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十年磨劍,終成名器
      ——讀朱萬曙先生《徽商與明清文學》

      2015-11-02 23:05:35唐明生
      江淮論壇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文士徽商商人

      唐明生

      (湖北文理學院文學院,湖北襄陽441053)

      十年磨劍,終成名器
      ——讀朱萬曙先生《徽商與明清文學》

      唐明生

      (湖北文理學院文學院,湖北襄陽441053)

      朱萬曙先生的《徽商與明清文學》是一部研究明清文學生態(tài)變化的力作,呈現(xiàn)出研究視界的聚焦性、立論基礎的堅實性、研究向度的立體性等特點。

      《徽商與明清文學》;研究視界;立論基礎;研究向度

      日前,朱萬曙先生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徽商與明清文學”的最終成果《徽商與明清文學》[1]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并經(jīng)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項目自2004年申報,到2011年結(jié)題時被評為優(yōu)秀,到最終成果2014年出版,歷時十年,正可謂“十年磨一劍”,為學界奉獻了一部研究明清文學生態(tài)變化的力作。

      在朱先生之前,關(guān)于明清文學中的商人形象已有部分論述。如邵毅平先生的《中國文學中的商人世界》[2],就將中國古代文學中商人題材與商人形象的塑造進行過全面的梳理;陳書祿等學者從士商關(guān)系的轉(zhuǎn)變或“士商契合”的角度分析了明清文學的轉(zhuǎn)型等問題。明清兩代,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商人階層得到不斷擴增,這一社會結(jié)構(gòu)的變化,勢必引起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乃至文學的變化,這種變化,以往的文學研究未曾給予充分的注意。朱萬曙先生的《徽商與明清文學》恰恰就是從這一獨特的視角,通過徽商這富可敵國而又遍布全國的商幫和明清文學生態(tài)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來立論的,乃填補徽商與明清文學關(guān)系研究空白之力作。

      《徽商與明清文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主要討論徽商與明清文學生態(tài),包括徽商的崛起和“賈而好儒”的文化性格、徽商與明清文人的交往、徽商與明清文學傳播、徽商家族與文學傳統(tǒng)、徽商與明清戲曲、明清文學中徽商題材的創(chuàng)作等六章;下編主要探討明清時期徽商的文學創(chuàng)作,包括徽商文學創(chuàng)作的蔚起、徽商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點及其價值、明代文學創(chuàng)作個案、清代文學創(chuàng)作個案等四章,另外還有緒論、結(jié)語和兩篇附錄。如果說上編在具體探討明清文學生態(tài)變化,闡釋徽商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么下編就是徽商在明清文學生態(tài)變化中所起作用的具體例證與實踐。整部書征引雅博、論斷精審、邏輯嚴明、渾然一體,體現(xiàn)出如下一些特點:

      一、聚焦的研究視界:通過代表性強的徽商透視商儒互動對明清文學生態(tài)變化的影響

      自從人類社會有了生產(chǎn)與交換之后,就誕生了商人和商業(yè)。商人,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又被稱為“商賈”。何謂“商賈”呢?漢代的《白虎通》曰:

      商賈,何謂也?商人之為商也。商其遠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謂之商也。賈之謂言固也,固其有用之物,以待民來,以求

      其利者也。行曰商,止曰賈。[3]

      從這個對商賈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商賈所獨有的特點在于流通、便民、求利,也可以得出商人在整個社會發(fā)展中所起到的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

      明代中葉以后,商品經(jīng)濟日趨活躍,商人階層也不斷擴增。何良俊的《四友齋叢說》就記載了明代正德前后社會上對待商業(yè)態(tài)度的變化:“余謂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蓋應四民各有定業(yè)?!傩瞻灿谵r(nóng)田,無有他志。今去農(nóng)而改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4]何良俊的記載說明在正德以后,進入商人行業(yè)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經(jīng)商已經(jīng)成為農(nóng)、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的社會分工,商人階層較之以前是成倍的增擴。另外,曾經(jīng)擔任過嘉靖、萬歷朝重臣的張翰在《松窗夢語·商賈記》中描繪了大江南北各地商賈異?;钴S的情形和地域特點:“大江以南,荊楚當其上游,魚粟之利便于天下,而谷土泥涂甚于《禹貢》。其地跨有江、漢,武昌為都會。鄖、襄上通秦、梁、德、黃,下臨吳越,襟顧巴蜀,屏捍云貴、郴、桂,通五嶺,入八閩。其民寡于積聚,多行賈四方;四方之賈,亦云集焉!”[5]

      在全國各地的商人群體中,徽商是不容小覷的力量: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6]42(明.王世貞《贈程君五十敘》)

