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偽定語的生成機制辨正

      2015-11-06 01:09:31張培翠莊會彬
      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5年5期
      關(guān)鍵詞:領屬黃先生李四

      張培翠,莊會彬

      (河南大學 外語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偽定語的生成機制辨正

      張培翠,莊會彬

      (河南大學 外語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黃正德先生提出以句法推導漢語的偽定語,然而這一方法只能解釋部分現(xiàn)象,而且還帶來了過度生成的問題。反思黃氏方案,結(jié)合以往研究,文章提出要對偽定語現(xiàn)象作出解釋,須遵循四條原則,即:充分歸納語料,了解偽定語的出現(xiàn)環(huán)境;分門別類,各個擊破;經(jīng)濟原則至上,兼顧漢語的特點;以歷史的眼光看問題。

      偽定語;語料;分類;經(jīng)濟原則

      一、引言

      2004年夏,黃正德先生在呂叔湘先生100周年誕辰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發(fā)行30周年紀念大會上報告了《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芬晃?該文定稿后全文發(fā)表在2008年《語言科學》第3期[1]),立即引起學界熱議[2-7]。雖然學界在黃文之前對偽定語現(xiàn)象已經(jīng)有所關(guān)注[8-12],但當時的研究主要還是停留在描寫層面,對相關(guān)現(xiàn)象缺乏應有的解釋,在學界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可以說,偽定語研究能在近十年成為熱點,當是濫觴于2004年黃先生的《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贰?/p>

      時隔十年,我們再來讀這篇文章,卻發(fā)現(xiàn)偽定語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絕非單一機制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多種推導機制互動的結(jié)果,需要分門別類予以解釋。我們先從黃先生的推導模式說起。

      黃先生提出用名物化和動詞移位的分析模式推導偽定語句式,其推導可歸結(jié)如例(1):

      (1)a.他 DO[他的 當 老師](得好)。 (深層結(jié)構(gòu))

      b.他 當i[他的 ti老師](得好)。 (動詞核心移位)

      c. [e]當i[他的 ti老師](得好)。 (受事主語句步驟一:主語省略)

      d. [他的 t 老師]j當 tj(得好)。 (受事主語句步驟二:賓語提前)

      e.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表面結(jié)構(gòu))

      應該說,黃先生的這一分析方法較好地運用了句法來推導偽定語句式。然而,面對新的語料,這一方案卻顯得左支右絀。請看例(2)—(5):

      (2)你別潑他的冷水。

      (3)小王總是吃我的醋。

      (4)王先生一直在打李小姐的主意。

      (5)小沈陽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①。

      例(2)—(5)顯然是地道的漢語,然而,用黃先生的方案來推導卻格外困難。黃先生[1]提出,偽定語是因謂語名物化所致,這就意味著,如果出現(xiàn)偽定語,那么也應該謂語名物化后,由其主語轉(zhuǎn)為該名物短語(Gerundive Phrase) 的領屬語,而不可能憑空冒出其他的領屬語。如此一來,“你潑冷水”名物化后的結(jié)果只能是“你別潑你的冷水”,而不會是“你別潑他的冷水”。因此,也就不會有例(2)—(5)這樣的偽定語結(jié)構(gòu)(詳細討論見劉振前、莊會彬[13])。當然黃先生[14]也曾嘗試用Larson的VP-殼假說[15]來分析“他們綁了我的票”,但對于“的”的由來卻是語焉不詳。隨后,鄧思穎[16]將“我的”置于Spec-VP之下,但對于“的”的來源仍未給出交代。

      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黃先生的推導方案不僅有不及之處,還會導致過度生成,如我們會說例(6a)、例(7a),但不會說例(6b)、例(7b)。

      (6)a.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p>

      b.*他的老師當了。

      (7)a.他的媒人當成了。

      b.*他的媒人當了。

      然而,根據(jù)黃先生的推導方案,例(6b)、例(7b)完全可以推導出來,如例(8):

