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守望
【摘 要】隨著我國的不斷發(fā)展,通用技術課程在我國也得到越來越全面地實施,而通用性與專業(yè)性、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實踐性與理論性、通用技術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是通用技術課程實施中常見的四種帶有規(guī)律性的關系,這四種關系的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對此,本文提出了幾種應對方法,希望對此課程實踐有所幫助。
【關鍵詞】通用技術課程 ? ?四種關系 ? ? 對策
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不僅是高中新課改中的一個閃光點,也是一個難點。隨著通用技術課程中四大關系問題的凸顯,正確把握和處理幾個規(guī)律性關系,成為課程實施的關鍵,對促進課程發(fā)展有很大幫助。
一、通用性與專業(yè)性的關系
有很多教師分不清通用性和專業(yè)性,這是因為教師沒有真正理解課程的性質,對通用技術概念把握不準確,容易把基礎技術教育理解成專業(yè)技術教育。這些認識上的偏差往往使教師選擇專業(yè)性較強的教學載體,從而著眼于一些技術細節(jié),常常造成學生思維技術化的局面,使學生不能充分認識本課程的學習目的從而感到對學習的厭煩。
以教授課程內容的基礎性和通用性為主,以專業(yè)技術知識為輔,兩者結合才能使教學更加豐富,使學生理解得更加透徹,將通用性與專業(yè)性相結合,才能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fā)展。
二、實踐性與理論性的關系
實踐是通用技術的目的,理論則是通用技術的基礎,既要在做中學,也要在學中做。通用技術課程要求學生要親身參與、動手體驗,要有參與性,學生想要獲得技術能力和情感價值的長足發(fā)展,就需要有豐富的親身體驗的經驗,因此需要多進行親自觀察、設計、制作和試驗等活動來增加經驗。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實踐又反作用于理論,學生經過大量地實踐之后,得到的經驗會豐富和提升技術理念,從而使技術思維得到進一步升華。
三、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關系
過程性評價對課程起著監(jiān)督的作用。對通用技術課程的評價,需要從學生學習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等方面來評價,因此要求教師在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注重學習過程中對技術的理解及活動中的收獲。例如:在以“結構與設計”為題的“相框的設計”中,就應該著重關注學生的設計過程,設計運用的設計理念、使用的材料、外形特色、制作工藝等這些重要方面都在設計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發(fā)揮過程性評價的監(jiān)督作用,關注學生在過程中得到的收獲,促進學生不斷地發(fā)展。
而終結性評價則有著引導和勉勵的功能。終結性評價是學習過程的最終表現(xiàn)形式,最直接地表現(xiàn)了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終結性評價首先對教學質量起著監(jiān)督和評定的作用,引導和勉勵著課程的發(fā)展,可以使課程更加深入化。終結性評價由于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有更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為了得到更好的成績,學生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因此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激勵的作用。
在通用技術課程中,應將兩種評價相結合,從而使評價更加全面,增加評價的可信度。但是由于兩種評價的側重點不同,人們往往在評價時側重使用一種評價,從而造成評價的片面性,還有的會出現(xiàn)過分夸大某一種評價的情況。要知道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過分重視某一種評價,很可能會進入誤區(qū),從而影響對課程的把握。
四、通用技術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關系
課程的各個學科都具有相通性,也有相對獨立性,技術學科作為八大學科之一,與其他學科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但是,現(xiàn)在許多學校的通用技術教學往往缺乏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教學單一化,這將導致通用技術教學日益單薄,也使得學習模式僵化,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通用技術的學科地位也會因此而日益滑落。
因此,通用學科必須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與其他學科相結合,這樣才能使通用技術學科得到拓展和深化。學科間的相互結合既可以促進通用技術的發(fā)展,又可以促進其他學科的發(fā)展。通過學科的整合,既有利于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通過對其他學科的了解,使得學生在實踐中可以提高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
五、對策與建議
針對通用技術學科四種主要關系間的問題,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以期對學科的發(fā)展有一定幫助。
1.以通用性為主,專業(yè)性為輔
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握學生的通用技術學科的學習情況,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選擇上要注重基礎性和通用性,使學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同時也要注重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性的培養(yǎng)。這需要學生通過專業(yè)性的技術在實踐活動中去親身體驗。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用性與專業(yè)性相結合,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與學。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實踐是以理論為基礎的,同時實踐中得到的經驗又反過來促進了理論的深化與發(fā)展。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相結合,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
3.正確對待課程評價,引導和激勵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
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既有統(tǒng)一性,又有相對獨立性,要將過程性和終結性相互協(xié)調,來增加課程評價的可信度。對過程性評價的重視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而終結性評價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有效手段,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又可以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蘇強.發(fā)展性課程觀:課程價值取向的必然選擇[J].教育研究,2011(06):12-13.
[2]陳偉強.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評價應把握的幾個要點[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08):3-4.
[3]周軍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視域中的大學教學理念[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 :9-10.
[4]陳偉強.通用技術課程實施中的若干關鍵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0(11):7-8.
[5]陳仕品,張劍平.適應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學習內容組織策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