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叔平
加拿大游記三篇
姚叔平
在加拿大西部的落基山脈里,有一片著名的自然保護風景區(qū)——加拿大班芙國家公園,班芙鎮(zhèn)是這個景區(qū)的中心。班芙鎮(zhèn),這個人口不足萬人的小鎮(zhèn),卻是一個世界名鎮(zhèn),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數(shù)百萬的旅游者到這個小鎮(zhèn)旅游觀光。
班芙鎮(zhèn)的發(fā)現(xiàn)與開拓,源于1881年加拿大政府修筑連接東部、西部地區(qū)長達8700多公里的太平洋鐵路。當時,有許多工人在這里修筑鐵路,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工程師威爾笙先生,也來到這里,他在翻山越嶺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這片湖水,他是第一個來到這個湖畔的人,這個湖長為2.4公里、寬為0.5公里、深達90公尺的湖水,他給它起名叫”翡翠湖”。但是,到了第二年,1883年,這個湖就被改為“露易斯湖”,這是當時的加拿大政府,為了討好英國殖民主子,以此湖水獻給英國女皇維多利亞的公主露易斯小姐,這個湖就名叫路易斯湖,從那個時期開始,路易斯就成了這片湖區(qū)的名字,沿用至今。這是一個冰川湖,水面好大、景色很美。修筑鐵路的工人們還在這一帶發(fā)現(xiàn)了一處溫泉;修路的工人們還在小鎮(zhèn)的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條碧水浩蕩的大河,他們起名叫弓河。隨著這幾個風景點的發(fā)現(xiàn),鐵路也修建好了,通過鐵路來到這個鎮(zhèn)的人們也就漸漸多起來了。于是,為這些人們服務的各行業(yè)的人們陸續(xù)就多起來了,這便是最初的班芙鎮(zhèn)的居民。這些居民,他們大多來自歐洲,于是,在這個北美洲的深山里便出現(xiàn)了一個酷似歐洲建筑風格、沿用歐洲風俗、保持歐洲生活方式的小鎮(zhèn)——班芙鎮(zhèn)。
1.世界名鎮(zhèn)——班芙鎮(zhèn)
班芙鎮(zhèn)是位于阿爾伯達省卡爾加利西面的一個小鎮(zhèn),它盤臥在洛磯山脈的腳下,被洛磯山脈層層包圍和穿插,是一個飄在藍天、高山、綠地和河流之間的大自然的美妙世界,被稱為落基山脈的靈魂。
班芙鎮(zhèn)中心有個展覽館,記載著班芙開埠一百多年以來所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包括班芙鎮(zhèn)的建立起因、太平洋鐵路的建造和延伸、瑞士人如何把登山、皮筏、狩獵、騎馬等戶外活動帶給加拿大人等等。展覽館里保存著班芙許多寶貴的史料。
班芙鎮(zhèn)的大街是一條貫穿班芙鎮(zhèn)南北的主要干道。它的南面是市政大樓,北面橫臥著高峻挺拔的洛磯山脈的一個山峰,整個大街洋溢著歐洲的古典之美。用木頭建造而成的各種歐式的家庭式旅館布滿路的兩邊,精心雕刻的門框、窗框和陽臺的欄桿上懸掛的飾物,散發(fā)著一種溫馨的美;與旅館相映成輝的是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店、服裝店、皮具店、戶外運動器材專賣店和禮品店。
班芙鎮(zhèn)之所以名揚世界,一是這里的幾個風景名勝確實優(yōu)美極致;二是五十年代美國著名的電影演員瑪麗蓮夢露等在這里拍攝了一部著名的電影《大江東去》。后來還陸續(xù)在這里拍攝了的美國電影《斷背山》、拍攝了俄羅斯電影《靜靜的頓河》。為什么俄羅斯電影在加拿大拍攝?這是因為,班芙一帶的風光與俄羅斯相似,但是氣候條件卻比俄羅斯要溫和的多,適宜人們活動。
