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 達
故宮拍裸照,也是醉了
文/阿 達
在游人如織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居然能避開眾人,得以“見縫插針”地拍攝人體照——這樣的新聞,不惹人熱議都難。甭說是在故宮,哪怕是在一般公眾場合,一旦出現(xiàn)此類“驚人之舉”,也難免會“觸目”,或容易被“側目”。
我的第一反應是,“也是醉了”。這是“無語”的網(wǎng)絡代用詞,但似乎比通常的“無語”更有意蘊,兼有幽默反諷意味。你說一個攝影者,假如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靜悄悄拍下一組人體攝影,能說是多大的事?又或者不在故宮,可以嗎?倘回答是OK,那么就唯獨故宮“不可染指”?似乎也缺乏很硬的理據(jù)。然而是否就可推論:完全不必大驚小怪,盡可放手多多“人體”?這樣的答案,好像也不靠譜。面對這樣的“新難題”,一時失語,或者需要花時間厘清其間的法理關系,也很正常。之所以會“也是醉了”,便是因為此“無法理喻”的舉動讓人一時“無力吐槽”,而“無語”,大概是比較平實中庸的“評判”。
但停留在“也是醉了”恐怕還不行。何故?因為在一個尤喜“有樣學樣”的國度里,假如不建立良好有效的“游戲規(guī)則”,各類“人體藝術”洶洶然進軍故宮,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所以“個案”又不僅僅是個案,它會敷衍成“風向標”。對此,對“故宮拍裸照”新聞需要條分縷析,以便未來“跟進者”知道進退,不致輕舉妄動。
我在網(wǎng)上看了這組照片,恕我忍不住“吐槽”:原本以為攝者甘冒風險、以頂級故宮為背景,必是制造十分養(yǎng)眼的“視覺大片”,沒想到居然是庸常之作。女模特倚靠在石欄上也就罷了,光身騎坐在螭首上,實屬不雅,檔次不高,毫無美感可言。何況,即便衣飾加身,也不能褻瀆文物,這是常識性錯誤。這個應該“先予認定”,哪怕你再強調“不影響他人”,在這點上,也沒啥可強詞奪理的。
再說其操作層面的“得體”與否。試想想,今天你通過“踩點”得以“成功避開”熙熙人流,但這種“萬幸”百密一疏,難免會有“漏網(wǎng)之魚”。尤其倘有純潔少年兒童在場,便有一個“觸犯公序良俗”的風險問題。不管你是否超越了“違法”界限,遵守公民“共識底線”,乃責無旁貸的選擇,不可太任性。而法律條規(guī)又是建立在“公序良俗”之上的,所以《治安管理處罰法》才有“禁止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的規(guī)定。
當然對“藝術探索”還是應予鼓勵,假如放在幾十年前,這樣的“在威嚴故宮放任人體”的主題或許還有“反封建爭自由”的意義存焉。但在今天語境下,商業(yè)動機往往才是主要動力,拍攝者王動在微博上話里有話:“難能的事情才可貴,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奔偃绱苏Z指涉藝術創(chuàng)新,或許誠哉斯言;但是意在標新立異奪人眼球,內(nèi)里并無多少藝術含量,這樣的“難能事情”,可能就是“皮厚”而已。這可能博不了多少同情分。
我覺得沒有必要一刀切否定“故宮拍裸照”。假如有一流團隊花巨資拍攝國際大片,皇皇巨星以人體藝術參與其中,在故宮的首肯配合下,清場肅靜,心懷虔誠,文化承載,元素搭配,視覺沖擊,創(chuàng)意無限……或許能夠獲得民意支持。如同維納斯在盧浮宮里相得益彰,而庸爛俗女只會讓堂皇宮殿蒙羞。當然如何取舍,需要總體衡量,畢竟故宮這個文化符號承載著民族情感,任何關礙它的藝術創(chuàng)造,如與大眾審美相距太遠,就有可能引起反感,乃至造成文化情感的傷害。就眼下的事件而言,我一方面不認可簡單粗暴的“傷風敗俗”判斷,另一方面也不認可肇事者把“難能的事情才可貴”作為“吸睛(吸金)無底線”的處事準則?!奥锻干绫硌荨彪m有時尚和煽情功能,但動機不純,藝術不精,品位不高,終免不了貽笑大方?!案呒墶边€是“低級”,逃不過人們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