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漁的士商身份與《閑情偶寄》

      2015-12-02 02:54:28
      文教資料 2015年21期
      關鍵詞:閑情偶寄閑情遺民

      顧 勤

      (無錫機電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28)

      李漁(1610-1680?),浙江金華蘭溪人,明末秀才,入清后無意仕進,從事著述和指導戲劇演出,后居于南京,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一生創(chuàng)作不輟,詩、文、戲劇、小說文字甚豐,但唯獨《閑情偶寄》是他畢生最得意之作。該書成于1671年,書中以相當大的篇幅論述了戲曲、歌舞、服飾、修容、園林、建筑、花卉、器玩、頤養(yǎng)、飲食等藝術和生活中的美學現(xiàn)象和美學規(guī)律,雖名為“閑”書,實則蘊含著非常豐厚的藝術與美學思想,是李漁一生才華的表現(xiàn)。

      該書問世后一直受到好評。但是,人們在肯定其文學成就的同時,從不忘記批判李漁的為人。時人袁于令評李漁為人時毫不掩飾對其厭惡之情,曰“李漁性齷齪,善逢迎,游縉紳間,喜作詞曲小說,極淫褻?!湫猩醴x,真士林所不齒也。予曾一遇,后遂避之?!鄙踔留斞敢膊豢春美顫O,說他既有“幫閑之志”,又有“幫閑之才”,是一個“真正的幫閑”。

      筆者認為,在李漁的藝術成就與為人性格巨大的反差之中,隱含著一種現(xiàn)世社會要求與個人命運選擇之間的矛盾,存在著以一己之力對抗強大的社會現(xiàn)實時面對的壓力和不解,這是造成李漁被誤解誤讀的重要原因。

      李漁出生于富裕的商人家庭,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本人天資聰慧,刻苦好學,早期的人生目標主要是通過科舉以博取功名。但是,1644甲申之變的戰(zhàn)火,摧毀了李漁的科場夢,斷絕了他的仕途理想。明清易代是我國歷史上繼宋元之后又一次為外族入侵,產(chǎn)生大量遺民的時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遭受異族文化沖擊后保持本民族文化成為知識分子共同的責任與承擔的時代。李漁既是這一時期的遺民,又是一個知識分子,他的身份歸屬決定了他必須遵守的、為所有遺民文人所共同約定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即選擇做一個舊朝遺民。順應這樣的時代要求,在鼎革之初,李漁輾轉從金華到蘭溪避亂,安心做了一陣子遺民。

      但是,生計問題是困擾易代士人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傳統(tǒng)文人生存空間本就有限,無非作宦、力田、處館、入幕,易代之際更窄狹。1652年,李漁移居杭州,開始“賣賦以糊其口”的生涯。賣文糊口是其時文人謀生手段之一,本就為文人所不齒,可是他不僅以此謀生,更是把賣文作為謀財?shù)氖侄?。自此,李漁就逐漸從士人隊伍中脫離出來,憑借出色的經(jīng)商頭腦和手段,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化商人。

      如何解讀李漁的這一人生選擇,我們可以從趙園著《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一書中找到答案。該書在大量史料研究基礎上對明清易代之際的文人進行了研究,其中第六章論“遺民生存方式”中提出“士處易代之世生存的艱窘,也由士論之苛造成”,“遺民處斯時斯世,非但不可出仕應征召,不可酬應干謁,且不宜為僧,不便講學,不應為子弟謀科名……”,“遺民生存空間之狹,更是由通行于遺民社會的道德律令造成的”,“極端行為畢竟是對明亡這一事實的過激反應,本非常態(tài),也難以持久。其時也不乏處遺民而‘慕平易’者;遺民傳狀中,‘不為崖岸嶄絕之行’一類字樣,往往可見”。用此解釋李漁決定“賣文以糊其口”,最后棄儒從商在當時并非個案也是成立的。加之,明晚期江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社會享樂之風的盛行,都在客觀條件上為李漁的職業(yè)轉向提供了機會和舞臺。

