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古力·扎依爾
(新疆庫車縣第六中學,新疆 庫車 842000)
強化朗讀技巧,提高朗讀效率
——初中漢語文朗讀教學談
阿曼古力·扎依爾
(新疆庫車縣第六中學,新疆 庫車 842000)
古人有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曹文軒先生也說:“朗讀是體會民族語言之優(yōu)美的重要途徑?!庇纱丝芍?,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且還發(fā)揮著不可低估之作用。朗讀則是用清晰洪亮的聲音,結合多種語言手段傳情達意。學生通過朗讀能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增強自己的藝術鑒賞力,通過朗讀也能陶冶他們的情操,樹立自信,開發(fā)潛力,增強學習記憶。
初中語文:朗讀教學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睆倪@句話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朗讀的重要性。初中漢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開展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朗讀,有效指導他們,讓他們在朗讀中開發(fā)潛力,提高朗讀效率。本文將圍繞朗讀教學展開,以下幾點是筆者的教學見解:
初中語文教材中選取的文章大多是經(jīng)典之作,這些作品也能從各方面表現(xiàn)出人類的創(chuàng)造精神與審美過程,通過“語言的中介”將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廣闊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從中收獲生活的樂趣,陶冶情操。語文教師要結合文學的審美特性,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把文學作品中具體生動的形象滲入到學生的心里,讓他們在一種沁人肺腑的情感陶冶下逐漸感受受到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例如,在學習《春》這篇文章時,先讓學生粗讀課文,理清文章總——分——總的寫作結構,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春天的五個畫面: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在朗讀前四幅圖的時候可以用輕柔、舒緩的語氣,這樣利于學生讀出對春的喜愛之情;在朗讀第五幅圖的時候,需要加重語氣,將春給人以希望和力量的氣魄讀出來。通過這樣的朗讀能感覺到江南春天的溫柔,同時還能感受到一種催人奮發(fā)向上的力量。在反復誦讀中欣賞、品味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學生既能記住文章中的一些美妙詞句,又能體會并且理解文章中所蘊含著的感情。
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有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方言對朗讀帶來的影響。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練習標準普通話,要時刻糾正一些學生的不良發(fā)音,要求他們在朗讀中達到吐字清晰、朗讀流暢。在教師的嚴格要求下,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朗讀水平必定會有質的飛躍。
例如,在朗讀《紫藤蘿瀑布》這篇文章時,在課堂上指導學生朗讀時一定要把握好生字詞,要掌握清楚每一個字詞的發(fā)音、讀音,在保證學生正確讀音的情況下,還要富有感情地去朗讀課文。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表達的是對生命的敬畏與思考。所以,學生在朗讀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速度與語調,一定不能使用歡快激昂的語調來朗讀這篇文章,掌握好文章的基調,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朗讀效果,而且還利于品味到作者所要傳達出來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與口語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學文言文知識時,一定要重視朗讀與背誦的訓練。特別是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生正處于學習文言文的起始階段,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讓他們學會斷句、掌握背誦的技巧,為以后學文言文奠定好基礎。例如,在教學《童趣》與《論語十則》等文言文時,結合文章的不同要求,指導學生朗讀時安排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要讀準字音與句讀——讀出輕重與語氣——要將文言文的味道朗讀出來——最后是分角色讀出人物的情感與態(tài)度——研究性閱讀。并且還要在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反復朗讀,在讀中品味,在讀中理解、質疑、探究、升華。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努力發(fā)揮自己應盡的作用,及時指導,或者及時評點、示范、領讀等。在檢查學生背誦這一環(huán)節(jié)時,為每個學生建立背誦卡,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找教師“過關”。待學期結束后,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學生需要到老師處單獨背誦完,而且還要達到規(guī)定的分數(shù)。另外,在課堂上采取“激將法”,比比哪位學生的記憶力最好,背誦的速度又快又準確,對表現(xiàn)好的,教師要及時表揚并給予高分。有些學生為了能拿到高分,提前預習課文并且開始背誦。待教師剛講完課文,他們卻能滾瓜爛熟地將整篇文章背誦下來。這時候,全班同學常常會報以熱烈的掌聲。語文教師再借此啟發(fā)、激勵其他的學生。
此外,詩歌教學更需花較多的時間,通過范讀、學生反復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去領會詩歌巧妙的藝術構思,去感受強烈的感情色彩以及優(yōu)美的意境等,從本質上理解詩歌的內在思想涵義。
朗讀教學不要局限在課堂內,要將朗讀的范圍延伸到課外,因為良好的課外朗讀習慣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揮著積極作用。比如,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內涵豐富、又深受他們歡迎的書籍。比如《繁星·春水》、《簡·愛》、《一千零一夜》以及《魯濱孫漂流記》等,加強朗讀技巧的指導,而且還要加強對語句停頓、聲調強弱等方面進行指導,促使學生慢慢掌握朗讀技巧,在朗讀中達到聲情并茂,將語言文字的魅力挖掘出來,慢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另外,教師也要注意課堂點評的重要性,要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朗讀效果及時做出評價。在評價時,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不斷豐富點評的方式,比如根據(jù)學生的朗讀表現(xiàn)親自進行點評,或者采用小組點評以及學生互評的方式等,對那些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鼓勵學生大聲朗讀,在實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朗讀方法。通過科學化的評價,提高學生的朗讀信心,將學生的課外朗讀潛能挖掘出來,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朗讀水平。
通過朗讀,學生既能“品味”“體驗”文章的中心含義、色彩,又能受到美的熏陶感染,而且還能鍛煉他們用語音描繪事物、表情達意的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使用好朗讀這一教學手段,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墊的同時,還能讓學生的學習更輕松愉快,為深入探究知識營造良好的課堂藝術氛圍。
[1]徐永梅.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2(04).
[2]高秀民.談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缺失及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5:174+188.
[3]王彥、王枬. 教育敘事:從文學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 第4期.
[4]鄭紅艷.語文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2012(5):119
G633.3
A
1671-864X(2015)12-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