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聰
一件小事(外四篇)
◎李明聰
有件小事,雖然過去好些年了,但至今回想起來,仍歷歷在目。這么多年來,在這件小事的影響下,我做了很多類似的小事。一直以來,都讓我倍感欣慰。
大學(xué)畢業(yè)后,因為沒有“背景”,我被分配到縣里一家集體企業(yè)工作。不到兩年,單位就倒閉了。后來,通過考試,我憑借自己的實力,進了交通部門,被分配到鄉(xiāng)鎮(zhèn)交管站從事交通規(guī)費征收工作,天天同司機同老百姓打交道。記得有一次,一臺跑營運的三輪摩托車因為沒有交養(yǎng)路費被我們查扣了。開車的司機是一位殘疾人,穿著破舊,走路一拐一拐的,甚是可憐。他告訴我,他的雙腳是年輕時上山砍樹,不小心被樹壓斷的,還好,他的命保住了,他的一個同伴,在那次事故中當(dāng)場斃命。自從雙腳殘疾后,他就再也做不得重活,加上老婆也體弱多病,一直以來,經(jīng)濟拮據(jù),生活相當(dāng)困難,一個月都吃不上一次肉。他有一兒一女兩個小孩。大女兒16歲了,在學(xué)校成績很好,人也乖巧懂事,雖然初中畢業(yè)后考上了縣重點高中,但因為家里無力承擔(dān)讀書的費用,所以只好棄學(xué)打工去了。兒子10歲,還在讀小學(xué)。為了生計,他想盡辦法,不知講了多少好話,讓村里做擔(dān)保,才在信用社貸款買了一臺三輪摩托車,希望掙點錢,養(yǎng)家糊口,他邊說邊把殘疾證遞給我們看。
他一再聲明,自己是沒有錢的,只有想辦法去借,看能否借到一些。過了三天,他找到我們,說只借到400元,還差100元,看能“照顧”一下么?我們告訴他,不行,要500元才能放車。他數(shù)錢的時候,手腳顫抖,似乎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于是我悄悄把他叫到一邊,問他還有辦法借到錢不?他說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就這些了,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他還說,為了省錢,他舍不得坐車,一天都沒有吃飯了,餓著肚子走了六十多里路,才來到我們交管站。望著他搖搖欲墜的樣子和一疊疊湊起來的元票、角票和分票,我的心在滴血,在顫抖。我終于做出一個“重大決定”,為他墊付100元的養(yǎng)路費。當(dāng)然,這件事我沒有告訴任何一個同事。要知道,那時候我一個月的工資才100多元。我把養(yǎng)路費票據(jù)開好后,又帶他到餐飲店,請他吃了一個快餐。他千恩萬謝,一個勁地感激道:“你真是一個大好人啊!這100元錢算我借你的,有了我一定還上,你放心。真是太謝謝你了?!笨粗吲d地開車離去,我叮囑他:“錢的事,你放心,有就還,沒有就算了。以后只希望你把車開好,多掙錢?!碑?dāng)然,墊付的100元錢,即便他還我,我也是不會要的,只是為了不傷他的自尊心,我才這樣說。
我在鄉(xiāng)里只呆了一年,第二年就進了城。后來聽同事講,有個人曾到交管站找過我?guī)状?,說是還錢。我告訴同事,下次碰到他,就說我調(diào)走了,聯(lián)系不上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常想,不知他的女兒是否嫁了一個好人家,不知他兒子是否考上了大學(xué),他的家庭是否衣食無憂了。那樣的話,就是最令我欣慰的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有無助和困難的時候,能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去幫助一個人走出困境,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我上班的地點在城郊一個叫杉木坳的小地方,離城區(qū)五公里,是原公路收費站的辦公樓,共有三個單位在樓里辦公。一天下午臨下班時,樓上亂哄哄的,傳來很大的吵鬧聲,我禁不住走出辦公室在樓道看“熱鬧”,通過詢問同事和聽他們之間的對罵聲,基本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有幾個人到樓上單位辦事,手續(xù)齊全,但有幾個證件要復(fù)印存檔,而他們沒有復(fù)印好。工作人員對他們說,你們必須把證件復(fù)印好了才能辦理。而此時已是下午五點鐘,離下班不足半小時,如果到城里復(fù)印,來回一趟,肯定趕不上時間。于是,辦事的人對工作人員說:“你們辦公室都有復(fù)印機,幫忙印一下,行行好!”