我們的旅游團快到班芙鎮(zhèn)的時候,我們的導游介紹說:“大家知道為什么班芙鎮(zhèn)有名呢?因為這里有路易斯湖,有弓河,有瑪麗蓮夢露在這里拍攝的著名電影《大江東去》,他們就是在這條叫弓河的大河里拍攝的。隨著電影與瑪麗蓮夢露的出名,弓河瀑布、班芙小鎮(zhèn)也揚名世界。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班芙,現(xiàn)在我們就播放電影《大江東去》,你們看看好不好?”滿車的人們都激動地熱烈鼓掌。
電影一展班芙、弓河等落基山山脈風光,故事把大家?guī)Щ亓艘粋€難忘的年代與一個個令人難忘的故事。
下午4點多,我們的旅游車開進班芙小鎮(zhèn)。
我們先安排住宿。我們住在班芙鎮(zhèn)索契賓館的130房間。我們略作休息,就繼續(xù)乘車到弓河去參觀。我們的汽車沿著班芙鎮(zhèn)唯一的一條大街行進。
班芙鎮(zhèn)的建筑獨特,酷似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的歐洲風格。飯店、商店、咖啡店。包括店里邊的裝飾,歐化的情況很突出。
班芙鎮(zhèn)的商品世界化。別看它地方不大,世界各地的商品都有。一些民族風格的衣物,飾品,工藝品也很多。
班芙鎮(zhèn)的習俗歐洲化。男士戴禮帽,女士飾品多,都有一種歐洲風格。大街上隨時走過一輛馬車、百十年前的車子,歐洲風格的車夫,一家人坐在車上,到一個地方停下來,立即有新的一家人上來。馬車主人的生意不錯。弓河邊,我們看到三四個騎士,拉著20匹左右的馬隊從我眼前經(jīng)過,想不到青春傲然的騎士竟是幾位女士,我連忙拍照。街上也有現(xiàn)代汽車,看樣子價格不菲,很現(xiàn)代的。
班芙鎮(zhèn)的人們各色皮膚的都有,白人、黑人、棕種人、東方人不少。讓我高興自信的是,這里也有不少中國人,這里鎮(zhèn)上最火爆的飯店是中國飯店。晚上,旅游團讓自由活動,我去一家中國飯店吃飯,我見到了在中國國內(nèi)都少見的排隊現(xiàn)象。買飯的人們很多,桌桌爆滿,后到的人們,只好排隊等候。因為時間關系,我們不能排隊等候,只好離開。
班芙鎮(zhèn)雖然只有一條大街,但是,街上的行人像加拿大其他城市一樣的人多,各種小店一個接一個,各色人種信步大街,這才充分的讓你感到,這里是世界名鎮(zhèn),誰能分清楚這里有多少個國家的人?
班芙鎮(zhèn)有一個纜車站,乘坐纜車可以把你帶上海拔二千多米高的硫磺山。在纜車沿山坡成五十度的角度緩緩向上的時候,班芙的全景也就盡收眼底了。
在班芙鎮(zhèn)這個國家公園里,還分布著數(shù)不盡的山峰、樹木、溪流、瀑布、湖泊和溫泉,班芙國家公園的確是游覽觀光的好去處。班芙鎮(zhèn)還有一個著名的溫泉。它也是班芙鎮(zhèn)建立的起源。因為時間的關系,這兩個景點,我們沒有去。
我們的汽車直接開到小鎮(zhèn)南端的弓河邊,兩山之間,有一條河,河上波浪不大,可是往河上游看有20多米寬的一道大瀑布飛瀉而下,落差有10多米。
這道瀑布從上游平平緩緩地流動,水量很大,到這里突然落下10幾米,翻起白浪,發(fā)出轟鳴。直沖對面的山崖,再直拐一個彎,又到了兩山的夾持中,奔騰遠去。山不是很高,卻很雄偉??赡埽旣惿弶袈端麄兙褪菑倪@里上路,開始了他們的故事。
2.瑪麗蓮夢露曾經(jīng)在這里拍攝電影《大江東去》
遠山、激流、瀑布、綠樹、淺灘……與一個一個的優(yōu)美故事連在一起,讓讀者與我們旅游者共同想象去吧。
離開弓河瀑布,我們步行在班芙鎮(zhèn)南邊的弓河畔,河里的水很大,很清澈、水流平緩,把周圍的高山綠林襯托的更美。在弓河的兩座橋之間,我們步行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又一起去班芙鎮(zhèn)的大街上轉(zhuǎn)商店、小鋪。不買什么東西,就是為了了解加西的風土人情。
