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明山
近年來,建湖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農業(yè)現(xiàn)代化工程,全力控減直播稻,推進水稻生產社會化服務,努力擴大機插秧覆蓋面,力求突破水稻機插秧瓶頸,基本實現(xiàn)水稻種植機械化,全力促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持續(xù)快速發(fā)展。2013年以來,該縣積極實施省農機三新工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推廣項目,其間項目組對本地主要幾種稻作方式的生產成本、產量和效益進行了分析和比較。
2013年,項目組在10個鎮(zhèn)區(qū)選取不同產量水平(高、中、低)的直播稻、機插秧、拋秧等田塊,與農戶銜接好適期收獲時間,現(xiàn)場做好實收產量記載,對全縣不同稻作生產方式及產量進行調研。數據搜集主要對象是正清、永益、藍田、梓航四個國家級農機合作社和6個種糧大戶。
耕整地環(huán)節(jié)(包括秸稈粉碎還田和秸稈埋茬還田)作業(yè)成本相同。機插秧增加了耙田作業(yè),采用起漿埋茬效果較好的水田驅動耙作業(yè)增加成本375元/hm2。育秧、播種、插秧環(huán)節(jié)中,機插秧商品化育供秧作業(yè)成本1770元/hm2、機插秧作業(yè)成本1350元/hm2,兩項合計3120元/hm2;直播稻用種量成倍增加,播種、覆蓋和理墑主要靠人工,而且以不需支付費用的自用工為主。此環(huán)節(jié)機插秧比直播稻多出成本1725元/hm2。田間管理環(huán)節(jié),直播稻兩次化除用藥成本增加750元/hm2,人工拔除雜草和自生稻用工成本增加2025元/hm2,其它成本多支出813元/hm2。此環(huán)節(jié)直播稻比機插秧成本增加3588元/hm2。機插秧總成本比直播稻總成本節(jié)省支出1488元/hm2(詳見表 1)。
表1 機插秧和直播稻各生產環(huán)節(jié)成本統(tǒng)計
農戶對自己的勞動一般是不計入成本的。如果剔除自用工成本,機插秧比直播稻總成本增加1444.5元/hm2。采用機插秧需要直接支付的育秧和插秧費用比直播稻多2355元/hm2,會被農民視為增加經濟負擔(詳見表 2)。
表2 機插秧和直播稻剔除自用工生產成本比較
農民習慣把購買種、藥、肥和水等生產資料看成是必要投入,而對于能夠用自己的體力勞動解決的,一般是舍不得花錢去購買服務的。直播稻在播種出苗前后和田間管理環(huán)節(jié)的化除用工比較突出,特別是三伏天期間,每年都有農民在清除雜草時因中暑而危及生命。有的地方為了清除大面積雜草,不得不采取將出苗后的直播稻田全部耕耙一遍、重頭再播一次的辦法。據統(tǒng)計,農戶應用直播稻要多支出近3000元/hm2(詳見表 3)。
表3 機插秧和直播稻自用工生產成本比較
項目組分別對手插秧、機插秧、直播稻和人工拋秧四種稻作方式進行產量結構比較(見表 4):手栽秧和機插秧產量基本接近,直播稻產量最低。
從凈收益來比較:當年水稻銷售均價為2.85元/kg,機插和手插秧收益較高,均達到18000元/hm2以上,直播稻最低,為13210.5元/hm2(詳見表 5)。
從成本看,直播稻投入最多,機插秧投入最少,手栽和拋栽成本較為接近。從用工方面看,直播稻在人工播種、理墑、拔草、清除雜草稻方面用工成本增加,機插秧用工最少;從物化成本來看,直播稻用種、化除用藥和人工成本較高,機插秧在耕整地和機插環(huán)節(jié)成本增加較多,但如果考慮秸稈還田機插秧財政補助825元/hm2的因素,機插秧和手插秧接近,直播稻和拋秧接近。從推廣應用來看,直播稻和機插秧平分秋色,甚至有超越的勢頭。究其原因:一方面,直播稻生產粗放易操作,盡管生產用工較多,但用工成本幾乎不用農戶掏錢支付,符合農戶惜工惜本的思想;另一方面,機插秧技術要求高,但技術到位率不高,育秧和栽插作業(yè)質量不達標,造成基本苗插不足或插得過深,農戶補秧用工增加,影響了農戶應用機插秧的積極性。近四年來,雖然建湖縣財政每年拿出上千萬元的資金,按照450~600元/hm2的補助標準推廣機插秧,起到了一定的導向作用,但機插秧仍然沒能完全占領市場。
隨著農業(yè)現(xiàn)代化和農村城鎮(zhèn)化建設的加快,土地規(guī)?;洜I步伐也將加快,直播稻和手插秧生產規(guī)模必然呈下降的趨勢,機插秧必將成為水稻規(guī)?;a的主要生產方式。
表4 不同稻作方式產量比較
表5 不同稻作方式經濟效益比較
積極推進農機農藝的融合、不斷完善適合本地區(qū)的技術路線、提高機插秧作業(yè)質量標準、加強機插秧操作規(guī)程的培訓是當前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推廣應用的關鍵。建議以機插秧為基礎,循序漸進,積極推進機植保、機烘干、精米加工等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確保技術到位、操作到位、質量到位,以市場為主導,以項目為引領,以高產、高質和高效為目標,不斷鞏固和提升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fā)展水平。
積極發(fā)揮農民(農機)合作社的載體作用,引導農民、種糧大戶和農機大戶加入到合作社中來,科學布點擴面,不斷擴大合作社的發(fā)展規(guī)模,幫助農機合作社開展統(tǒng)一生產布局、統(tǒng)一購買生產資料、全程機械化作業(yè),統(tǒng)一銷售農產品等全程社會化服務活動,有利于迅速提高水稻全程機械化和規(guī)?;陌l(fā)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