“不行!我們是不負責(zé)復(fù)印的,我們只負責(zé)辦事,手續(xù)齊全就辦,手續(xù)不齊全就不辦。再說復(fù)印要成本,我們單位負擔(dān)不起?!惫ぷ魅藛T斬釘截鐵地回答?說。
“我們家離城里90多公里,今天好不容易上來一趟,如果今天辦不好,會很麻煩,希望你們做個好事,行行好,給復(fù)印一下,我給幾塊錢的復(fù)印費都行?!鞭k事人員多次懇求道。
“多講沒用,不行就是不行。我不管,你們復(fù)印好了再來?!?/p>
“你們單位每個辦公室都有復(fù)印機,我們問了五個辦公室,都愛理不理的,都不肯復(fù)印,這是為何?你們是怎么為老百姓辦事的,還說什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就這個態(tài)度。我要去告你們!”一個人來了火,忍不住同工作人員吵了起來。
“你想告,告去,我還怕了!不印就是不印?!惫ぷ魅藛T態(tài)度堅決。
……
吵鬧聲、勸解聲,嚷嚷了好一陣子,但就是沒有一個人肯幫忙復(fù)印,最后三個辦事的人全都無奈地下了樓。
看到他們氣憤而無助的樣子,我立即向他們招手:“我辦公室有復(fù)印機,我?guī)湍銈儚?fù)印一下。”
三個辦事的人喜出望外,立刻跟我進了辦公室。我給他們一一印好后,他們硬拿出五元錢,要給復(fù)印費,我推辭不要。
“一共就復(fù)印了三張,這么小的事,就不收錢了,再說復(fù)印機也是公家的,沒事。你們趕快上去辦事,要不然馬上就下班了?!蔽掖叽偎麄冝k事要緊。
“那太謝謝你了,你真是一個好人,大大的好人?。 鞭k事人員千恩萬謝地感激道。
辦完事后,他們?nèi)诉€特意到我辦公室致謝,說:“今天多虧了你,要不然好麻煩。真是太謝謝了!”
“他們工作人員可能有規(guī)定,有難處,你們也要諒解。辦成了事就好,你們也不要太計較?!蔽野参康?。
看到他們欣喜而滿意地離去,我非常欣慰。但我就是想不明白,為什么明明可以輕而易舉地幫助一個人,舉手之勞的事,卻總有那么多人不愿意去做,這個社會到底怎么了?
這件事大概過去三個月的樣子,有一天,我在街上漫步,忽然一輛小車停在我的面前,問:“領(lǐng)導(dǎo),到哪兒去?我送你?!?/p>
我看了下司機,不認(rèn)識,我有點迷糊了,忙問:“你是誰?我在散步呢,不坐車。謝了!”
“不認(rèn)識我了,那次在收費站辦公樓辦事,你幫了我的忙,給我們復(fù)印了證件,你忘了?”