      (8)a.他 DO[他的 當 老師](了)。 (深層結(jié)構(gòu))

      b.他 當i[他的 ti老師](了)。 (動詞核心移位)

      c. [e]當i[他的 ti老師](了)。 (受事主語句步驟一:主語省略)

      d. [他的 t 老師]j當 tj(了)。 (受事主語句步驟二:賓語提前)

      e.*他的老師當了。 (表面結(jié)構(gòu))

      不僅如此,根據(jù)黃先生的方案,“他的李四打得好”也可以推導出來,如例(9)、例(10):

      (9)*他的李四打得好。

      (10)a.他 DO[他的 打 李四](得好) 。 (深層結(jié)構(gòu))

      b.他 打i[他的 ti李四](得好)。 (動詞核心移位)

      c. [e]打i[他的 ti李四](得好)。 (受事主語句步驟一:主語省略)

      d. [他的 t 李四]j打 tj(得好)。 (受事主語句步驟二:賓語提前)

      e.*他的李四打得好。 (表面結(jié)構(gòu))

      可見,黃先生的這一分析方案還面臨著一些亟待回答的問題。本文筆者不揣谫陋,在此拋出一點淺見,請方家與學界同仁批評指正。

      二、偽定語現(xiàn)象的解釋問題

      漢語的偽定語現(xiàn)象該如何解釋呢?結(jié)合以往的研究,我們認為,要真正對偽定語現(xiàn)象作出有效的解釋,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著手。

      第一,充分歸納語料,對偽定語的出現(xiàn)環(huán)境進行深入描述,并在此基礎上嘗試作出解釋。

      譬如,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偽領屬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是復雜句式,包括動補結(jié)構(gòu),如例(1),和“VO”式復雜動詞,如例(2)—(4)。黃文尚未做到這一歸納,就急于作出解釋,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偽領屬的產(chǎn)生是在其推導過程中遭遇賓語受限所致。比如,倘若“得”所附的動詞V語義上要求帶賓語,該賓語絕不能出現(xiàn)在V之后(無論是“得”前還是“得”后)②,如例(11):

      (11)a.*他唱黃梅戲得我沒心情寫信了。

      b.*他唱得黃梅戲我沒心情寫信了。

      c.*他唱得黃梅戲沒心情寫信了。

      該賓語如要顯現(xiàn),則只能以特定的方式出現(xiàn)在V之前的特定位置,如例(12)所示:

      (12)a.他唱黃梅戲唱得我沒心情寫信了。

      b.黃梅戲他唱得我沒心情寫信了。

      c.他黃梅戲唱得我沒心情寫信了。

      d.他的黃梅戲唱得我沒心情寫信了。

      其中,例(12d)就是本文所談的偽定語。偽定語的產(chǎn)生還是重新分析所致。潘海華、陸爍[7]450指出,無論是已有的幾種解釋方法還是其他可能的思路,都不能避免“重新分析”的句法操作。

      問題是,為什么復雜句式的賓語可以成為偽定語的中心語,而簡單句式的賓語卻不可以呢?這個問題,可以從語言心理的角度進行解答,“他的老師當了”不能說,是因為“當了”后面有語跡(trace),需要在語言理解時恢復(recovery),因此難以進行重新分析③。而復雜動詞的結(jié)構(gòu)內(nèi)沒有語跡④,不需要恢復,因此可以做到重新分析。

      另外,要利用重新分析,不能不考慮語義因素。比如,沈家煊先生[2]指出“派生說”無法解釋“他的老師罵得好”。其中的原因,沈先生的解釋是,雖然“‘他的老師’在語義上不是表示通常的領屬關(guān)系,但是它具備領屬結(jié)構(gòu)的形式就多少還帶有領屬的意思”[2]4。在此基礎上,吳懷成進一步提出:“只有動詞拷貝句式中的名詞具有[+無指性]語義特征和整個述賓結(jié)構(gòu)具有[+技能性]語義特征時,才可以轉(zhuǎn)換為同義的‘準定語+N+V得R’句式”[3]132。然而,例(13)中的“這個牛”和“這條路”都是有所指的,也不具有技能性,照舊可以轉(zhuǎn)換為“準定語+N+V得R”句式。

      (13)a.他的這個牛吹得大了!

      b.鄧市長的這條路修得好哇!

