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哲敏(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北京 100732)
?
語義網環(huán)境下書目信息資源的組織
——實踐方法與發(fā)展方向探討
●郭哲敏(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北京100732)
[關鍵詞]語義網;關聯數據;資源描述框架;資源描述與檢索
[摘要]在“語義”為互聯網發(fā)展主要特征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的書目數據資源的組織面臨著挑戰(zhàn),也迎來了機遇。圖書館憑借其豐富的書目數據資源,通過URI,RDF等互聯網發(fā)展技術將其數據結構化并借助于資源描述標準RDA將其融入到互聯網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里去,是實現書目數據大發(fā)展、大融合,促進圖書產業(yè)鏈發(fā)展,提高數據使用效率與準確性的良好途徑。文章從實踐角度探討了語義網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書目數據資源組織的方法與途徑,并對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做出展望和分析。
迄今為止,互聯網走過了三個具有鮮明特征的發(fā)展階段。Web 1.0時代的特點是“單向交流”,主要指從網絡到人的單向信息傳輸;Web 2.0時代強調“互動交流”,其顯著特點在于交流和用戶參與,是以網絡為溝通媒介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Web 3.0時代則聚焦于“語義”,主要是指從人到網絡再到人的交流過程,通過人工智能、關聯數據和語義網絡的構建等技術實現。
萬維網的發(fā)明者Tim Burners Lee認為web 3.0時代所有資源被賦予唯一標識,并在資源之間建立起機器可處理的各類語義聯系。他指出,元數據是語義描述的基礎,因而也是語義網的語義基礎。[1]
語義網的主要特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語義網環(huán)境下機器可以理解數據并能夠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2)語義網是基于實體關系和結構化數據的網絡;(3)語義網是鏈接數據的網絡。語義網發(fā)展之前的互聯網,可以說是鏈接文件的網絡,在檢索關鍵詞時會產生一堆的HTML文檔,跟蹤其鏈接則會轉到其它的HTML文檔上。語義網環(huán)境下書目信息資源的的檢索,我們能夠得到與一個主題相關的所有信息,甚至包括檢索內容中沒有涉及到的關鍵詞。比如,搜索“Bill Clinton”,能夠找到克林頓的妻子、女兒、學校、朋友的信息,還包括他的演講稿和作品等。這些關于克林頓的信息,并不是預編好的HTML網頁,而是不同來源基于實體關系的數據整合。這種信息檢索是在語義網環(huán)境下的結構化和關聯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的。
語義網的核心標準和技術主要有:統(tǒng)一資源標識符(UniformResourceIdentifier,URI)、資源描述框架(ResourceDescriptionFramework,RDF)、主題本體(subject ontology)和詞匯表(vocabularies)。除此之外,網絡本體語言(web ontology language,OWL)、SparSQL協(xié)議(Simple Protocol and RDF Query Language,SPARSQL)和簡單知識組織系統(tǒng)(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KOS)也是語義網重要的標準和技術。
統(tǒng)一資源標識符(URI)是對文檔、圖片、視頻、文摘對象或人名等進行引用時所定義的唯一標識。例如:“http://id.loc.gov/authorities/subjects/sh2001000147. html”,這是美國國會圖書館對于2011年911恐怖事件的主題標目的URI。資源描述框架(RDF)是網絡上數據交換的標準模型。[2]它采用“資源-屬性-屬性值”的“主謂賓”結構(或稱三元組),提供一種框架容器,并通過XML定義了一套形式化的方法,是機器語義理解的結構基礎簡單知識組織系統(tǒng)(SKOS)是語義網框架下一種簡單知識組織描述語言,用于描述分類法、敘詞表、主題標題表、術語表、名稱規(guī)范檔等各類結構化受控詞表的結構和概念。[3]主題本體和詞匯表都是語義網環(huán)境下的詞匯描述的規(guī)范。SparSQL協(xié)議是用于RDF上的查詢語言。
