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婷 吳鑫彤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利益相關者指影響公司目標實現的個人、集體或因公司目標實現而受影響的個人、集體。結合現代企業(yè)管理思想——利益相關者理論,可將企業(yè)社會責任細分為對股東、債權人、員工、消費者、政府、社會公眾的責任。企業(yè)出于盈利性和法律性履行社會責任,體現了企業(yè)以其擁有資源對社會的支持程度。企業(yè)社會責任活動,諸如與顧客、雇員保持更緊密的聯系等,都能促進企業(yè)財務績效的提升。
結合研究目標與數據的可得性,本文對同一時期山西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與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企業(yè)履行對股東、債權人、員工、消費者、政府、公眾利益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呈正向關系。
本文采用資產報酬率來體現企業(yè)財務績效,選取凈資產收益率等6個變量反映企業(yè)社會責任,構建多元回歸模型,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探討。其中凈資產收益率ROE表示對股東的責任,利息保障倍數IPM表示對債權人的責任,工資福利費ESB表示對員工的責任,主營業(yè)務成本率HCBCR表示對消費者的責任,賬目所得稅率AITR表示對政府的責任,社會捐贈支出率SDER表示對公眾利益的責任。
建立如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來研究企業(yè)財務績效與社會責任相關性:
各變量的具體定義參見本文變量設計。
選取滬市和深市的山西36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原始數據均來源于上交所網站和深交所網站公布的2013年上市公司年度報告資料及樣本公司網站。文中相關數據的處理均采用eview s6.0統(tǒng)計軟件和Excel軟件。
對模型中涉及的變量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主要包括極大值、極小值、均值及標準差。其中ROA極大值0.165216,極小值-0.139958,均值 0.015860,標準差 0.068589;ROE 極大值 0.643180,極小值-0.715334,均值0.014995,標準差0.221925;IPM極大值107.1706,極小值 -602.1706,均值 -4.181338,標準差 108.0009;ESB極大值0.249984,極小值0.001122,均值0.035425,標準差0.055981;HCBCR極大值 3.268632,極小值 0.737035,均值1.031519,標準差0.405757;AITR極大值 0.925129,極小值 -4.109129, 均 值 0.033834, 標 準 差 0.811034;SDER 極 大 值0.121927,極小值 -0.001773,均值 0.025328,標準差 0.028846。
可以看出樣本公司的 ROE、ESB、HCBCR、AITR、SDER 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絕對值差、標準離差都比較小,說明山西上市公司在對股東、員工、政府、消費者、公眾利益等責任履行上變動不是很大。IPM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絕對值差、標準差都比較大。IPM指標的最小值是-602.1706,最大值為107.1706,標準差達到108.0009,說明企業(yè)在對債權人責任的履行方面缺乏穩(wěn)定性,企業(yè)資金狀況和償債能力變化比較大。
1.回歸結果。根據eviews6.0軟件得到的分析結果可表示如下:
整體上看,各回歸系數在5%或6%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各個自變量的符號與預期符號基本相一致,F統(tǒng)計量為26.45331,對應的P值小于0.05,F檢驗可以通過,說明模型的整體效果不錯。所以采用上述模型,并對其進行如下檢驗。
2.異方差檢驗。
原 假 設 H0:var(u|ROE,ESB,HCBCR,AITR,SDER,CFI)=δ2,H1:H0IS not true.
模型異方差檢驗結果如下:F值為1.291593,Prob.F(6,29)值為 0.2921,Obs*R-squared 值為 7.591493。
由表7及查卡方分布表x0.0052(6)=12.59,可知:nR2=7.591493<x0.0052(6),同時從擬合數據看出P>0.05,所以不能拒絕原假設H0,因此可以認定在95%的置信水平下原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經過一系列檢驗,模型的最終形式如下:
1.ESB、HCBCR、IPM的回歸系數為負,與假設相矛盾。這表明企業(yè)在對員工、消費者、債權人等方面的社會責任需要進一步加強。結合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分析可知:山西目前屬于綜改試驗區(qū),大部分上市公司處于轉型發(fā)展期,且公司融資困難,財務費用相對較高。從長遠來看,保證債權人的利益有利于企業(yè)的長期發(fā)展,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的聲譽形象和潛在的社會資本。
2.從回歸模型看,企業(yè)履行對消費者的責任與財務績效呈現出反方向變動。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業(yè)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煤炭市場及下游鋼鐵、焦化等市場持續(xù)低迷。同時煤炭價格大幅下降,企業(yè)產品嚴重積壓,導致存貨跌價準備大幅增加。綜上這些導致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成本率較高,主營業(yè)務收入的盈利貢獻低,企業(yè)財務績效低。
本文從利益相關者理論出發(fā),結合山西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對企業(yè)財務績效與社會責任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實證模型的回歸結果表明有超過半數以上的回歸系數為正值,這說明企業(yè)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確實存在相關關系。
結合本文的分析并根據以往的研究結果,可以得出我國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第一,企業(yè)應充分認識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樹立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不斷提升企業(yè)競爭力,從而進一步實現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第二,政府應加強正確、合理引導,制定相關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準則和制度,要求企業(yè)積極編制社會責任報告,形成外部約束力。第三,政府可以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yè)給予實質上獎勵,如減免稅等政策。第四,企業(yè)應建立相應的環(huán)境改善機制,積極改善環(huán)境,為保護環(huán)境做出應有的貢獻。
[1]盧曉璇,會計信息質量、財務績效與企業(yè)社會責任—基于2009年至2011年滬深A股數據分析[J].財會通訊,2014(7).
[2]楊紅心,基于多元回歸模型的企業(yè)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相關性研究[J].會計之友,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