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彤
(重慶市黔江區(qū)圖書館,重慶 409000)
網絡文學作品對社會擔當缺失的探討
陳彤
(重慶市黔江區(qū)圖書館,重慶 409000)
對網絡文學作品的探討,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其中最為人們所詬病的是網絡文學作品對社會擔當的缺失。因此,本文從網絡文學作品本身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分析網絡文學作品對社會擔當的缺失。
網絡文學;網絡文學作品;社會擔當
(一)內部原因
1.作者。這主要是由網絡作者本身造成的,第一,網絡文學的作者都是一些二十左右的在校大學生和剛畢業(yè)的處在待業(yè)狀態(tài)的文學青年,這也就限制了網絡文學作品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會對社會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由于這些作者涉世未深,對社會和社會問題的認識和敏感度不會太高,所以他們只能從自己的以往經歷和網絡上來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第二,網絡文學作者是在一種極為倉促和緊張的狀態(tài)下進行寫作的,在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網絡文學作者沒有一個統一、一致的思路,而是順著作品情節(jié)結構來進行組織文字。因此,網絡文學作者自然不會有作者的思考,更不會有對社會問題的思考。
2.作品。這方面的問題主要包括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在內容上,網絡文學作品是在整個文學市場的指導下進行寫作的,而不是網絡文學作者自己所能左右的,因此會出現市場上哪個題材熱就會寫哪個題材的現象。在形式上,網絡文學作品的結構都是直線敘述,沒有任何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更好的理清思路,不至于寫著寫著就跑題。二是這樣做可以加快寫作的進程,不至于出現市場上對這個題材不感興趣了,而作者還沒完成的現象的出現。
(二)外部原因
1.市場。文學市場是網絡文學作者和經營者都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網絡文學作者和經營者取得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以文學市場為主導的網絡文學寫作,不會去關注社會和社會問題,除非是文學市場真的有需要,對這方面題材的文學點擊率非常高,才會有人去寫,否則對社會和社會問題寫作的題材,將永遠不會被網絡文學作者和經營者所關注。
2.經營者。經營者首要考慮的問題是文學市場,因為這直接關系著利潤多收。其次是對網絡文學作者的考慮,因為這直接關系到點擊率。所以,經營者關注的問題不是寫作而是經營,這也就是說,網絡文學寫什么他們不關注,但是寫什么題材的作品卻是他們把握的重點。也可以說,經營者在文學市場和網絡文學作者之中具有指揮和指導的作用。如果沒有他們的要求,反映社會和社會題材的作品也不會出現。
(一)缺少對社會問題的探討
從上面的敘述中也可以看到,之所以缺少對社會問題的探討是由于文學市場對社會問題不感冒,經營者和作者對社會問題也不會關注,而且,經營者的首要目的是利潤和生存,他們只會去關注最受歡迎的題材,而不會去讓作者去寫這種比較冷門的題材,即使網絡文學經營者注意到了這種題材,讓作者去寫,網絡文學作者由于自身的局限,也不會寫出真正對社會和社會問題有益的描寫。所以,缺少對社會問題的探討,不論從文學市場本身的需求和網絡文學經營者來說,還是對網絡文學作者來說,都是不需要的,也是不必要的。
(二)缺少責任感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從題材上來說,網絡文學作品當下最熱的題材是神魔、后宮、盜墓、耽美等,這完全沒有任何對現實指導的意義,而且,這類題材往往是虛構的,沒有任何實質的東西,對有鑒別力來說的成年人來說還可以,但對沒有任何鑒別力和分析能力的少年人來說,無疑影響巨大,很可能對他們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時候受網絡文學作品不良的影響。(2)從內容上來說,網絡文學作品在很大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拜金主義和投機取巧等傾向,很大作品往往就在渲染不勞而獲或者強調暴力,所以,對成年人來說,觀看的過程可以享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感。但對孩子或者少年來說,無疑是會加強他們對社會和人的錯誤理解,導致出現暴力、昧金、自私,甚至是不求上進等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傾向。(3)從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的方法來看,由于網絡文學作者年齡和自身水平的限制,往往會使用一些夸張的描寫方法,用窮奢極欲來描寫繁華的景象,用富麗堂皇來描寫人世等等,這些無疑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以現在生活的境地來比較網絡文學所描寫的生活,進而產生輕生和悲觀等不良的情緒。所以,網絡文學作品中缺少責任感,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對缺少鑒別力和分析能力的少年和孩子產生影響,說的嚴重一些,則是對孩子的毒害,用魯迅先生的話說|“救救孩子”吧!
(三)缺少道德感
缺少道德感,不是由網絡文學作品的作者造成的,而是處在這個大時代大市場下不得已而為之。作品本身的高重復性,對網絡文學其他作品的抄襲,都是網絡文學作者所采取的手段,因為,字數和更新速度是網絡文學作者賴以生存手段,如果沒有其他作品的參考,只靠作者本文,必然會出現作者才力枯竭,作品枯燥乏味等問題。
綜上所述,網絡文學作品對社會擔當的缺失主要體現在對社會問題的不關注,缺少責任感和道德感等方面。
[1]崔宰溶.中國網絡文學研究的困境與突破[D].北京:北京大學,2011.
[2]姚常齡.網絡文學改編電視劇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3.
[3]孫嘉嚀,梅紅.網絡文學色情化的表現及其對青少年的危害[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I05
A
1005-5312(2015)05-0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