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鵬,王永清,張永軍,呂春雷,鄭文哲
創(chuàng)傷性失血性休克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THS)是院前急救中常見的急危重癥,為探討THS發(fā)生過程中有效循環(huán)血量變化與組織細胞供氧相關性,筆者以快速失血建立收縮壓下降曲線方式形成THS模型,以反映組織血液灌注及休克嚴重程度敏感指標的血乳酸(lactate,LA)為動態(tài)檢測指標[1-3],探討組織血流灌注及組織供氧與 THS 發(fā)展過程相關性。
1.1 實驗動物選擇 選擇 0.3~0.4 k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n=19),無特定病原體動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PF),購于山東省魯抗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 (實驗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SCXK (魯)2013-0001)。十萬級亞屏障環(huán)境中恒溫、恒濕條件下適應性飼養(yǎng)4 d以上。實驗前禁食12 h,自由飲水。
1.2 實驗方法
1.2.1 動物實驗及模型 大鼠稱重及10%水合氯醛麻醉穩(wěn)定后固定在解剖臺上,消毒后仔細解剖出其股動脈,分離完畢后對血管進行PE套管插管,并與生理記錄儀(美國Biopac公司)相連,連接完畢打開三通監(jiān)測大鼠收縮壓、心率等變化。選擇以上消毒方式,解剖出大鼠頸動脈,經(jīng)頸動脈插入PE套管并與消毒的定量收集管相連,放血及留取檢測血標本。實驗前插管進行肝素化抗凝。
實驗操作前穩(wěn)定大鼠30 min,檢測及記錄相關生理功能指標基礎值(T1)。選擇頸動脈放血管路放血,大鼠收縮壓隨其放血量增加而快速下降,形成收縮壓下降曲線,達到相應位置可封閉放血管路,維持并觀察THS情況。選擇帶刻度EP收集管,標明 A、B、C、D、E, 分別收集收縮壓降至基礎值 3/4(T2)和由 3/4 至 1/2(T3)、1/2 至 2/5(T4)、2/5 至 1/5(T5)、1/5 至 10 mmHg(1 mmHg=0.133 kPa)(T6)共5個時間點的放出血液,留取檢測血樣并常規(guī)分離后,-80℃超低溫冰箱保存待檢。
1.2.2 血乳酸含量水平檢測 選擇722型光柵分光光度計 (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波長550 nm)及5415R臺式冷凍小型離心機、5810R臺式冷凍高速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等儀器設備。大鼠LA檢測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使用NBT檢測法。嚴格按試劑盒操作說明書要求進行標準品處理和實驗操作,530 nm波長測各孔吸光度A。 檢測范圍為 0.05~0.35 mmol/L。
1.3 檢測數(shù)據(jù)分組 19只實驗大鼠在T2~T65個位置,分別使用A、B、C、D、E管分別留取血樣,LA含量數(shù)據(jù)均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按 A~E 分組。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擇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Shapiro-Wilk檢驗、F檢驗等進行相關分析,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大鼠體質(zhì)量為(0.366±0.032) kg,收縮壓基礎值 T1 為(100.278±6.746) mmHg,A~E 各組 LA 含量水平見表1。
2.2 對各組進行Shapiro-Wilk檢驗 見表2。各組LA 含量水平均服從正態(tài)分布 (P>0.05); 應用Levene檢驗各組數(shù)據(jù)的方差齊性,結果表明各組數(shù)據(jù)方差齊性(P>0.05)。
表1 各組 LA 含量水平(x±s,ng/ml)
表2 Shapiro-Wilk檢驗結果
2.3 實驗數(shù)據(jù)資料 為重復測量資料,時間因素為檢驗的唯一影響因素,故對數(shù)據(jù)進行球型檢驗,檢驗結果為 W=0.152,P<0.001,拒絕球形假設。引用單變量檢驗方法需ε校正系數(shù)對自由度進行校正(選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系數(shù)),F(xiàn)檢驗結果為F=12.491,P<0.001,重復因素(時間)在 5 個狀態(tài)間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見表3。
表3 球型檢驗結果
2.4 采用LSD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多重比較 結果見表4,表明時間組A分別與時間組D、E間LA含量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時間組 B 分別與 D、E 間的LA 含量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時間組 C 分別與 D、E 間的 LA 含量存在顯著性差異 (P<0.05),其余各時間組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4 不同時間狀態(tài)下LSD多重比較結果
綜上所述,在α=0.05的置信水平下,組A與D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與E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組B與D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與E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組C與D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與E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余組間均無顯著性差異。表明T2~T5及T2~T6、T3~T5及 T3~T6、T4~T5及 T4~T6時間段組內(nèi) LA 含量顯著性升高,而 T2~T3、T3~T4、T5~T6時間段組內(nèi)LA含量無顯著性變化。