在語義網環(huán)境下,URI提供了對資源的唯一的識別定位,但不能展現資源實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圖書館數據與散布在網絡上的相關數據的鏈接,有助于改善傳統(tǒng)圖書館編目與目錄的資源發(fā)現功能。與語義網的構建方式類似,RDA也是基于實體關系。因而,也可以說RDA是圖書館書目數據資源通向語義網的第一步。RDA是在IFLA提出的FRBR(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al Records)和FRAD(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authority data)兩個概念模型基礎上提出來的。[4]FRBR和FRAD均是組織書目數據的概念模型。FRBR主要是描述作品、表達、載體表現和單件的概念模型。FRAD在此基礎上又做了延伸,涵蓋包括個人、家族、團體、作品;內容表達、載體表現、單件;概念、物體、事件、地點等的概念模型。[5]
RDA通過實體關系的描述和揭示,將與書目信息相關的不同表達層次的一系列知識信息串聯起來,組成語義網絡。比如:威廉·莎士比亞是《仲夏夜之夢》的作者,希修斯(Theseus)是此劇中的一個人物角色,而喜波利達(Hippolyta)則是同劇中的另一個人物角色。語義網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上述這四者:莎士比亞-作品《仲夏夜之夢》-希修斯-喜波利達之間的關系。在語義網環(huán)境下,檢索任意詞都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其他與此有相關關系的詞條。
基于FRBR概念模型的框架下,所有資料形式將會被關聯起來以供辨識,包括單件層級資料(如資料出處)、載體表現層級資料(如題名、出版信息)、內容表達層級資料(如內容形式,作品內容的語種)、作品層級資料(如作者、主題標目)。
圖1 RDA描述信息的關聯[6]
國際編目專家芭芭拉·B·蒂利特(Barbara B. Tillett)認為,未來的書目管理系統(tǒng),書目數據資源通過注冊詞表和描述資料集得以反復使用,亦即一次建置,所有人共享和維護。文獻數據結構可能以RDF三元組(triples)形式呈現,有些包含URI或其他全球資源標識符號,并以樣式表(style sheets)呈現。編目員不需要為作品、表現形式、載體呈現、單件分建四條記錄,只要清楚著錄資料所屬層級及其之間關系,系統(tǒng)便會將這些資料加以處理并完美呈現在使用者面前,從而在實現書目相關的文獻目錄服務與回應參考咨詢的問題上發(fā)揮更大作用。
RDA的理論框架將給未來的書目管理系統(tǒng)帶來更多的機會。對于讀者來說,書目之間的結構與關系應該是隱形的,但是讀者需要哪些關聯信息,都能隨時檢索調出相應的信息;對于編目員來說,基于各種關聯信息各種規(guī)范信息鏈接基礎上的書目信息的建設與維護,將使編目工作更為簡單和便捷;對于整個數據產業(yè)來說,紙本圖書書目信息的規(guī)范化和大量的紙本圖書書目數據與電子書數據的融合,將能夠擴大書目數據,規(guī)范數據的使用范圍,規(guī)范網絡上數據信息的質量;對于圖書的產業(yè)鏈來說,從圖書的出版裝訂,到圖書的購買流通,數據共享將會節(jié)省更多的人力物力,豐富的數據關聯也便于讀者在找尋需要的信息時,找到更合適的書,找到更多的電子資源,找到更多類型的資源。要做到這些,首先需要將機器、規(guī)范詞表、名稱等元數據聯結起來,達到機器識別的語義層次。除此之外,要將網絡上并存的各種形式的電子資源、紙本資源的相關數據統(tǒng)籌整合起來,實現一體化的管理與揭示,才能將語義網環(huán)境下書目信息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最大地發(fā)揮其作用。在RDA框架下,信息對象的內容格式能夠被識別。不論是電子書、PDF格式的電子資源、網上課件,還是聲音、錄像等聲像資源,各種形式的電子資源和傳統(tǒng)的書目數據在RDA框架下均能夠以統(tǒng)一的格式和界面揭示和呈現出來,并能夠良好的展示相關資源之間的關系。在未來的關聯數據環(huán)境下,RDA能夠被其他的元數據群組所共享使用。語義網為展現FRBR定義的書目關系提供了精湛的技術支撐;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相互關聯的規(guī)范數據、建筑元數據之間的關系體系,拓展了書目數據的語義功能。
3.1 RDA框架下電子資源的標識
ISBN是識別不同紙本圖書的唯一標識,在圖書的采購查重、檢索等過程中都是重要的查詢工具。國際標準書號管理局(International ISBN Agency)要求電子圖書出版者為每一種格式的電子書賦予一個獨立的ISBN號。比如:“l(fā)it”、“pdf”、“html”、“pdb”等不同格式的電子圖書,都要為其單獨分配一個ISBN號(見圖2)。[7]