      盡管如此,傳統(tǒng)價值觀念與易代之際的道德律令仍然作為當時社會的強大習慣勢力擠壓著李漁,在維護傳統(tǒng)道德面前,生計問題顯得無足輕重,但是李漁恰恰背其道行之。他賣文糊口受到世人種種詬病,甚至到“不齒”之地,與他自身的行為有著重要聯(lián)系:

      一是,作為一個實際主義者,一個重利的商人,李漁挑戰(zhàn)了儒家思想中的義利觀。李漁不僅善于迎合市場需求,將自己擅長的戲劇創(chuàng)作與表演轉化為營利的手段,從研究觀眾心理出發(fā),不斷創(chuàng)新劇目,而且大大弱化了傳統(tǒng)觀念中藝術的教育功能,強化了它的商品特征和娛樂功能。這種超越時代的商業(yè)行為在同期文人眼里簡直是離經(jīng)叛道,具有顛覆性。

      二是,李漁善于攀附權貴,利用人際關系為自己謀利。李漁靠著家班受到達官顯貴的青睞達到“打秋風”的目的,有時甚至是伸手乞討。例如,他曾直言不諱地向劉夢錫乞討:“知老父臺厚待故人,不必定為不費之惠,倘蒙念其凄涼,而復憫其勞頓,則綈袍之賜,不妨遣盛使頒來?!崩顫O的女婿沈因伯曾說:“婦翁一生,言人所不能言,言人所不敢言,當世既知之矣。至其言人所不肯言與不屑言,則尚未知之也。如‘朋友雖親終讓嫡,我非杖頭人亦費’、‘最愁聽處是無錢,若還我有君先有’等句,皆人所不肯言者。”在傳統(tǒng)文人眼中,李漁的這種斯文掃地、自甘墮落、乞食嗟來之食的種種行為是不可容忍的。

      三是,李漁身為遺民卻違背遺民的交友原則,他寓居南京期間,與周亮工等降臣往來較多,甚至與有名的貳臣龔鼎孽往來更深。龔在政治上毫無立場,乾隆四十一年編制《貳臣傳》曾曰:“龔鼎孽曾降闖賊,受其偽職,旋更投順本朝,并為清流所不齒,而其再仕以后,惟務觍顏持祿,毫無事跡足稱?!崩顫O與龔趣味相投,時時得到龔的資助。龔去世后,李漁作《大宗伯龔芝麓先生挽歌》。當然,李漁與周、龔等人的交往不乏真友情,但是在那個敏感的時代里,時人對李漁的交友原則仍多持道德層面的批判,從而在人格上否定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李漁在經(jīng)營文化產(chǎn)業(yè)過程中,付出的是道德人格的代價,收獲的是經(jīng)濟利益和現(xiàn)世的享樂。他對士人的道德理想主義毫無留戀,反而毫不矯情地將商人本色發(fā)揮到了極致,逐利、獲利、享樂成為他人生最大的追求,享受現(xiàn)世快樂。

      但同時,李漁畢竟是一個有才華、有深情的文人,生活與藝術上的享受并非僅僅是滿足于感官上的體驗,他將畢生的感悟與藝術智慧凝結成《閑情偶寄》一書。

      關于該書的寫作動機,李漁在《與龔芝麓大宗伯》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廟堂智慮,百無一能。泉石經(jīng)綸,則綽有余裕。惜乎不得自展,而人又不能用之。他年赍志以沒,俾造物虛生此人,亦古今一大恨事。故不得已而著為《閑情偶寄》一書,托之空言,稍舒蓄積?!崩顫O的大部分人生脫離了“士人”的軌道,連一個遺民都未曾堅持到終點,固然不能有更宏大的構想和回憶,因此,總結人生經(jīng)驗,無非只得記錄一些“閑情”罷了,諸如無聊之事、無用之才、幫閑之能;但是作者雖言“閑情”,實則仍是想通過“立言”以存名,故謂“寄”也。

      既有所待,必有所為,被寄予重望的《閑情偶寄》動用了李漁大半生的生活積累和學識庫存,李漁在卷首《凡例》中說:“不佞半世操觚,不攘他人一字??帐枳岳⒄哂兄Q妄貽譏者有之。至于剿窠襲臼,嚼前人唾余,而謬謂舌花新發(fā)者,則不特自信其無,而海內名賢,亦盡知其不屑有也。”他在寫作中力戒陳言、追求創(chuàng)新。