      c.弗蘭克⑤的那一槍擋得太及時了。

      因此,劉振前、莊會彬?qū)@一條件作了進一步限制,“有指的人稱(代)名詞通常不能充當偽定語的中心語”[13]10。至于這一條件是否恰當,還有待將來的研究來驗證。

      第二,分門別類,各個擊破。

      偽定語現(xiàn)象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而非一種原因,如果為了統(tǒng)一解釋而不顧各類偽定語內(nèi)部的差異,其結(jié)果必然不能如愿。我們不妨以“VO”式復雜動詞的賓語實現(xiàn)方式與偽領屬的形成之間的關(guān)系來談這一問題。

      “VO”式復雜動詞指的是以動賓形式出現(xiàn),而在語義上相當于一個動詞的特殊結(jié)構(gòu)。這類結(jié)構(gòu)多見于習語、俗語,如“吃醋”“潑冷水”“打主意”“炒魷魚”等?!癡O”式復雜動詞所表達的意義實際上相當于一個普通動詞。如“潑冷水”的意思是“打擊”,“打算盤”“打主意”的意思是“算計”,“吃醋”的意思是“嫉妒”,“背后捅刀子”“背后下黑手”“放冷箭”的意思是“暗算”,“敲竹杠”的意思是“敲詐、勒索”,“拍馬屁”的意思是“討好”,“炒魷魚”的意思是“開除”。還有很多在漢語里很難找到甚至找不到對應的普通動詞,如“吊胃口”“扣帽子”“幫倒忙”“開玩笑”“走過場”“做工作”“造謠”“介意”“關(guān)心”“留神”“挑刺”“將軍”等。

      雖然這類詞形式上帶有一個賓語,但這并非其語義上的賓語。其語義上的賓語多由以下兩種方式⑥來實現(xiàn):1)與一個介詞結(jié)合,以介賓短語的形式出現(xiàn)在“VO”式復雜動詞之前,如“為張三吃醋”“向李四潑冷水”“向領導拍馬屁”“給王五扣帽子”等;2)表現(xiàn)為O的定語形式,如“吃張三的醋”“潑李四的冷水”“打王五的主意”“炒趙六的魷魚”等。其中,第二類便是本文所談的偽定語。這類現(xiàn)象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這可以用句法解釋,所需理論有兩條:題元標準與可見性假說。

      題元標準(θ-Criterion)的經(jīng)典定義為:每一個論元必須獲得一個θ-角色,而且只能獲得一個θ-角色;每一個θ-角色必須被指派給一個論元,而且只能是一個論元。可見性假說(Visibility Hypothesis)認為,一個名詞短語(NP或DP)要得到θ-角色,必須是可見的(visible);而名詞短語要在句中成為可見成分,必須具有格。下面,先討論“VO”式復雜動詞自身所攜帶的O如何滿足題元標準以及格要求,之后再討論其賓語的實現(xiàn)問題。

      “VO”式中的O是否為論元?請看例(14):

      (14)a.張三經(jīng)常吃醋。

      b.李四擅長拍馬屁。

      很顯然,這里的“醋”“馬屁”并非指真實世界里的實體。既然它們在習語義中不是指稱表達式,這就說明它們并非論元。然而,要傳達習語的意思(“嫉妒”“討好”),“醋”“馬屁”卻必須出現(xiàn),否則,語義就變得不完整,甚至失去了習語意義。如例(15)、例(16)所示(*表示該句子不合法;#表示該句子無法產(chǎn)出期望的語用意義):

      (15)a.*張三經(jīng)常吃。

      b.*李四擅長拍。

      (16)a. #張三經(jīng)常吃醬油。

      b. #李四擅長拍牛屁。

      可見,“醋”“馬屁”雖然并非指稱表達式,但它們卻是特殊的論元。不僅如此,這里的動詞“吃”“拍”和非習語意義的動詞“吃”“拍”也不一樣。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它們不能被動化。一旦被動化,它們就失去了原有的習語意義,如例(17):