經(jīng)他提醒,我想起了這事。忙笑道:“小事一樁,我早就忘了,你不必記在心上?!?/p>
“這怎么就忘呢?我以后也會像你一樣去幫助別人,我一輩子都會記得你的好,真是太謝謝你了……”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心里暖盈盈的,為自己當(dāng)初的舉動感到自豪。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啊,很多時候,我們幫助別人,其實并不需要付出多少力,拿出多少錢,往往就是舉手之勞而已。但不經(jīng)意的一次小小善舉,留給別人的,或許是永恒的感恩和效仿。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等好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一個冬日的早晨,上班途中,我到一個包子鋪買早餐,鋪子前有一位老婦人,帶著三個小孩,也正在買包子。老婦人大概六十多歲的樣子,三個小孩大的七八歲,小的二三歲。老婦人手里捏著幾張一元的鈔票,正在問包子饅頭的價錢。
“我要三個大肉餡包子?!蔽覍Ψ?wù)員說道。
服務(wù)員包好后正準(zhǔn)備遞給我,一小孩倏地搶了過去,攥在懷里。老婦人見狀,一邊大聲呵斥,一邊拍打小孩的小手,要小孩把包子拿出來。但小孩任憑打罵,就是不肯松手。很顯然,小孩是餓了,非常想吃這幾個包子??吹嚼蠇D人焦急的樣子和小孩求助的眼神,我不由分說地拉住老婦人的手,勸她不要打罵小孩。
“也就三元錢,我給了,讓小孩吃吧。”我笑著懇求老婦人。
聽我這么說,老婦人連說謝謝。
“小孩子不懂事,希望你們別見怪?!彼呎f邊微笑著狠狠捏了一下小孩的耳朵,可能下手太重,小孩禁不住“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不要這樣,小孩子嘛,哪能不愛吃!”我買好包子,邊勸說邊轉(zhuǎn)身離去。
背后不時傳來老婦人的說話聲:“不許哭,以后再這樣就打斷你的手?!薄敖o我拿六個五毛錢的饅頭,給你姐姐和弟弟也吃一個肉包子……”
不知怎的,剛才的場景,讓我忽然想到了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名句。
我們每個人都在拼命地追求財富、地位和名譽,何時真正讓生活在這個世上所有人衣食無憂,我想,這或許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yè)和最輝煌的壯舉,也應(yīng)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永遠的追求”。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我?guī)旱浇稚贤嫠?,大概玩到晚?0點鐘的樣子,也許是累了、餓了,小孩吵著要吃夜宵。于是,我?guī)麃淼揭粋€夜宵攤上。因為還不是深夜,所以吃夜宵的人不是很多,擺有三張方桌和十幾個凳子的小攤前,僅有一個人在吃東西。我?guī)托『⒔辛艘煌朊鏃l,不一會兒,面就上來了。小孩正在吃面時,不知何時從桌邊冒出一個滿臉污垢的乞討者。他在地上爬著,手臂弓著向前,一只手拿著一個行乞用的碗,兩只腳并排地向后蹬。很顯然,他不會走路,是個殘疾人。只見他大聲向攤主問道:“老板娘,面條多少錢一碗?”攤主看了一眼爬在地上的乞討者,神情淡然,笑道:“5元一碗,對你就優(yōu)惠一點,收4元吧!”
“好,謝謝你!你就給我下碗面條吧,我只是吃了早飯,快點,好餓?!逼蛴懻哒f話流利,頗有禮貌。
乞討者的出現(xiàn),引來了好些看熱鬧的人。我仔細瞧了幾眼,發(fā)現(xiàn)他全身臟兮兮的,雙腳已嚴(yán)重萎縮變形,上身非常瘦小,只有頭看起來還算正常,年齡大概四十來歲。
不一會兒,面條就煮好了,攤主把碗放到他面前的地上,并給他倒了一杯涼茶。殘疾人一只手彎著按在地上,一只手拿著筷子,非常麻利地把面條送進嘴里,也許是餓了,也許是面條口味好,他吃得津津有味。
旁邊一個老婦人問他:“你是怎么變成這個樣子的?”
“因為小時候生病,家里窮,沒有及時治療就成這樣了?!睔埣踩诉叧赃厬?yīng)道。
“家里還有其他人嗎?”
“還有一個奶奶,八十多歲,靠我乞討來維持生計。”
“每天乞討的收入還可以么?”
“一般二三十元一天,多的也有七八十元的?!?/p>
“天天都出來嗎?”
“只要不生病,天天早上七點鐘從家里出來,一路爬著乞討,晚上10點鐘以后才爬回去?!?/p>
“辛苦嗎?”
“當(dāng)然辛苦了!不過還好,現(xiàn)在好心人多,不然我早就餓死了?!?/p>
……
老婦人與乞討者的一問一答,讓我對眼前這位殘疾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實,在我看來,乞討者現(xiàn)在很多,見得多了,很多人也許就麻木了。特別是電視、報紙上時常有乞討者靠乞討騙錢致富的報道,更讓好些人有了防止“上當(dāng)受騙”的警惕。所以現(xiàn)在主動對乞討者施舍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像這位乞討者每天還能夠得到這么多人的施舍,還是不錯的。當(dāng)然,我相信他絕對不是一個騙子。
小兒吃完面條結(jié)賬時,我對著殘疾人揚了揚手,笑著對攤主說:“把他的面條錢也一起結(jié)了吧!”聽我這么說,殘疾人略顯驚訝,馬上謝道:“太謝謝了!你真是一個好心人!”