我去過歐洲11個國家,我感到加西的許多風情與歐洲相似。人們的膚色、衣著、情態(tài)、吃食,包括商店的擺設。加拿大確實是歐洲的移民最早,最多。
吃過晚飯,我們夫婦又到街上散步。這里的夜晚比較安靜,我們走在寂靜的大街上。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夜晚散步,別有一番風趣。
雪山在加拿大溫哥華市以北120多公里地方,是2010年第21屆世界冬季奧運會舉行的地方,是那次冬奧會的主場地。每年,惠斯勒雪山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220萬的游客。雪山腳下的惠斯勒村,是一個國際化的小鎮(zhèn),環(huán)境優(yōu)美,舒適美麗。
那年夏天,陽光明媚,我們沿著99號公路,驅(qū)車從列治文、本拿比、溫西、北溫,直向北部的惠斯勒雪山進發(fā)。
這是一條依山傍海的高速公路,叫海天公路,地圖上的標示是99號公路,路上汽車不多,也沒有運貨大車。我們一路上看高山、大海、綠樹、野花,真是大海無垠,綠樹滿目,我深深感到加拿大環(huán)境的優(yōu)美。這綠色既有大自然的恩施,也有人為的努力。
汽車過了溫西富人居住區(qū),到一個高速公路的休息點,我們休息了一陣。這是一個圓形的生活點,有賣咖啡、面包等小吃的,還有賣衣物的。我看見一個環(huán)形的書架上,擺滿了圖書畫冊,我看的入神,女兒說,爸,你想要什么資料?我說想看看介紹北美旅游的資料,女兒給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我的父母,第一次來加拿大旅游,想看看旅游方面的畫冊。”工作人員很熱情,立即送來好幾種畫冊,挺厚的,我要給人家錢,工作人員卻說:“這些全部是免費贈送的,歡迎你們來加拿大旅游。”
這個生活點很寬大、漂亮,人們悠閑地在這里吃喝,休息。門外正對著雪山,大海,我特地在此攝影留念。
大約4個小時后,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級的景點——惠斯勒雪山下的惠斯勒村。我們在村里稍作停留,就去纜車站購票,準備登臨惠斯勒雪山。
要登上惠斯勒雪山,纜車必須換乘兩次,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三級接續(xù)的纜車,因為路途長,分為三級,有利于乘客安全。這纜車的設施性能很好,有大的,可坐近20多人;也有小的,三個人一排;有封頂?shù)?,也有全敞開的。
隨著纜車的升高,我們漸漸看到了惠斯勒小村的全貌,綠樹、小河、湖泊、不高的小樓……
我們向遠處看去,蒼山負雪,滿眼的綠色里,漸漸多了雪白,極目遠望,天高地闊。我們的心情特別舒暢。
登上惠斯勒雪山頂,我們一邊驚嘆雪山的美景,一邊特別注意地尋找狗熊。因為我們在山下登纜車的時候,工作人員一再告訴我們,要注意看狗熊??!我們到了半山腰的時候,纜車還專門停了七八分鐘,這可能就是讓游客們尋找松林里的狗熊的。我們十分注意地尋找著,可能是中午的原因,我們一只狗熊也沒有看到。
我們經(jīng)過兩次換乘,終于登上了這2200多米的惠斯勒雪山山頂。別看周圍都是積雪,但是我們感到一點也不冷。游人,有的穿短衫短褲,也有人穿著長衣厚服。人種不一樣,承受冷暖的程度不同。
1.七月,惠斯勒.雪山極頂
站在極頂放眼望去,真是一覽群山小。
我們在極頂欣賞四周雪山風光,極頂,雪峰連綿,巨大的石頭堆砌成門樓等不同的圖騰,景色獨特。我們走在積雪上,吱吱地響,但是挺硬的,用不著擔心陷下去。冰縫里,融化的雪水,潺潺地流淌,流進幾片藍綠藍綠的小湖里。湖水碧綠如玉,宛如碧綠的寶石。四周的皚皚白雪,山下的茂密松林,山上山下,呈現(xiàn)出一種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微風徐徐吹來,真是愜意極啦!
