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俞
[摘 要]
閱讀教學歷來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它對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和基本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嘗試從課堂精讀與課外泛讀相結合、拓寬人文視野、激活學習潛能、訓練思維能力、培養(yǎng)思辨能力等幾個方面對中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關鍵詞]
閱讀教學;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閱讀教學歷來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相關研究也比較豐富,研究的內容和視角大多是圍繞教學大綱和中考說明所進行的閱讀教法、閱讀理解力、閱讀課型等方面的探索,但如何通過閱讀教學,特別是拓展閱讀教學去提升語言的綜合水平和人文素養(yǎng),將英語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結合起來的研究卻并不多見。鑒于此,筆者擬就如何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進行探討。
一、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必要性
人文素養(yǎng)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fā)展程度,通常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即具備人文知識、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素養(yǎng)從狹義上講也被認同為人文精神,它的形成主要有賴于后天的人文教育。現在教育界所提倡的素質教育離不開人文素養(yǎng)教育。在多年的中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單純的英語知識講授和技能操練常常使學生感到枯燥,學習效率不高。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在閱讀能力上相對較好,但聽、說、寫、譯的能力較薄弱。假如授課內容偏難,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便很難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中學生而言,他們學習英語更多的是為了在考試當中取得較理想的成績。而事實上,英語的學習目的不僅在于此,作為信息交流的工具,英語有助于學習者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深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學習者可通過語言平臺借鑒和吸收外國文化的精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人文精神是英語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
二、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策略
閱讀活動是一種多因素、多向交流與反應的復雜解碼過程。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幾種策略來強化中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
(一)課堂精讀與課外泛讀相結合
精讀以中學英語教材為基礎開展教學,課本內容的教學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底線,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泛讀以英文報刊雜志如沈陽日報報業(yè)集團、沈陽市教育研究院、牛津大學出版社聯(lián)合主辦的 Post Mail中選用的文章作為素材。此類英文報刊專門為初中生而辦,體裁多樣,材料真實,難易適中,時代感強,內容貼近初中生生活,符合其思維特點。教學時,教師對教材中的課文不僅要講解基礎語言知識,還要結合課文內容開展教學,可以要求學生根據不同體裁的文章按閱讀任務的要求搜集并寫出相關信息,必要時可讓學生寫出讀后感或對有關觀點進行評論。同時,泛讀作為精讀教學的有益補充,教師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應注意知識的系統(tǒng)性,可以收集與課文風格、題材相似的材料,以便學生比較學習,激活和重構學生已有的圖式,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二)挖掘課本文化資源,拓寬人文視野
教師應充分發(fā)掘和利用課本資源,指導學生開展閱讀訓練,幫助學生積淀文化底蘊,提高其綜合人文素養(yǎng)。中學英語教材蘊含著豐富的語言文化和人文背景知識,這構成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發(fā)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內容,滲透相關文化信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提高閱讀技巧的同時,加深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體現語言教學的人文背景,增強全球意識及文化差異敏感性,從而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不斷拓展文化視野,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三)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激活學習潛能
中學英語教材不同的項目設置和不同的項目內容要求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多元的教學策略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具體做法有整體型教學、合作型教學、任務型教學等。這些方法各有特色,如任務型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和語言運用能力,結合各單元的語言知識要求和話題內容確定任務型教學的類型。學生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通過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和討論等形式獲得更詳盡的知識,并通過陳述、討論和交流展示才智和潛能,拓寬知識視野,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意識。
(四)運用現代技術手段,訓練思維能力
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教學規(guī)律,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人文素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實現英語教學立體化,創(chuàng)設特定的語言情境,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和生動,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和密度。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勤動腦、勤思考的學習習慣,以英語思維模式去分析、解決問題。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網上閱讀,在完成閱讀任務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閱讀的成果,然后針對閱讀的內容在師生中開展討論,以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五)開設英語報刊選讀課,培養(yǎng)思辨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不應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需要教師切切實實地給學生提供一個各抒己見的機會,英語報刊選讀課程因其內容的社會性和人文性成為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一個極佳的平臺。通過開設英語報刊選讀課,讓學生對一些鮮活的、引起廣泛關注的各類新聞進行討論和辯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多方位地進行思辨,并在學生討論結束后進行補充和總結。在這樣自由寬泛的氛圍中,學生學會了用辯證的方法,從不同的視角批判性地分析和思考問題,那些鮮活、時新、生動的新聞案例為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可能。
三、結語
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深化英語教學改革的基點。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實施人文素質教育,靈活進行教學設計,營造人性化的教學環(huán)境,組織互動式的教學活動,通過多樣化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語言輸入,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和思辨能力,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及綜合素質。
[參 考 文 獻]
[1]李群華.淺析如何運用英語閱讀教學提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J].讀與寫雜志,2009(8).
[2]王欣芳,譚少虞.高中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11-12).
[3]賈陸依.英語報刊選讀課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探析[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