選擇大鼠頸動脈插入PE套管手段致動脈損傷,使用大量放血致快速失血引起休克方式建立THS模型,造模及實驗方式簡單、可靠、易行,易于觀察。
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主要病理生理改變是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急劇減少,導致組織低灌注、無氧代謝增加、再灌注損傷等,組織氧供及氧需之間失衡,伴有靜脈血氧含量下降和代謝性酸中毒[3,4]。LA是機體無氧代謝的產(chǎn)物,產(chǎn)生于骨骼、肌肉、腦、紅細胞中,經(jīng)肝代謝及由腎分泌排出,其水平高低可直接反映組織氧合狀況及休克嚴重程度。危重病患者組織細胞功能障礙,導致血液灌注不良和組織缺血缺氧,無氧酵解增加致LA水平升高,LA水平及早期清除率與創(chuàng)傷患者嚴重程度及預后關系密切,可作為獨立因素預測伴有休克等疾病的嚴重程度及轉歸,對于 THS 及預后評價具有重要意義[5-7]。
本實驗表明:T2~T5及 T2~T6、T3~T5及 T3~T6、T4~T5及 T4~T6時間段組內(nèi) LA含量顯著性升高 (P<0.05),而 T2~T3、T3~T4、T5~T6時間段組內(nèi) LA 含量無顯著性變化(P>0.05),提示收縮壓降至基礎值 3/4時LA含量為基礎值,分別與降至1/2及2/5間LA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可能與短時間迅速失血相關;降至 2/5時 LA含量分別與降至 1/5、10 mmHg間LA比較則顯著性升高,提示因大量失血持續(xù)存在致血液灌流過低,組織細胞得不到充分氧供,造成LA轉化生成丙酮酸過程受阻等,過量LA從組織釋放到血液中,形成LA含量水平顯著性升高并維持。THS發(fā)展過程中,收縮壓降至基礎值2/5前應盡快手術止血及充分輸血輸液復蘇治療,以恢復血容量及改善低灌注狀態(tài),提高LA早期清除率。
LA含量檢測及在臨床醫(yī)學中應用是當前重要研究課題,體現(xiàn)于休克注重組織灌注及氧代謝指標監(jiān)測,提高LA早期清除率的治療方式,以及24 h內(nèi)使LA、堿缺失等反映組織灌注指標恢復正常的復蘇目標[5-9]。 本文以收縮壓曲線結合常規(guī)經(jīng)典ELISA方法,進行THS發(fā)展過程中LA含量動態(tài)監(jiān)測,體現(xiàn)組織灌注及氧代謝狀況,其水平可作為體現(xiàn)THS發(fā)展過程中LA產(chǎn)生與清除及酸堿代謝平衡調(diào)節(jié)的重要指標,為指導液體復蘇治療及判斷預后提供了實驗依據(jù)[10-12]。
[1]李維礁,陳媛,朱瑋亞,等.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及分組治療的血壓、微循環(huán)同步觀測[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1(5):20-23.
[2]劉衛(wèi)華,黃群英,龐振瑤.高血壓患者腎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與冠狀動脈病變相關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39(12):1611-1613.
[3]黃朝宗,鄭思光,盧 敏.血乳酸測定在休克患者預后評估中的作用[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7,9(1):47.
[4]吳健鋒,管向東,陳 娟,等.早期乳酸清除率評估與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預后的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2010,4(4):332-335.
[5]童風琴,姜海峰,管世江.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測定的臨床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12):86.
[6]葉 方,潘衛(wèi)東,楊志軍,等.血乳酸測定應用于預測創(chuàng)傷嚴重程度及預后[J].安徽醫(yī)學,2010,31(9):1042-1043.
[7]崔恒熙,曹 葦.低壓復蘇治療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作用[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17(2):152-154.
[8]蔡建強,陳 凜.出血性休克的液體治療[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6):463-465.
[9]劉紅梅,孫海晨.創(chuàng)傷性休克復蘇的研究進展[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1,13(1):78-81.
[10]于天瑜.102例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3,34(21):42-52.
[11]侯 丹,譚 雯.創(chuàng)傷性肝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不同早期液體復蘇方法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1):4819-4820.
[12]程衛(wèi)東,孫明寅.限制性液體復蘇在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學,2013,17(4):66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