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君妹
生生互動活動是深受小學英語教師和小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方式,由于它具有設計靈活,操作簡便、適用、廣泛等優(yōu)點,我們可以在不同課型、課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中找到它的身影。生生互動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聽力,也給學生帶來了更多運用、交流和展示英語的機會,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碰撞出多彩的火花,使英語學習充滿魅力。但綜觀現(xiàn)在的小學英語教學,如何就生生互動活動進行評價還處在一個比較模糊的階段,主要存在“評價空白”“評價籠統(tǒng)”“評價片面”等問題。
一、 “有形”評價彌補空白
評價空白往往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有的小學英語教師覺得課時少、時間緊。每周三個課時,完成教材上的教學內容就已經很好了,再加上現(xiàn)在各所學校的課外活動非常豐富,沖掉幾節(jié)課是難免的,英語課能趕上進度,能開展生生互動活動已經不錯了,這種反饋式的評價就能免則免,多讓幾組學生展示才更重要。二是因為有的教師認為如果用英語進行評價,以學生的英語水平未必能理解,但如果用漢語,又與英語教學不相符,所以還是不評價了。還有一種特殊的“半空白式”評價,也可以稱之為隱性評價,即通過手勢、面部表情、語調等方式對生生互動活動進行評價,但這對于小學生而言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為他們未必能接收并準確領會到。
顯而易見,以上兩種認識中都存在誤區(qū)——生生互動活動后的評價是對活動質量的反饋,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對其他學生也有著一定的啟發(fā)作用,不能免除;關于評價語言,在啟蒙階段使用漢語,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漸做到中英結合,最終過渡到全英語評價,這才是一個符合認知規(guī)律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的過程,不能因為是英語課而害怕使用漢語,更不能因此而放棄評價。
因此,在每次生生互動活動中,筆者都附有一個評價表格(Assessment),使評價有形可見,簡易有效。這是PEP六年級上冊Unit 3 My weekend plan詞匯課新授完成后的練習環(huán)節(jié)中的生生互動活動Pair work: Talk about your weekend plan的評價表格:
Assessment
A: Great! B: OK! C: Try hard!
Great、OK、Try hard是從三年級起就開始使用的評價方式,學生都已非常熟悉。在生生互動活動中,以ABC三個字母來代替,使評價更加簡便。Self assessment用于自評,Partner一欄是互評,Teacher一欄則用于記錄教師對本次生生互動活動的評價。因為這是在詞匯新授完成后的練習活動,所以這份評價表關注了學生在互動活動中所使用的詞匯(Words)和單詞的發(fā)音(Pronunciation),如果學生在活動中出現(xiàn)了某個單詞使用或發(fā)音不夠規(guī)范,可以在表格中進行標注。而對參與度(Participation)的評價是每一次生生互動活動都需要的。
生生互動活動由于學生能力水平的不同,在完成的時間上會有所區(qū)別,提前完成的學生可以利用等待的時間進行自評和互評,而速度較慢的學生也可以利用課后時間來進行。教師根據(jù)不同的課型以及課的不同環(huán)節(jié)設計不同的評價表格,事先打印和現(xiàn)場繪制都較簡便,使評價有形可見。
二、 “定向”評價避免籠統(tǒng)
以上所述的“有形”評價是對課堂上的生生互動活動的一種即時性評價,此外,教師對學生以生生互動形式開展的作業(yè)進行反饋就是一種形成性評價。Paul Black和Dylan William在廣泛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教師對學生作業(yè)的反饋與其他方式相比更能有效地幫助學生。他們相信這種形成性評價是有效教學的核心。但在實際的評價中,我們經常采用的還是等級制或者評語制,這樣的評價方式除了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之外,對于學生而言顯得太過籠統(tǒng),有的時候學生并不清楚這些等級或評語所代表的意義,如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独饰挠⒄Z教學實踐》一書中指出,“難以分辨的表揚或批評都會收效甚微——實際上還會帶來消極的影響。”
而“定向”評價就可以使我們對生生互動活動的評價更加明確、避免籠統(tǒng)。所謂“定向”,就是指讓學生在開展活動前或活動后明確本次生生互動活動的目的是什么,活動后的評價主要側重于這個目標的達成情況。如在完成PEP五年級上冊Unit 4 What can you do?的教學后,筆者設計了一個主要檢測學生單詞拼寫的生生互動活動:If we will have a party next week, what can you do? What can your friends do? Interview at least 4 of your friends and write a short passage. 在學生互相采訪并完成小短文之后,筆者告訴學生本次活動將主要進行單詞拼寫方面的評價,并邀請部分學生和筆者一起進行批改,這樣的“定向”評價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對本單元重點單詞的掌握情況,并為下一步的學習提供指導。當然我們還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設計生生互動活動開展聽力、語音、語法、句子結構、閱讀等不同的定向評價。
三、 “主題”評價預防片面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因此,在生生互動活動中除了要進行有所側重的“定向”評價外,也要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進行評價,而“主題”評價就能起到這個作用。所謂“主題”評價是指學生圍繞一個主題自主設計(低年級可以提供幾個方案供學生選擇或參考)并開展生生互動活動,對活動設計、活動過程和活動結果中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進行全面的評價,包括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等多個方面。
在完成PEP三年級下冊前三個單元的教學后,筆者就Recycle 1的第一部分對話給學生提供了三種形式生生互動活動:1. Read aloud. 2. Act it out. 3. Make a new one.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準備,并在課上進行展示和評價。筆者將這一次評價的主題定為“Friend”,除關注學生展示中體現(xiàn)出來的語音、語調外,評價還突出對話時的情感表現(xiàn),并恰當?shù)靥岢龈倪M的方式。在展示之后,讓學生為自己的本次活動做出評價: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或表演這個對話嗎?2.我是怎么學會對話中的新單詞的?3.我會用英語去交新朋友了嗎?
這樣的“主題”評價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在生生互動活動中的各方面表現(xiàn)都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也可適用到終結性評價中去。
眾所周知,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采用有形的、定向的、主題式的評價策略能讓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生生互動活動更為有效,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更好的助推作用。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英] 杰里米·哈默.朗文英語教學實踐(第4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