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同事講了一個真實的苦笑話。她兒子的鋼琴老師昨天打來電話,問她先生的腳好些沒有。她一頭霧水。原來她兒子鋼琴課上,教的曲子彈不出來,老師問怎么回家沒練習,他說:“爸爸最近被車子撞了,需要靜養(yǎng),所以我在家里不能彈琴?!敝朗侨鲋e后,鋼琴老師又試探性地問我同事:“那頭兩周,你孩子說你先生發(fā)高燒,是不是真的呀?”
同事給我們講完這兩個哭笑不得的笑話時,講者和聽者眼角都滲出了淚水。都快是初中生的孩子,為了躲避練琴和批評,居然說自己爸爸病了甚至說出車禍了!這是誰惹的禍?孩子惹的禍,鋼琴惹的禍,還是家長自己惹的禍?
一個本該奔馳在運動場上的男孩,偏要他坐在鋼琴前。找不出合適的不練琴理由的孩子,只有三番五次“咒”自己爸爸出事了……這種事情既然發(fā)生了,后來學習結果自然可想而知,這個孩子在鋼琴路上算是走得差不多了!
許多家庭忘記了我們的孩子最需要什么,最喜歡什么,更重要的是,忘記了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選擇:而我們的孩子也因為沒有被尊重,從而也不懂得尊重他周圍的事物,甚至連父母都不懂得尊重。
看樣子,所有的教育還是應該先學尊重。教育有藝術,才能讓孩子醉心藝術!
(寧靜姿涵摘自《新民晚報》2015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