      (17)a. #醋被張三吃了。

      b. #馬屁被李四拍了。

      既然我們把“醋”“馬屁”視作(特殊的)論元,或者說準論元(quasi-argument)。它們自然能分別從動詞“吃”“拍”那里獲得特殊的題元角色。為了獲得題元角色,它們必然首先是可見的,也就是說,它們應該具有格。格從哪里來呢?自然是從動詞那里獲得的。由此不難推出,“VO”式中的O應該位于受到V恰當管轄的位置,即:

      吃 醋

      接下來,再來看“VO”式復雜動詞的賓語與受事題元角色的指派問題。

      前面已談到,“VO”式復雜動詞所表達的意義實際相當于一個普通動詞,且許多“VO”式復雜動詞在語義上要求有賓語,且其賓語通常表現(xiàn)為O的定語。為什么會這樣呢?這一點可以用題元理論與格理論來解釋。

      一方面,“VO”式復雜動詞作為一個動詞整體向其賓語指派一個題元角色,該題元角色為其賓語所獲得;另一方面,“VO”式復雜動詞作為一個整體,并不能指派賓格,而V所指派格被O所得。這時,“VO”式復雜動詞的賓語無法在原地(in-situ)獲得格,出于格的需要,只能移向他處。通常說來,“VO”式復雜動詞的賓語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獲得格:第一種,與一個介詞結(jié)合,形成介賓短語,從而從介詞那里獲得旁格(oblique case);第二種,進入O的定語位置,獲得屬格(possessive case)。 因此,“張三嫉妒李四”和“王五打擊趙六”改用“吃醋”“潑冷水”表達,便可以說成例(19)或例(20):

      (19)a.張三為李四吃醋。

      b.王五向趙六潑冷水。

      (20)a.張三吃李四的醋。

      b.王五潑趙六的冷水。

      例(19)中,“李四”“趙六”分別從“為”或“向”那里獲得旁格,從而變得可見,并獲得“吃醋”“潑冷水”指派給它們的題元角色。例(20)中,“李四”“趙六”分別進入“醋”和“冷水”的定語位置,并從“醋”“冷水”那里獲得屬格,從而變得可見,并獲得“吃醋”“潑冷水”指派給它們的題元角色。

      第三,經(jīng)濟原則至上,兼顧漢語的特點。

      對于“你走你的路,我過我的橋”這類結(jié)構(gòu),黃先生認為是通過名物化和核心移位推導而來的,即其深層結(jié)構(gòu)式“你DO你的走路,我DO我的過橋”,之后再提升“走”到DO位置而來。實際上,這是一種不經(jīng)濟的方案。因為一旦承認這一方案,那么“你走路,我過橋”也避免不了名物化和核心移位,其深層結(jié)構(gòu)便應該是“你DO走路,我DO過橋”,之后再分別把“走”提升至第一個DO的位置,“過”提升至第二個DO的位置即可得到。這樣一來,顯然就違反了語言的經(jīng)濟原則。

      事實上,這類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了漢語的特點——代詞隱現(xiàn)的靈活性。要知道,漢語是一種代詞脫落語(pro-drop language),其代詞經(jīng)常脫落。這一點與非代詞脫落語(non pro-drop language)很不相同。不妨舉一個經(jīng)典的英語例子:

      (21)He put his hand into his pocket.

      這個句子中連續(xù)用了兩個his,在英語中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翻譯成漢語,兩個his通常都不能出現(xiàn),“他把手伸進口袋里”。只有在強調(diào)時才會讓“他的”出現(xiàn),如“他是把他的手(不是你的手)伸到了他的口袋(不是你的口袋)”,說這句話時常常要在“他的”上面加重音。這種現(xiàn)象,姑且稱之為脫落代詞的恢復。日常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通過恢復脫落代詞來加強語氣,如:

      (22)我撓我的頭,礙你什么事?

      這種現(xiàn)象類推,就產(chǎn)生了領屬義不是那么強的領屬結(jié)構(gòu),如:

      (23)(你)吃你的飯吧!

