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梅 (松滋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湖北 松滋434200)
隨著兒童肥胖患病率的增高,青少年中高血壓的患病率也呈上升區(qū)趨勢[1]。雖然目前關于兒童高血壓前期或高血壓發(fā)病后的長期隨訪研究不多,但是一些基于兒童期至青少年期的長期隨訪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青少年高血壓與成人期早發(fā)的心血管事件相關[2]?;谏鲜鲅芯勘尘?,我們開展了探討血壓和體重指數(shù)與心臟質(zhì)量相關性的研究。
選擇2010年至2013年來自本院兒科門診以及社區(qū)初級保健機構11~17歲青少年348例。其中男184例,女164例,男女比例1.122∶1。高血壓診斷按照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3],肥胖診斷依據(jù)兒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標準[4],有非肥胖與肥胖 (≥95百分位數(shù)),正常血壓 (平均血壓<120/80mmHg)與高血壓 (平均收縮壓≥120mmHg或舒張壓≥80mmHg)的青少年。研究對象分為4組:非肥胖正常血壓組 (N-NBP),非肥胖高血壓組 (N-HBP),肥胖正常血壓組 (O-NBP),肥胖高血壓組 (O-HBP)。排除標準包括繼發(fā)性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狀腺疾病、鐮刀狀細胞性貧血以及使用類固醇藥物。病史提示高血壓2期或者可疑繼發(fā)性高血壓的青年少也予以排除。研究方案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及監(jiān)護人簽署書面同意書。
人體測量由經(jīng)過專業(yè)人員測量身高、體重和腰圍,并計算體重指數(shù) (BMI)。BMI=體重 (kg)/[身高 (m)]2。
血壓的測量:靜息5min以上,用汞式血壓計測量右上臂坐位或臥位血壓,連續(xù)測量3次,每次間隔2min取平均值。
心臟超聲檢查采用二維M模式心臟超聲測量,由經(jīng)過訓練的技術員測量?;颊呷∽髠扰P位平靜呼吸,按常規(guī)從胸骨左緣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測量左心室收縮末期左心房內(nèi)徑 (LA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 (LVEDd),心室間隔舒張末期厚度 (IVS),左心室后壁舒張末期厚度 (LVPW)。根據(jù)Dwereux矯正公式計算:
左心室質(zhì)量 (LVM)={0.8× [1.04× (LVEDd+LVS+LVPW)3-LVEDd3]+0.6}(g)
體表面積 (BSA)=[0.0062 (身高cm)+0.0128 (體質(zhì)量kg)-0.1529](m2)
左心室質(zhì)量指數(shù) (LVMI)=LVM/BSA (g/m2)
左室肥厚的診斷標準參考Khoury等人的研究,將LVMI95百分位數(shù)定義為左室肥厚[5]。
本研究共有348名青少年最終納入本研究,對象一般情況比較見表1,4組受試者年齡、性別比例無明顯差異,同時顯示了各研究組臨床指標及血壓數(shù)據(jù)。O-HBP組SBP Z-分數(shù)和高血壓百分比與NHBP組相比有一定增高,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N-HBP組SBP幾何均數(shù)位于75百分位數(shù)而O-HBP組SBP幾何均數(shù)位于81百分位數(shù)。
表1 各組青少年的一般臨床特征以及血壓、肥胖指數(shù)的比較
高血壓非肥胖患者,正常血壓肥胖患者,LVMI均增高,而肥胖高血壓患者LVMI最高,左室肥厚 (LVH)(LVMI≥75百分位數(shù))肥胖合并高血壓組患者比例最高,非肥胖高血壓患者及肥胖正常高血壓組患者次之,見表2、3。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肥胖與高血壓之間具有相關性,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0)。在將肥胖與高血壓之間的關系影響剔除后,高血壓與肥胖和LVH存在顯著相關性,高血壓提示LVH風險增加3倍,而肥胖則提示LVH風險增加3倍多。
表2 四組患者超聲心動圖各項指標的比較
表3 高血壓肥胖與心臟指數(shù)的關系
通過我們的研究表明,高血壓非肥胖患者和正常血壓肥胖患者,LVMI均增高;而肥胖合并高血壓組患者的LVMI最高,左室肥厚 (LVH)(LVMI≥75百分位數(shù))比例最高,非肥胖高血壓患者及肥胖正常高血壓組患者次之。青少年中高血壓及肥胖與LVMI均存在顯著的獨立相關性,同時合并肥胖及高血壓的青少年LVMI最高。與平均血壓SBP小于75百分位數(shù)的青少年相比,平均SBP位于75百分位數(shù)至90百分位數(shù)之間的青少年LVMI明顯增高,LVH也顯著增加,平均SBP大于90百分位數(shù)的的青少年LVMI最高,LVH增加最顯著。
國外有研究表明兒童和青少年中肥胖的發(fā)病率為16.9%,而超重和肥胖患者的患病率總和高達31.8%[6]。兒童肥胖的程度與血壓關系密切,以往研究認為肥胖兒童合并高血壓的風險為正常兒童的5~7倍[7]。高血壓和肥胖均能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大,表現(xiàn)為左室重量增加、左室壁增厚、左室內(nèi)徑增大。在此次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BMI大于85百分位數(shù)的兒童發(fā)展為高血壓前期或高血壓的可能性會明顯增高,從而導致左室肥厚。根據(jù)國外學者的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兒童肥胖有可能發(fā)展至成人期肥胖并且與死亡相關,但存在一定可逆性[8]。這個研究結果說明了高血壓、肥胖與左室肥厚有明確相關性。