      大之而為兩京,江、浙、閩、廣諸省,次之而蘇、松、淮、揚諸府,臨清、濟寧諸州,儀真、蕪湖諸縣,瓜州、景德諸鎮(zhèn)。[6]213(明.萬歷《歙志》卷十《貨殖》)

      如果前一句說的是徽州人對經(jīng)商的熱情以及徽人從商的比例,那么后一句則告訴我們徽人經(jīng)商的活動區(qū)域極其廣泛,徽人經(jīng)商的足跡不僅遍布許多都市大邑,而且也深入到一些鄉(xiāng)鎮(zhèn),從省到府,從府到縣,從縣到鄉(xiāng)鎮(zhèn),可以說,遍地都灑下了徽商辛勤的汗水與足跡。

      明清時期的商幫很多,歷史學界有“十大商幫”之說。但作者為何選擇徽商來探討商人與明清文學之關(guān)系?這是因為相對于其他商幫,徽商有著“賈而好儒”的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取向。故而從徽商與文學之間的關(guān)系入手,探討當時明清文學生態(tài)的變化,更具有代表性。

      循此思路,朱萬曙先生在本書中首先探討了徽商之于明清文學生態(tài)變化的關(guān)系。上編六章,從徽商的故鄉(xiāng)徽州文化傳統(tǒng)入手,首先論述了其與其他商幫文化性格的不同,以此為基礎,分別論述了徽商與明清文人的交往、與文學傳播、徽商家族的文學傳統(tǒng)以及與明清戲曲的關(guān)系,其著力點集中于徽商的崛起對明清文學生態(tài)的影響。例如,徽商由于“賈而好儒”的文化性格,較之于其他地域商幫,與文人的交往更頻繁密切,書中詳細考察了諸多徽商與文人的交往,以及對文化的崇尚姿態(tài),特別以哈佛大學所藏明代徽州方氏親友手札七百通為材料,考察了明代徽商方用彬與當時文士們的交往情形,分析了他與文人交往的動機和效果,并進一步分析了文人對商人的復雜心理和觀念的變化——正是由交往而發(fā)生的態(tài)度的變化,帶來了文人書寫商人態(tài)度的變化,商人形象不再僅僅是追逐金錢、充滿銅臭氣的,而是有文化追求的。這就是徽商對文學生態(tài)影響的結(jié)果。正如朱先生所言:“這種商儒互動或士商契合對于文學思想和創(chuàng)作都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保?]50

      普列漢諾夫說:“任何文學作品都是它的時代的表現(xiàn),它的內(nèi)容和形式是由這個時代的趣味、習慣、憧憬?jīng)Q定的。”[7]明清時期,因為商人階層的擴增,商人在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明清文學中,商人生活也必然成為文學書寫的對象。對此,本書第六章《明清文學中徽商題材的創(chuàng)作》也進行了探討。作者首先對大量的徽商傳記進行了搜集和分析,具體而細致地闡述了明清徽商傳記的寫作動機與宗旨、徽商傳記中徽商形象的建構(gòu)、徽商傳記中的文學價值。這既是將徽商傳記作為專門的對象進行整體觀照,也是聚焦徽商領(lǐng)域,探討徽商的興起對文學生態(tài)的影響。作者還將目光投射到明清的白話小說中,從《三言》、《二拍》、《西湖二集》、《杜騙新書》、《石點頭》、《貪歡報》、《一片情》、《醉醒石》、《生綃剪》、《十二樓》、《豆棚閑話》等小說集中梳理出關(guān)于徽商形象的描寫,用表格的形式將徽商出現(xiàn)的回目、活動地點及對徽商的描寫都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出來,從而見出了這些小說作品中徽商的“賈而好儒”、樂善好施而又貪念女色等性格特征?;丈坛蔀樾≌f的形象,同樣是文學生態(tài)的變化。

      縱觀此書,我們可以看到,探討的都是明清文學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變化,這種變化都和“徽商”有關(guān)。這種聚焦討論的方法雖然是管中窺豹,但呈現(xiàn)給讀者的卻不是一個斑點,而是一個宏大的文學現(xiàn)象,是一個變革時代的文學全景,是一個發(fā)生著變化的文學生態(tài)的文學圖景。