      一般說來,說這句話的場景不是囑咐聽話者吃自己的飯(而不要吃別人的飯),而是讓他專注于自己吃飯這件事,從而把代詞“你”的領屬義加到了“吃飯”這一事件之上,這類現(xiàn)象逐漸增多,便形成了一種構(gòu)式“(人稱代詞i)+V+人稱代詞i+的+O”,于是“(你)看你的書”“(你)玩你的電腦”“(你)睡你的覺”“我走我的路”等應運而生。而“你走你的路,我過我的橋”不過是這一構(gòu)式的實際運用。

      至于“他哭他的,我笑我的”,本質(zhì)上與“你走你的路,我過我的橋”差別并不大,只是“哭”“笑”這類動詞缺乏賓語,在套用“V+人稱代詞+的+O”時,無法給出O來,只好以這種缺乏O的形式出現(xiàn)。有時候,這類動詞有假賓語⑦可用,O的位置就可以得到填充,如例(24):

      (24)我哭我的鼻子,礙你什么事?

      第四,以歷史的眼光看問題,或許能有新的突破。

      漢語以其文獻豐富而著稱。許多當前的語言現(xiàn)象都有可能在歷史語料中找到其發(fā)展軌跡,而這些軌跡本身就清晰地解釋了這些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

      考察歷史文獻,不難發(fā)現(xiàn),偽名量現(xiàn)象近代便已在口語作品中出現(xiàn)了,如例(25):

      (25)a.當了三年王母 (元曲《酷寒亭》)

      b.我叫了一日街 (元曲《合汗衫》)

      c.我打了一日雙陸 (元曲《冤家債主》)

      d.讀了三年書,學問成就。 (《喻世明言》第28卷)

      e.咱們做了數(shù)月伙伴(《老乞大》)

      甚至短語與名詞之間還會出現(xiàn)“的”,如例(26):

      (26)a.整整吃了一日的酒 (元曲《誶范叔》)

      b.小人告了一年的狀(《紅樓夢》第四回)

      c.我為他擔了一輩子的驚。(《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對于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劉振前、莊會彬[13]10的解釋是,漢語的“數(shù)+量”短語位置在歷史上經(jīng)歷了一個前移的過程,偽名量是在這一前移潮流的強大趨勢下出現(xiàn)的。至于例(26)中“的”的出現(xiàn),則是重新分析的結(jié)果;此處的“的”是一個黏附詞,是韻律作用的結(jié)果[17]。

      有趣的是,黃先生[1]233指出,“看了三天的書”可以說,而“唱了兩次的歌”不能說⑧,后者又該如何解釋?劉振前、莊會彬[13]曾用重新分析作出了解釋,下面我們再從韻律句法的角度討論這一問題。

      根據(jù)熊仲儒[18]、莊會彬和劉振前[17],“唱了兩次歌”中的名量短語同樣也需要黏附到特定的實詞上,當然其方向可能是左向或右向。如例(27)所示,“兩次”可以黏附到動詞“唱了”⑨或者名詞“歌”之上。

      (27)a. [C唱了][C兩次歌]

      b. [C唱了兩次][C歌]

      這時候,在例(27a)中插入“的”是無法接受的,這是因為“的”的插入阻礙了“兩次”向其毗鄰黏附組(該黏附組的語音寄主為“歌”)貼附,如例(28):

      (28)*[C唱了] [C(兩次) 的 歌]

      在例(27b)中插入“的”同樣難以接受。“兩次”作為黏附詞,它們并入語音寄主為“唱”的黏附組,能夠保證“唱”與“歌”分屬不同的黏附組??梢?,“的”的插入對于例(27b)來說并沒有實際效用,因此“的”插入并不符合經(jīng)濟原則。

      “看了三天的書”則有所不同,“三天”作為臨時量詞,既可視作黏附詞,又可視作實詞。如認為它們充當黏附詞,它們會失去聲調(diào),在韻律結(jié)構(gòu)上也會左向或右向并入相鄰的黏附組,如例(29)所示:

      (29) [C看了三天][C書] 或 [C看了][C三天書]

      如把這些度量詞視作實詞,它們即有聲調(diào),在韻律結(jié)構(gòu)上呈現(xiàn)為獨立的黏附組,在該黏附組中它們自身即為語音寄主,如例(30):

