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淺談民族聲樂藝術中“韻味”的把握
◎李玲
中國民族聲樂藝術是最受中國觀眾歡迎的一種音樂形式,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它結合了中國戲曲、曲藝、民族民間音樂等多種傳統(tǒng)音樂的元素,同時又借鑒了西方的科學唱法和藝術表現(xiàn)手段,是一門多元化的藝術形式。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其獨具魅力的個性和特色。所以,演唱者在演繹民族歌曲時,就要合理的把握歌曲的風格,唱出味道。這里的味道,就是我們說的“韻味”。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淺談一下對民族聲樂歌曲“韻味”的把握。
對于民族聲樂來說,語言是歌曲的血肉,是表達歌曲思想感情的主要載體。所以要想很好地把握歌曲的韻味,首先語言要過關。
原為詩詞、曲牌、唱詞合轍押韻而沿用的“十三轍”,把漢字的發(fā)音分為十三類,有助于認識漢字發(fā)音的規(guī)律性,從而很好地做到每一個字的“歸韻”。唇、齒、舌、牙、顎作為吐字器官,在語言的發(fā)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吧ひ粲刑熨x,嘴里需人功”,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了這些器官的練習,嘴唇的放松、舌頭的靈活,都是需要練習的內容。只有說的清楚,說的有力,說的有感情,把說的功夫運用到歌唱當中,才能做到每一個字都能清楚的歸韻和收音。
歌唱的語言不同于平時的說話,要說的生動、有情。不論是漢語還是少數(shù)民族語言,更注重語言的發(fā)音質量。歌唱中的語言要有漂亮的音色,渾厚的音質,這就需要協(xié)調的行腔,讓發(fā)聲的每個器官合理配合,從而出來好的聲音?!鞍炎址旁诠缠Q里”、“貼著咽壁念著說話”、“保持在歌唱的位置說話”,這是沈湘先生總結出的美化歌唱語言音色的重要方法。歌唱中的每個字分為“字頭”、“字腹”和“字尾”,字頭要用力準確;字腹要飽滿圓潤;字尾要歸韻,收音干凈利索。這樣一來,圓潤明亮的音色就呈現(xiàn)出來了。此外,歌唱的語言還需要在氣息上做到收放自如,以氣帶聲。吐字行腔準確流暢,歌曲的內在情感才會展現(xiàn)得更透徹,韻味才會表達得更十足。
科學的發(fā)聲技巧對于歌曲韻味的把握至關重要,音色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歌曲的音樂風格。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民族歌曲的審美要求也慢慢發(fā)生了變化,隨之更多的是流行于現(xiàn)在的中西結合的混聲唱法?;炻暢▽ⅰ罢媛暋迸c“假聲”混合起來,音域更寬,所能演繹的作品也會更全面。比如,由陜北民歌改編而成的《蘭花花》,若用完全的“大本嗓”演唱,會很吃力,喉嚨擠壓。運用混聲唱法,聲音才能更加圓潤飽滿,更加地富有藝術感染力。
“潤腔”將唱腔和聲音加以美化、潤色,使歌曲風格更加的鮮明,韻味更加濃郁。“潤腔”的技巧有很多種,在民族聲樂當中,最常見的就是拖腔、滑腔、甩腔以及一些裝飾音的演唱,通過改變音色、力度、速度等以達到歌曲的潤色美化,讓歌曲更富有獨特的民族色彩。
“情感”在聲樂藝術中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民族藝術歌曲的演唱當中,情感是歌曲的靈魂,是貫穿整首作品的生命之所在。注入人的情感,歌曲才會有味道,有血肉,才能喚起人們對音樂美的享受。這種享受,就是對歌曲“韻味”的品味。所以,歌唱者在演唱作品時,要認真分析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歌詞、旋律,以及調性、節(jié)奏、速度等等一系列有關的知識,要深入透徹地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感情,將自己投入到歌詞的情境中去。
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留心自己和周圍的人在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情感。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通過對文學、電影、戲劇、美術等領域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表演技巧。做到把聲音、歌詞和感情融匯到一起,達到“情韻傳神,聲情并茂”的歌唱最高境界。
豐富多彩的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化孕育了民族聲樂這一獨樹一幟的歌唱藝術?!绊嵨丁弊鳛槊褡迓晿返撵`魂,既體現(xiàn)了鮮明的個性和民族特色,又展示了新的時代特征和時代精神,是民族聲樂的精髓所在。
“韻味”的把握,是中國民族藝術寶庫中的財富,是我們必須要汲取的。
[1]余篤剛,《聲樂語言藝術》[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2.
[2]宋承憲 ,《歌唱咬字訓練與十三轍》[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3]馬臘費奧迪[意],《卡魯索的發(fā)聲方法》[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研究方向:民族聲樂)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