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玲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盡,立冬踩著厚厚的落葉,已急不可待地邁入,立冬的節(jié)氣在紛亂的落葉聲中,粉墨登場。元朝的陸文圭《立冬》詩說:“旱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黃花猶帶露,紅葉已隨風。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h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绷⒍瑫r,一般還不太冷,黃花紅葉尤在,有十月小陽春之感。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币馑际钦f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宋人周南《十月十日立冬》有詩句:“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風。律呂看交會,衣裳出褚中。骭瘍時作尰,懷抱歲將終。汗手污牙筆,晴檐共禿翁?!绷⒍阎?,寒冷將近,要保證身體,健康過冬。
唐代詩人在《立冬》詩中寫道:“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立冬之夜,筆墨都凍涼了,詩人只好與爐火瓊漿相伴,微醉中竟將一地月光當成了雪跡。從詩句中,我聞到了立冬的酒香,天冷了,酒已成了驅(qū)寒的必備。從這些詩句中,我們不難感知到古代的冬天要比現(xiàn)在冷得多。
中醫(yī)學認為,立冬這一節(jié)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tài),養(yǎng)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fā)作準備。宋末元初的仇遠《立冬即事二首》中曰:“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小雨帶來寒意,但還沒冷到結(jié)霜,房子前面的樹,葉子已經(jīng)一半綠一半黃了。寒冬聞到梅花飄香,似乎又已經(jīng)嗅到了春意。
明代人王稚登有首《立冬》詩:“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痹娙斯P下的立冬則現(xiàn)出些許禪意。秋去冬來,樹葉落盡,客居他鄉(xiāng)的旅人唯有禪月相伴。讀來頗有人生的意味。宋代的錢時有一首絕句極美,題為《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瘪R上要立冬了,紅葉紛紛落下,西風吹過,黃花卻依舊在,黃花給立冬增添了幾分詩情,讓立冬多了一份情調(diào)和色彩。
立冬了,每個心靈都需要尋找溫暖之處。這個時候,靜靜地聆聽大地的聲音,回味生命的歷程,這是一種美好的享受。秋收冬藏,我們不必感嘆蒼茫蕭瑟,讓我們遠離世俗紛爭,去安享一個悠閑的冬天,去感受冬季別樣的風韻吧。
(選自《華北國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