      (30) [C看了][C整整][C三天][C書]

      另外,度量詞經(jīng)常借“的”的插入來構(gòu)成獨立的黏附組,如例(31)—(33):

      (31)他有一肚子的故事。

      (32)張三跑了一身的汗。

      (33)張阿姨準備了一桌子的好菜。

      根據(jù)朱德熙[12],“臨時(度)量詞是借名詞當量詞用”。也就是說,臨時度量詞既可以被看作實詞,又可以被看作獨立的黏附組,如例(34):

      (34) [C看了][C整整][C三天的][C書]

      這里“的”的插入顯然有助于黏附組的形成。

      三、結(jié)語

      語言現(xiàn)象是繽紛多彩的,也是極其復雜的,在復雜的語言現(xiàn)象背后或許隱藏著某種規(guī)律,發(fā)掘和揭示這些規(guī)律已經(jīng)成為語言學家自覺的或者不自覺的責任。但是,這一目標是遙遠的,過程是漫長的。畢竟,任何人在收集語料時都很難做到萬無一失,一些基本的句式很有可能被遺漏,一些細節(jié)問題在實際操作中難免會照顧不到,如此一來,就有可能得出不恰當?shù)慕Y(jié)論。

      偽定語現(xiàn)象便是一個例子。各種偽定語雖然表面上相似,實際上卻很不相同。統(tǒng)一解釋固然是普遍語法所追求的目標,但在實際操作中不能不考慮各類偽定語自身的特點,充分歸納語料,了解偽定語的出現(xiàn)環(huán)境,分門別類,各個擊破。對其的研究應該兼顧漢語特點與漢語歷史,避免因為忽略了細節(jié)而得出不恰當?shù)慕Y(jié)論。

      注釋:

      ①該例來自網(wǎng)絡,應是從但丁《神曲》中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類推而來的。

      ②這里談的是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情況。古白話的情況則有所不同,有“VO得R”“V得OR”的用例,這在普通話中已經(jīng)絕跡。

      ③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語跡來理解。根據(jù)假設,語跡自動與其成分同標,這樣約束關(guān)系也可以推斷出來。然而,如果重新分析,則會造成約束關(guān)系的混亂,從而導致語跡的約束關(guān)系難以實現(xiàn)(參見Townsend D,Bever T. Sentence Comprehension:The Integration of Habits and Rules [M].Cambridge,MA:MIT Press,2001)。

      ④比如,湯志真(Tang C J.Chinese Phrase Structure and the Extended X’-Theory [D].Cornell University,1990;湯志真.漢語動后成份的分布與限制[J].“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63(2):269-300)認為“V-得”之間的賓語是一個PRO。

      ⑤電影《保鏢》中的主人公。女主人公梅倫出席金像獎的頒獎晚會時,弗蘭克為梅倫擋了一槍。

      ⑥當然,還存在第三種賓語實現(xiàn)方式,即出現(xiàn)在“VO”式復雜動詞之后,如“關(guān)心他人”“負責這項工作”“取笑李四”“有礙健康”等,這類實現(xiàn)方式出現(xiàn)的原因可能與韻律以及詞匯化有關(guān)(我們將另文論述)。由于這類實現(xiàn)方式本身并非本文所關(guān)注的對象,這里不再展開。

      ⑦實際上,“你睡你的覺”“我走我的路”中的賓語就是假賓語(或者有人認為是同源賓語)。

      ⑧這一用法并非絕對不能說,只是不常用而已,比如,我們在網(wǎng)上就看到“唱了兩次的歌”(網(wǎng)址http://cute-michelle-cute.blogspot.com/2011/03/ecm.html),李艷惠(Li Y-H A.P-insertion and ellipsis[J].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2013,34(2):99-128)最近也指出有類似用法。

      ⑨注意:正是“了”的出現(xiàn)才使得“三次”左向和右向融合都有了可能。因為“了”總是黏附于動詞上,從而形成了一個黏附組。而如果沒有“了”,該名量短語唯一的融合方向就是左向,即“唱-三次歌”。

      [1]黃正德.從“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闭勂餥J].語言科學,2008(3):225-241.