體重超重、肥胖對青少年血壓及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在國內(nèi)外的研究都已得到證實[9],雖然部分肥胖兒童在兒童時期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心血管疾病,但兒童時期的肥胖直接影響到成人期,即成年人的心血管疾病與兒童期肥胖有著密切的關系[10]。因此從兒童時期控制體重至關重要。因此,對于高血壓和肥胖的預防應該從青少年開始,控制兒童肥胖、高血壓對于預防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這項預防措施可以減少我國逐漸加重的心血管疾病負擔。
我們的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次研究沒有包括5~10歲的兒童。兒童血壓的發(fā)展呈現(xiàn)“軌跡”現(xiàn)象,即個人血壓在一定時期內(nèi)持續(xù)在相應的百分位數(shù)不變。納入年齡比較小的兒童進行早期識別及干預的話,預防和干預方案可能會更有效;其次,在心臟各項指標的測量過程中可能有一定的誤差;最后,肥胖是兒童和青少年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但肥胖也與其他因素,如血脂異常、糖代謝異常、胰島素抵抗、炎癥和血管功能受損等心血管危險因素有關[11],而這些因素并沒有納入本次研究,還需要后續(xù)進一步研究證實。
[1] Muntner P,He J,Cutler J A,et al.Trends in blood pressur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JAMA,2004,291 (17):2107~2113.
[2] Bibbins-Domingo K,Pletcher M J,Lin F,et al.Racial differences in incident heart failure among young adults [J].N Engl J Med,2009,360 (12):1179~1190.
[3] Ji C Y,Working Group on Obesity in China.Report on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1)——body mass index reference for screening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e school-age children [J].Biomed Environ Sci,2005,18 (6):390~400.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指南 (2005年修訂版)[J].高血壓雜志,2005,12(增刊):1~53.
[5] Khoury P R,Mitsnefes M,Daniels S R,et al.Age-specific reference intervals for indexed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 children [J].J Am Soc Echocardiogr,2009,22 (6):709~714.
[6] Ogden C L,Carroll M D,Kit B K,et al.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trends in body mass index among U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1999~2010 [J].JAMA,2012,307 (5):483~490.
[7] 穆亞平,趙方,馬洪剛,等 .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癥糖脂代謝異常早期診斷和干預的研究 [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26(8):587~591.
[8] Juonala M,Magnussen C G,Berenson G S,et al.Childhood adiposity,adult adiposity,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J].N Engl J Med,2011,365 (20):1876~1885.
[9] Mehdad S,Hamrani A,El Kari K,et al.Prevalence of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at mass,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among agroup of Moroccan overweight adolescents [J].Obes Res Clin Pract,2013,7 (4):e284~e289.
[10] Dua S,Bhuker M,Sharma P,et al.Body mass index relates to blood pressure among adults [J].N Am J Med Sci,2014,6 (2):89~95.
[11] Bastien M,Poirier P,Lemieux I,et al.Overview of epidemiology and contribution of obesity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Prog Cardiovasc Dis,2014,56 (4):36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