往遠處看,整個大山可以分為幾個階梯似的景觀:
極頂部分,積雪皚皚,個別地方露出褐色的山石;低一層的山上,有幾個湖泊,碧綠碧綠,晶瑩剔透;再低一層,是密密的松樹林;再低一層就是多種樹木的沃野與村落。
惠斯勒山頂也有飯店、商店、小吃攤。我們進了一座綜合服務樓,這是一座二層的建筑,餐廳的條件也不錯,我們坐在飯桌前,一邊吃飯,一邊欣賞著四周連綿不斷的雪山、雪峰、綠樹、青山,碧綠如玉的一個個小湖,感覺好極了!
我們又坐了平行的兩級纜車,到另一個極頂去,還有一段登山汽車送人的服務,因為我們來的時間晚了,不能享受,只好遺憾了。
2.在纜車上遠眺。
我們再坐纜車下到惠斯勒村,看到一座廊橋,就是像美國電影《廊橋遺夢》中的那樣的廊橋,橋下是一條清澈的激流,浪花奔騰的小溪。溪邊有一位女子在入神地讀書,陽光、小溪、激流、綠樹、意境很美。小溪的水是雪峰融化的雪水,到水邊就有幾分涼意,溪邊的綠蔭下涼風清爽,很舒服??!
我連連地對小橋、流水、綠樹進行拍攝,讓這美景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里。
3.惠斯勒村的風光
我們還參觀了冬奧會升旗的廣場,運動員居住的賓館區(qū)。這里,商店、餐館、咖啡館很多,來往的人不斷。我坐在咖啡館的椅子上,看著街上來往的不同膚色的行人,一起進商店、到飯館、坐在同一個咖啡館里悠閑的品著咖啡,我心里充滿了好奇,我感到,這全世界的各個民族的人們,原來是可以這樣的親近!
這里的建筑獨特,你找不到完全一樣的兩座樓,山環(huán)水繞,綠樹掩映,花團錦簇。
我參觀過我們北京2008年的奧運會運動員居住的奧運村,比賽用的各種運動場館,供人們休閑的奧林匹克公園。那氣勢,那規(guī)模,那財力的投入,他們遠遠不及我們。他們這里主要是氣候好,環(huán)境優(yōu)美,建筑有特色。
夏日登惠斯勒雪山,皚皚白雪、石林、松林、碧綠如玉的一個個小湖泊,沐浴著徐徐清風,你一定會感到?jīng)鏊⑶逍?、舒服極了,優(yōu)美極了,壯觀極了!
惠斯勒山滑雪場于1966年啟用,占地3,657英畝,標高1,530公尺,超過100個滑雪道,是加拿大滑雪道最多的滑雪場。
惠斯勒的交通十分便利。喜愛駕車的居民或游客,可從自駕來到惠斯勒雪山下,沿途風景如畫。您也可選擇旅游觀光的火車,玻璃頂?shù)挠^光火車,在山間穿梭,瀏覽風景,也很愜意。到了惠斯勒后,火車站便會有穿梭巴士送游客到各景點。
去惠斯勒雪山的途中,還有一個不錯的景點,這就是離高速公路不遠的香儂高山瀑布。我們遠遠地看到激流從100多米的高山上直泄下來,很壯觀。激流在山石上撞擊,水霧在山間飄蕩,山谷里的空氣特別清新,人家說可能水中含有香精,所以感覺很好。瀑布的聲音也很大,簡直就是雄宏的英雄交響曲。
那年的夏天,我的家鄉(xiāng)正是熱浪肆虐,大雨不斷的時候。我們夫婦在溫哥華游歷,登臨惠斯勒雪山,參觀惠斯勒小鎮(zhèn),算是避暑,也是巧合般地躲過了一場酷暑的折磨。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女兒回來說,老爸,咱們今天到美加邊境去看看,那里有一個叫和平門的公園,聽去過那里的同事介紹說,那個地方美方,加方的人們都可以自由出入。我也沒去過,聽他們說,那里很好玩。