      李漁無疑是成功的,《閑情偶寄》自問世之后,受到歷代讀者的欣賞和喜愛。無論評論者從哪些角度解讀該書,都離不開以下兩個成功的因素:

      其一,該書超越了一般文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給人們帶去了全新的閱讀體驗和享受?!堕e情偶寄》雖是文人創(chuàng)作,但是它完全擺脫了書卷氣和書齋氣,充滿濃重的市井氣息。書中所聊“閑情”皆是日常生活中的俗事俗物俗人俗語和生活體驗,但李漁卻能別出心裁,言人所不能言,發(fā)人所不能發(fā),讓讀者耳目一新,回味無窮。余澹心為該書作序,曰:“汶者讀之曠,塞者讀之通,悲者讀之愉,拙者讀之巧,愁者讀之忭且舞,病者讀之霍然興。”這種雅俗共賞的閱讀效果得益于李漁士商身份的雙重性,得益于他既有文人之雅的能力又有商人之俗的活力,從而賦予了《閑情偶寄》獨特的生命力。

      其二,該書具有超越時代的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理念。明清時期的江南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社會文明程度較高,盛行享樂主義的社會風氣。順應這樣的時尚潮流,李漁將這種享樂主義發(fā)揮到極致,《閑情偶寄》就是這樣一本應運而生的生活指導用書。該書內容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但又進行了獨到的藝術化、人性化處理,高度滿足了享樂主義的要求。與同時期文人追求享樂不同,李漁的享樂主義是建立在有限的物質條件基礎之上的享樂,更確切地說他的享樂更多的是將普通日常生活的藝術化而已,并非奢靡與脫離現(xiàn)實的窮奢極欲,這才體現(xiàn)了李漁最可貴的生存智慧和極高的藝術修養(yǎng),時時處處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生活理念。同時,李漁的文字風格也得益于“性靈”小品的滋養(yǎng),處處將“情”放在第一位,著力于抒發(fā)人情、書寫人性,是當時“心學”影響下人性覺悟的體現(xiàn)。

      綜上所述,正是李漁兼具士人與商人的雙重身份才使得他能在雅與俗之間游刃有余,才能用文人的藝術修養(yǎng)將日常生活高度藝術化、精致化,摸索出眾多美學規(guī)律,探索出一條藝術大眾化的道路。

      [1]李漁撰,杜書瀛校注.閑情偶寄·窺詞管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李漁撰,杜書瀛評注.閑情偶寄[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俞為民.李漁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4]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陳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閑情偶寄閑情遺民
      《閑情偶寄》的植物美學研究
      夏日閑情
      金秋(2020年18期)2020-03-09 07:05:20
      閑情
      詩潮(2017年12期)2018-01-08 07:25:20
      莫高窟第61窟甬道為元代西夏遺民營建說
      西夏學(2017年2期)2017-10-24 05:34:22
      高句麗滅亡后遺民的叛亂及唐與新羅關系
      蒙元時期金遺民研究——以金遺民的地域特性為中心
      《閑情偶寄》中的中國女性之美
      論《閑情偶寄》中水田衣對個性化服裝設計的影響
      影視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者·觀眾
      戲劇之家(2016年17期)2016-10-17 11:03:14
      李漁閑適自然的審美情懷
      邛崃市| 来凤县| 绥化市| 东阳市| 美姑县| 富蕴县| 娱乐| 赤峰市| 普兰店市| 武清区| 礼泉县| 韶关市| 乐清市| 中阳县| 墨竹工卡县| 广宗县| 遂平县| 哈密市| 大足县| 马尔康县| 含山县| 鹿泉市| 罗江县| 博湖县| 红桥区| 霍州市| 绥芬河市| 黎川县| 牡丹江市| 达州市| 静乐县| 蒙城县| 老河口市| 柯坪县| 阳西县| 土默特右旗| 庄河市| 巴林右旗| 英山县| 新绛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