,劉青青,何華英,等.康惠爾潰瘍貼預防老年病人術中壓瘡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1,9(2A):298-299.
[3]朱曉萍,陳洪波,武變蘭.對39例長期臥床患者社區(qū)干預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1,20(12):931-932.
[4]馬小琴,馮志仙.護理學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9-100.
[5]潘樹紅.氧氣聯(lián)合康惠爾潰瘍貼治療褥瘡的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8):1 317.
[6]陳魯,吳玉琴.造口護膚粉對大小便失禁致皮膚浸漬的療效分析[J].蛇志,2010,22(2):123-124.
[7]李紅英,彭遠珍,羅苑玲.紅外線照射聯(lián)合呋喃西林棉球填塞治在竇道壓瘡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2):97-98.
[8]謝曉玲,張艷,蔡慶.康惠爾滲液吸收貼與紫草油紗條聯(lián)合治療竇道型壓瘡的效果觀察[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5,24(4):401-402.
[9]吳娟,任海燕,李茂華.康惠爾滲液吸收貼聯(lián)合造口護膚粉治療Ⅱ~Ⅲ期壓瘡的療效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4,43(18):2221-2 222.
[10]周方萍,李雪萍,謝芝荷.特定電磁波治療儀聯(lián)合濕潤燒傷膏治療壓瘡30例[J].中國藥業(yè),2012,21(16):96.
[11]王春艷,劉閣丹,李霞.康惠爾滲液吸收貼治療壓瘡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0,31(28):4 936.
[12]王超.康惠爾滲液吸收貼治療壓瘡療效觀察及護理[J].求醫(yī)問藥,2011,9(5):50.
[13]王會青,沈華,安松.美寶創(chuàng)面速愈貼用于Ⅱ度壓瘡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藥業(yè),2012,21(3):80-81.
[14]盛莉.康惠爾滲液吸收貼治療壓瘡的臨床療效觀察[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4,27(2):206-207.
[15]王中梅,劉春平,王達莉,等.臨床應用康惠爾滲液吸收貼治療壓瘡的療效觀察[J].全科護理,2013,11(7):1 938-1 939.
R969.4;R986
A
1006-4931(2015)24-0115-03
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