我們從溫哥華列文治市區(qū)駕車經(jīng)過40多分鐘的行駛,就看到了美加邊境,看到了一輛接一輛的汽車,馳出加拿大海關,駛往美國海關大門的方向,路上擠滿了汽車。我們見到右邊有和平門的標識,就右拐,見路邊有一所加拿大免稅商店,女兒說咱們先進去看看,買點東西再走。想不到這個商店院子的大門裝有鐵齒牙,清楚順進的方向,鐵齒牙就壓下去,汽車就平安地進去了;汽車逆行的方向,齒牙就扎進輪胎,危險就會發(fā)生了。我們驚叫了一聲,但是,我們的汽車已經(jīng)開進去了,倒行不得。我們只好進去,停好車。女兒趕快去找人家的工作人員。人家工作人員說,這里就是只能順方向到美國那邊,是不能逆向行駛的。你們應該先到美國海關那邊,再拐轉(zhuǎn)回來,我們的免稅商店,主要是防止加方的人們買了免稅的商品不過關就回國了。你們一會車少一些時再去那邊繞一下。沒辦法了。我們只好進了免稅商店,喝了幾杯咖啡,坐了一陣就出來。反正已經(jīng)進來了,著急也沒用。女兒關好車門,外面就到兩國海關中間的真空地帶,和平門公園里去參觀起來。
和平門公園很大,大片綠草地,高大的樹木,長凳,陽傘,一看人家的汽車都在公園里停著,而我們的汽車卻在免稅商店里停著。我們想,等一會車少了再說。
和平門是一座白色的高大門,形象的說,叫國門。有20多米高,潔白、莊嚴,美加兩國的國旗,在門頂藍天里飄揚,門的兩邊兩棵大樹,其余是一片綠草地。門的兩邊有分界線的界碑、界牌、美加連通的大路修路完工紀念碑,高大的國門門洞里的白墻上寫著:
1814openonehundred years1914
我想這意思大概是從1814年到1914年間美加邊境一直自由開放,和平友好100年,這高大的和平門應該就是為了紀念這友誼而修建的。
1.美國、加拿大邊境
在這片開闊地上,美國人有在這里拍照的,加拿大人也有在這里拍照的,東邊的高坡上是巨大的樹與美麗的各色鮮花,西邊是一條鐵路,鐵路西邊是無垠的大海。
此時,是下午4點多,陽光燦爛,空氣新鮮,路上擠滿了汽車,一輛接一輛,朝著美國海關開過去,美國海關的10個關口大門全都敞開著,一輛接一輛地驗證檢查;從美國進加拿大的另一個方向的路上,也都擠滿了汽車,也是10個關口的大門全都敞開著,有關人員對進關的汽車,一一檢查,這就是特別熱鬧的美加海關。
我們看到人們在這個真空地帶來回走動、拍照、參觀,也沒有邊防人員阻攔。活動的人們,高高興興,也沒有一個人員來干涉我們的活動。草地上,長長的木凳上,都有悠閑的人們。這樣祥和的境況,哪像海關?我在中朝、中越、中緬、中俄的邊境都過過海關,那是荷槍實彈,莊嚴威武,就連香港、澳門,也沒有這樣輕松過,難怪這里叫和平門。
我們在這塊真空地帶輕松地拍照,走動,真忘了這是在莊嚴的美加邊境海關的重要地方。
快下午6點的時候,我們看到從加拿大到美國方向的汽車少了一些了,女兒說咱們?nèi)ダ@行吧,該回家了。
我們隨著車隊行近美國海關,才想起,要過海關了,我和妻子都沒帶護照,可以嗎?從家里臨出發(fā)時,我還問女兒需要帶護照嗎?女兒說,咱們又不過去,不用了。這時,我們才著急了,可是,也沒有挽救的辦法,進關時再給人家解釋吧!
說著,就輪到我們的汽車進關審查了,是一個30來歲的白人小伙子。女兒用英語說,我也聽不懂,但是,可以看出人家態(tài)度很嚴肅,一個勁地no!no!
這時,女兒回頭對我說:“爸爸,人家要你們的證件,有么?”