當(dāng)然,我知道,區(qū)區(qū)一碗面錢,是幫不了殘疾人什么忙的。不過,我終究還是為自己的舉止感到欣慰。
回家的路上,我對小兒說:“今天晚上,我們奉獻了一碗愛心面,記住,幫助一個人,有時并不一定要你付出多少,關(guān)鍵是要有一顆愛心。”
聽到我的話,小兒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當(dāng)然,我做這事的時候,兒子不會知道,我是存有一點“行為示范”的私心的。真正的善舉,在我看來,是不會主動示人的。
在一個寒氣凜人的冬日早晨,我看見一個中年男人拖著一輛滿載煤球的板車,艱難地行進在坡道上。
中年男人個頭矮小,穿著破舊,衣服上滿是煤灰和塵土。他身體呈九十度向前傾,肩上掛著拖車的皮帶,兩手握住板車的兩個拖把,由于用力過猛,皮帶拉得筆挺。很顯然,他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力了。無奈板車太重,加上又是上坡,他試了好幾次,板車前進一點點,但馬上又后退得更多。無奈之際,他只好用板車的后剎觸地,原地停下。
他一邊喘著粗氣,一邊東張西望,試圖尋求熟人或是同伴能幫他一把??墒堑攘撕靡魂?,也沒有遇到一個熟人。休息一會兒后,他試圖再次起身前行,可用盡了全力,板車始終前進不了半步。
周圍來回過路的人很多,偶爾也有人斜視幾眼,但更多的卻是視而不見。我在路旁觀察了好一會兒,始終未見有人前往幫忙。中年男人似乎絕望了,但除了繼續(xù)等待,他別無他法。
看到他孤立無援的樣子,我不忍心讓他再繼續(xù)等下去。于是,我徑直朝他走去,說:“兄弟,我?guī)湍阃埔话?!?/p>
中年男人望了我一眼,略顯意外和驚訝:“那怎么好意思,板車這么臟,會把你的手和衣服弄臟的?!?/p>
“沒事,到時洗一下就好,走吧!”我把手放在板車后面的檔板上。他的眼神告訴我,他其實是多么希望有人能夠幫他一把。
“那就太謝謝了!”他邊說邊拖起板車來。等他使上力,我順勢一推,板車就穩(wěn)穩(wěn)地向前挪動了,接下來速度越來越快,幾分鐘就上完了坡。
之后,他停下板車,回過頭來連聲謝道:“真是太謝謝了!要不是你,今天我不知要等多久才能拖上這個坡,你真是一個大好人??!”看得出,他對我是多么的感激,好像我是他的救命恩人一般。
“沒事,不用客氣!這不,推了幾下板車,我現(xiàn)在身子都熱乎了。下次,不要拖太多,身子要緊!趕快送煤球去吧!”我連忙回道。
“好,好!”中年男人畢恭畢敬地應(yīng)道。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開心地笑了。
其實,在整個推車的過程中,我并沒有使出多少力,我只是順勢推了一把而已。想不到一個小小的舉動,竟然幫助他走出了困境,我倍感欣慰。而且,由于推板車,我也明顯感到全身熱氣沸騰,身子暖和了許多,心情也暢快了許多。俗語說,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當(dāng)別人身處困境時,很多人都是抱著“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一種冷漠的心態(tài)。在我看來,其實大可不必。很多時候,我們幫助人,并不一定要你使出多少力,拿出多少錢,有時,伸出一只手就夠了。
是啊,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其實就是助己。伸出你的手,在給別人帶來一片晴空的同時,也許我們會不知不覺間得到整個天空。
(責(zé)任編輯 劉月嬌)
作者簡介:李明聰,又名李明蔥,中國散文學(xué)會、中國詩歌學(xué)會、湖南省作協(xié)會員,已出版《漂浮的云》《綠洲心海》《綠洲霞光》《綠洲星火》《遲緩的腳步》《李明聰文集》等作品集6部,作品刊于《散文選刊》《山東文學(xué)》《小說月刊》《星星》詩刊、《中外故事》等國內(nèi)外500多家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