      [2]沈家煊.也談“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奔跋嚓P(guān)句式[J].現(xiàn)代中國語研究,2007(9):1-12.

      [3]吳懷成.“準定語 + N + V 得R”句式的產(chǎn)生機制[J].語言科學,2008(2):127-134.

      [4]鄧思穎.“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奔皾h語方言的名物化[J].語言科學,2009(3):239-247.

      [5]鄧思穎.“形義錯配”及漢英的差異——再談“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盵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3):51-56.

      [6]劉禮進.也談“NP1的NP2 + V得R”的生成[J].外國語,2009(3):44-51.

      [7]潘海華,陸爍.從“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笨淳浞ㄖ兄匦路治龅谋匾訹J].語言研究,2010(2):32-40.

      [8]呂叔湘.語文札記[J].中國語文,1965(4):287-292.

      [9]Chao Y-R.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10]黃國營.偽定語和準定語[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1(4):38-44.

      [11]黃國營.“的”字的句法、語義功能[J].語言研究,1982(1):101-129.

      [12]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13]劉振前,莊會彬.“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奔跋嚓P(guān)句式[J].當代外語研究,2011(7):7-12.

      [14]Huang C-T J.On lexical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projection [J].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1997,3:45-89.

      [15]Larson R.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J].Linguistic Inquiry,1988,19(3):335-392.

      [16]鄧思穎.自然語言的詞序和短語結(jié)構(gòu)理論[J].當代語言學,2000(3):138-154.

      [17]莊會彬,劉振前.“的”的韻律語法研究[J].漢語學習,2012(3):497-506.

      [18]熊仲儒.語音結(jié)構(gòu)與名詞短語內(nèi)部功能范疇的句法位置[J].中國語文,2008(6):523-534.

      OntheMechanismofFakeAttributivesinChinese

      ZHANGPeicui,ZHUANGHuibi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1,China)

      The proposal put forward in Huang (2008) that fake attributives are derived via syntactic operation is not satisfactory.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this paper endeavors to argue that fake attributives are not of the same pattern although they share much in appearance,and all the fake attributives cannot be accounted for by a single mechanism. Four principles to account for fake attributives are thus brought up:first,collect more language data and take the circumstances of fake attributives into consideration;second,sort out fake attributives and explain them respectively;third,give consideration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fourth,hav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ake attributive;language data;sorting;economy

      H146

      A

      2095-2074(2015)05-0061-07

      2015-08-28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4YJC740115);國家留學基金(201507900004)

      張培翠(1981-),女,山東沂水人,河南大學外語學院講師,文學碩士;莊會彬(1977-),男,山東莒南人,河南大學外語學院講師,文學博士。

      猜你喜歡
      領屬黃先生李四
      “半魯”請客
      合同到期未入住,空置費誰承擔?
      四部類型理論下的達斡爾語第三人稱領屬成分語法化研究*
      你追我趕
      湘語衡山方言領屬結(jié)構(gòu)研究
      城市學刊(2018年5期)2018-12-12 01:37:52
      朋友能繼承孤寡老人遺產(chǎn)嗎?
      存錢路上現(xiàn)金“變”假幣廣東惠州警方破獲一起詐騙案
      熟人就是這樣變成陌生人的
      喜劇世界(2017年9期)2017-12-06 20:11:47
      領屬范疇研究綜述
      英語知識(2016年4期)2016-04-01 21:56:22
      千手觀音
      故事會(2016年5期)2016-03-01 21:43:49
      和林格尔县| 马尔康县| 遵化市| 邵东县| 澳门| 自治县| 景泰县| 绥中县| 余庆县| 泽普县| 巴里| 福贡县| 柯坪县| 安宁市| 鹤壁市| 蓝山县| 祁阳县| 枣强县| 临夏县| 阜新市| 梁河县| 施甸县| 兴城市| 罗定市| 温州市| 东阿县| 精河县| 利津县| 潼关县| 新巴尔虎左旗| 闻喜县| 大埔区| 云林县| 名山县| 夏邑县| 铅山县| 读书| 彭州市| 长治市| 五指山市|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