我說,“護照沒有帶,不過我的中國身份證到是帶著呢。”
我急忙拿出我的身份證。身份證的體積小,那天在北京上飛機時,我把它裝到后兜里,到加拿大時忘及掏出來?,F(xiàn)在,它正好應急。正好我們兩個人身份證都在,我連忙遞過去。遞上身份證的時候,我才想起來,這是過人家的美加國家海關,我們的身份證全是中文的,人家會承認么?果然,那個海關人員,看了看我們的身份證,連女兒的護照一起遞過來,把一張印著黑色字體的黃色紙,啪地貼在我們的汽車的前窗上,生硬地示意左拐,我看人家其他的汽車都是右拐,我們的汽車是左拐,我以為這是放行了,讓我們?nèi)ダ@行的吧。想不到女兒告訴我,我們被扣了,讓我們到海關辦公室去。她停好汽車,我們急忙一起下車,我們夫婦也傻傻地跟著進了這門廳高大的美國海關辦公室。
美國海關的辦公室很大,一排辦公臺上,有十幾臺電腦,每個工作人員都帶著兩把槍,手槍、電子槍、穿著防彈背心,看到這些,我的心更緊張了。每個工作人員面前的被審問的人,大多是東方的人,不過,也看不出人們緊張來。我緊張的心里稍平靜一些。
2.我們夫婦在和平門公園
這時,女兒又發(fā)現(xiàn)沒帶貼在汽車上的那張黃紙條,說:“黃紙條忘拿了,我去拿?!?/p>
她又出急急忙忙去拿紙條,急急忙忙回來。我們忐忑不安地,順著布帶圍成的線路,走到辦公臺前。
這時,過來一個50多歲的美國老警察,女兒連忙遞過那張黃紙條,遞過她的護照,急忙解釋情況,那老警察一邊聽著,一邊在電腦里翻動著什么。他拿著我們的身份證,正反兩面都看了看,抬頭隊我說:“密斯姚,你好!”
我連忙說:“你好,你好。”
對著我老伴說:“密斯,秦?”
一看,這個警察面善,客氣,我稍稍放下心來。
老警察用英語繼續(xù)與女兒對話,又走到辦公室的里面,拿出一張印好的表,過來與女兒邊問,邊寫,寫好后,我看見是女兒的護照與我們的名字的拼音。他拿著這些材料在手里,示意與我們一起走出海關辦公室大門。出門時,我示意讓人家先走,沒想到,人家一再示意讓我先走。我看著他的臉色,顯得平和,連忙跟著女兒出了大門,女兒連連sancou。我問女兒,怎么樣了,她說,快上車!
我們上車了,想不到人家警察把一個紅色的護欄挪開了,用手示意我們開車。女兒連連道謝,我們連連揮手。老警察始終面帶微笑地看著我們。
一場緊張,只過去了一半,我女兒這時才有時間給我們解釋人家海關人員的問話。
們一轉(zhuǎn)彎,進入從美國方向進入加拿大方向的車流。前面就是加拿大海關。我們也排在大隊汽車的后面。我看到每一行都有20多輛汽車,加拿大海關的十個大門都開著。海關人員一一檢查審理。等了20多個車,海關人員又換班,這中間還有一個騎自行車旅游的人,從人行道上進入邊境人員的房間,接受審理。
人家海關人員要求看我們的證件,沒有證件請打開錢包,要求我們到海關辦公室,至于如何處理,他不知道。他不聽我們的任何解釋。
海關辦公室的這個老警察,也是詢問,不過,他耐心聽了女兒的解釋,敘述,同意給我們放行,這個紙上寫的是,我們幾個人,沒有離開加拿大,它是一個證明。
加拿大海關人員好不容易輪到審理我們,我聽見女兒與海關人員對話,還聽懂一句女兒的回答,我們居住在溫哥華列治文,海關工作人員反復看了我們的身份證,在工作臺的機器上掃描,問話,有五六分鐘,總算看見他把證件還給女兒,把那張美國海關給的證明留下,我們終于開動汽車進入了加拿大海關。我們同時出了一口大氣!好險哪!
我們終于經(jīng)歷了兩個多小時的兩個海關的審查,平安地回到了加拿大。我們總算是陰差陽錯的踏上了美國的土地,看見了美國海關的辦公室。我對那個客客氣氣,平易近人的美國海關老警察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他那張笑臉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好人哪!好人!我平生第一次遇見的一個美國警察!
女兒說,她最擔心的是,人家扣留我們兩個老人,她再往返于列治文去拿我們的護照,再重復兩個海關的審查,還不知道人家會怎么對待我們呢。
我在心里感嘆我們的奇遇,默默地感謝那位和藹、善良、通情達理的美國的老警察!
(責任編輯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