      二、堅實的立論基礎:新文獻的發(fā)掘和利用

      有關(guān)徽商的研究資料和文獻,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張海鵬、王廷元等先生就編纂了《明清徽商研究資料選編》一書,為眾多研究者征引。但是,朱萬曙先生研究的是徽商與明清文學的關(guān)系,必須挖掘新的資料文獻,才能有新的突破??v觀《徽商與明清文學》,可以發(fā)現(xiàn),其所引證的史料非常詳實。這些史料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對新公布的資料的利用。如哈佛大學所藏明代徽州方氏親友手札七百通,經(jīng)由陳智超先生整理,由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對于這批珍貴的資料,徽學研究者似乎并沒有很好地利用,而朱萬曙先生借以考察手札的主人方用彬與文士交往的情形,以作為徽商與文士交往的個案。又如鮑廷博的《花韻軒詠物詩存》,劉尚恒先生在《鮑廷博年譜》中已經(jīng)有所研究,朱先生則從文學的角度給予了更為細致的分析和論述。列為本書附錄的《近代徽商自傳小說<我之小史>》一文關(guān)照的《我之小史》小說文本,也已經(jīng)王振忠先生整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但學界似乎也未曾注意,朱先生則對其給予了細致的分析和論述。

      第二類則是朱萬曙先生的自我發(fā)掘。這類材料更多,也更值得我們加以重視,對無論是從事徽學研究還是文學研究者,都是全新的資料。例如收藏于國家圖書館的《率濱吟社錄》,反映了明代休寧率口程氏家族詩會情形,朱萬曙先生借以考察徽商家族文學。又如對晚明時期活躍于杭州文壇的汪然明,以往的學者乃至像陳寅恪那樣的學術(shù)大師都曾多次提及,但并未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他經(jīng)商的記載,朱先生從清代延豐編纂的《欽定重修兩浙鹽法志》中找出其傳記,其中明確記載他“業(yè)鹽桐江”;至于對汪然明本人的創(chuàng)作以及對其家族文學傳統(tǒng)的梳理,則充分利用了汪簠所編的《從睦汪氏遺書》。再如對明代徽商文學創(chuàng)作的概述,作者從李夢陽的《空同集》中找出了他為鮑弼、佘育、鄭作等徽商的詩集寫的序言,從王世貞的《弇州山人四部稿》中找出其為徽商吳汝義寫的《吳汝義詩小引》,從胡應麟的《少室山房集》中找出為徽商吳德符寫的《吳德符詩序》,從許國的《許文穆公集》中找出傳其同族商人許文林的《竹石先生像祠記》,等等,通過這些資料,作者大致勾勒出明代徽商文學創(chuàng)作的面貌。同時,他對程誥、方于魯、江春等徽商文學創(chuàng)作的個案研究,無不顯示對新文獻的挖掘和利用。

      據(jù)筆者粗略統(tǒng)計,在整部著作中,朱先生共引用材料492種(不包括重復使用),這492種材料中,大部分是家譜、方志,還有許多碑銘,以及諸多藏于國內(nèi)外圖書館的善本等。這些珍貴文獻很好地佐證了徽商與文士交往的記錄,生動地體現(xiàn)了在商人階層擴增的情況下,明清文學生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過程。

      三、立體的研究向度:宏觀的論述、微觀的實證與文學批評相結(jié)合

      在朱萬曙先生的大作中,體現(xiàn)了宏觀的概述和微觀的實證相結(jié)合的特點。如上編第二章《徽商與明清文人的交往》中,著者先用一例個案即徽商方用彬和文士交往引起,通過介紹徽商方用彬其人、從方用彬與文士交往的信札看其與文士的交往、看他和文士交往的動機和效果來著手。這是具體的徽商與文士交往的個案,之所以選擇這一個案,是因為方用彬是一個有心人,他精心保留了和文士交往的七百多封信件,這是實實在在的文獻資料,這些文獻資料記載了方用彬這個徽商與文士交往的諸多細節(jié)與心理。在這一個案基礎上,作者又將徽商作為一個總體,從宏觀上探討了他們對文士的崇尚和利用、對文士的關(guān)心和幫助等。交往是相互的,只有相互的交往,才能更加促進交往的頻繁,為此,作者又用了一節(jié),專門探討文人對徽商的復雜心態(tài)及其觀念的轉(zhuǎn)變。這樣微觀和宏觀相結(jié)合,就將文士和徽商的交往作為一幅立體圖呈現(xiàn)于讀者面前。這種立體構(gòu)造圖,直觀、多角度、多層面地呈現(xiàn)了徽商與文士的交往,使讀者對其之間的交往一目了然,增強了立體透視感。

      再如下編的四章中,前兩章是概述在宏闊的明清文學生態(tài)視閾中,因為徽商參與文學創(chuàng)作給文學帶來的變化,并且對徽商的創(chuàng)作進行了總結(jié)。后兩章則分別探討了明代徽商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清代徽商的文學創(chuàng)作。這完全是將宏觀和微觀相結(jié)合,通過宏觀的描述概括其特點與價值,通過微觀的實例來論證宏觀的判斷,這樣,有理論,有實證,理論和實證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交叉,互相印證和補充,很好地說明了徽商和明清文學生態(tài)之間的生成、發(fā)展、變化關(guān)系。

      作為研究徽商與文學關(guān)系的著作,除了注重史實的描述和考證以外,本書也時時注意開展文學批評,這在下編《明清徽商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有明顯的體現(xiàn)。例如第二章分別從“文會與唱和:商人創(chuàng)作之情景”、“山水與田園:商人創(chuàng)作之審美意識”、“寂寞與孤獨:商人創(chuàng)作之生命意識”、“追憶與尋覓:商人創(chuàng)作之情感書寫”四個層面分析了徽商創(chuàng)作的特點。特別是對商人創(chuàng)作個案的研究,作者一方面搜尋資料,考證其生平,以做到知人論世,另外一方面則對他們的創(chuàng)作進行分析,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的哪怕是一點點的貢獻和特色,如明代曾經(jīng)受到李夢陽指點的徽商程誥,文學史上雖然沒有他半點地位,但作者引錄了其長達230句的《發(fā)蜀中東歸黃山乃述南北游歷留別云巢王子》一詩,指出它“大約是文學史上最長、涉及游歷之地最豐富的旅游詩”,“像這樣以本人親身游歷為素材并且有一定審美價值的詩作,在一般的文人那里反而很難覓見”。[1]265再如,對汪然明詩歌,作者指出其多以“綺麗”為風格內(nèi)容,而且往往和女性關(guān)系密切。對于形成這種風格的原因,作者認為“與他的商人生活有關(guān),和晚明時期‘尚情'思潮也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1]331凡此,都體現(xiàn)了本書文學研究的立場。

      朱萬曙先生的大作《徽商與明清文學》在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徽商與明清文學“的最終成果結(jié)項時獲得“優(yōu)秀”等級,國家社科基金辦在對這項最終成果作介紹時,曾評價道:

      安徽大學朱萬曙教授主持完成的《徽商與明清文學》,從“好儒”的文化性格、徽商與明清文人的交往、徽商與明清文學的傳播、徽商家族與文學傳統(tǒng)、徽商題材的創(chuàng)作等多個方面,對徽商與明清文學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該成果研究視角和方法新穎,不僅將商賈、徽州區(qū)域文化與文學相結(jié)合,乾嘉樸學等傳統(tǒng)方法與現(xiàn)代研究方法相結(jié)合,文獻整理與藝術(shù)批評相結(jié)合,而且將整體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jié)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jié)合。鑒定專家認為,該書資料翔實,分析細致,且多有發(fā)明和創(chuàng)獲,是一部徽商與明清文學交叉研究的力作,填補了徽商與明清文學研究領(lǐng)域的學術(shù)空白,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1]480

      這既是綜合鑒定專家意見后的評價,也是非常符合實際的評價。作為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的著作,其中“多有發(fā)明和創(chuàng)獲”自不待言。我想,無論是從事徽學研究還是文學研究的同仁,應該是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收獲的。

      [1]朱萬曙.徽商與明清文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

      [2]邵毅平.中國文學中的商人世界[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3][東漢]班固.白虎通(卷三上)[M].北京:中華書局,1985:182.

      [4][明]何良?。挠妖S叢說[M].北京:中華書局,1997:111.

      [5][明]張瀚.松窗夢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4.

      [6]張海鵬,主編.明清徽商資料選編[G].合肥:黃山書社,1985.

      [7]普列漢諾夫.論西歐文學[M].呂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21.

      (責任編輯黃勝江)

      I206

      A

      1001-862X(2015)04-0173-004

      本刊網(wǎng)址·在線雜志:www.jhlt.net.cn

      唐明生(1976—),湖北谷城人,文學博士后,湖北文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戲曲與地方文化。

      猜你喜歡
      文士徽商商人
      言而無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論玉山雅集與元后期文士群體的追求
      臻于“純粹”的布衣文士:洛地先生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50
      清代布衣文士蔣德詩文輯
      我所見識的印度商人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徽商回歸
      決策(2016年11期)2017-01-06 12:53:36
      竹枝詞視野下的徽商婦形象
      徽商精神及其現(xiàn)代價值
      明清時代的徽商與江南棉布業(yè)
      安徽史學(2016年2期)2016-12-01 02:57:13
      蕲春县| 红安县| 青铜峡市| 方正县| 思茅市| 绥棱县| 大洼县| 枣阳市| 昌黎县| 玉山县| 乃东县| 五台县| 常宁市| 延长县| 新疆| 揭东县| 玉龙| 汉阴县| 道真| 温宿县| 虎林市| 常山县| 大田县| 唐山市| 怀柔区| 苗栗县| 广河县| 边坝县| 成安县| 枣阳市| 和田市| 广饶县| 金溪县| 调兵山市| 曲周县| 石狮市| 大名县| 怀宁县| 洛浦县| 舒兰市|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