圖2 不同格式的電子圖書ISBN的著錄
現在的信息環(huán)境下,很多圖書館處于紙本圖書與電子圖書并存、協(xié)調發(fā)展的情況,不論是對圖書館的紙本資源與電子資源的統(tǒng)計分析,還是采購查重,都需要對紙本圖書和電子圖書的ISBN有所區(qū)分。一般來說,紙本圖書在$a子字段揭示該紙本圖書的ISBN號,同時在$z揭示相關的電子資源的ISBN;而電子書在編目時,則在$a字段揭示對應版本的ISBN,相關的紙本圖書及其他版本的電子圖書的ISBN通過子字段標識符$z標識。
此外,電子資源還需要在300字段、533字段、710字段、776字段和856字段進行信息的補充和完善。電子資源的300字段,在頁碼前標注電子資源的標識;533字段揭示其電子復制品所在的地址和使用范圍;710字段揭示電子資源的創(chuàng)作者;776字段揭示該電子資源對應的印刷資源的ISBN等相關信息。856字段揭示電子資源的鏈接地址。Ebrary電子圖書的856字段,一般揭示兩個鏈接地址。一個是機構內獲取資源的鏈接地址,另外一個是機構外獲取資源的鏈接地址。參考以下示例。
在RDA理論框架下,用文件的內容類型(336字段)、媒介類型(337字段)和載體類型(338字段)來替代了原來的一般資料標識(245字段的$h)。以下以Ebrary電子書為例。
3.2 RDA框架下紙質圖書的數據與電子資源的掛接
在RDA框架下,紙本圖書若有相對應的電子圖書的話,應在其MARC數據的基礎上增加其對應的電子資源的地址,以鏈接同一圖書的電子資源和印刷本資源。
紙本書對應的電子資源的揭示方法主要通過增加776字段來實現。776字段標識了其網絡版本的作者、書名、出版信息和ISBN號,還有其轉換為網絡版本的日期標識。
例如:
關聯數據是W3C推薦的在網絡上發(fā)布、分享和相互聯結結構化數據的規(guī)范方法,用來發(fā)布和鏈接各種數據、信息和知識。在語義網環(huán)境下,關聯數據是實現機器識別與知識推送的關鍵技術。通過關聯數據的使用,為圖書館的書目信息、主題規(guī)范、人名規(guī)范以及圖書與期刊的館藏信息等資源提供連接樞紐,能夠使書目數據資源得到更加廣泛和更加深層次的利用。
關聯數據能夠將數據從彼此不連通的數據庫中解放出來,通過關聯達到數據資源的最大程度的利用、再利用,從而產生新的數據、信息和知識??梢詮囊韵滤膫€角度去理解關聯數據:(1)是格式化數據的關聯,不是文本的關聯;(2)是機器可理解和可處理的數據;(3)是對現有數據的再利用;(4)產生新的資源,然后又被利用、再利用,可無限擴展下去。[8]
從技術上看,關聯數據采用RDF(資源描述框架)數據模型,利用URI(統(tǒng)一資源標識符)命名數據實體,在網絡上發(fā)布實例數據和類數據,從而可以通過HTTP(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揭示并獲取這些數據,同時強調數據間的相互聯系以及有益于人和計算機所能理解的語境信息。[9]
圖書館對關聯數據的建設和使用,主要體現在書目數據的關聯和規(guī)范數據的關聯。主要有以下特點:(1)可分享(通過URI作為唯一標識,是可信賴的元數據);(2)可無限伸展;(3)永無止境。關聯數據沒有完成時,任何人都可以從他自己發(fā)布的空間添加描述信息;(4)可再利用(各種來源的描述遵循規(guī)范化的標準。用戶可以對其進行完善、加注等等;(5)國際化。多語種通用,支持多語種的翻譯;(6)網上開放;(7)機器可讀;(8)格式通用,采用RDF標準(用URI指代名稱數據用三段式triples發(fā)布),構建關聯的RDF。[8]基于FRBR和RDA的MARC記錄,是結構化的書目記錄,能夠使得為書目記錄中的每一個描述單元分配一個URI,并通過RDF的三元組結構(主謂賓)來表達每一個對象、屬性和關系。
圖3 RDF三元組結構展現的著者信息
4.1與書目記錄相關的關聯數據——以BNB為例
BNB(British National Bibliography linked data)基于英國國家圖書館26萬條書目記錄,由8000萬個三元組組成。BNB包含豐富的鏈接信息,如VIAF, LCSH,GeoNames和DDC等相關的外部資源。
圖4 RDF三元組結構表示著者信息對應的URI
以Infla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一書的書目數據為例,這本書有一個唯一的URI標識:http://bnb.data.bl.uk/id/resource/008763682。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輸入該地址就可以找到這本書書目數據的具體信息。該書的杜威十進分類法的分類號是332.41,與DDC21的數據相關聯。這本書的主題詞(Inflation(Finance)--Congresses,monetary policy--Congresses)與LCSH數據關聯。作者(Parklin,Michael,1939-,Zis George)與VIAF(虛擬國際規(guī)范文檔)和BNB規(guī)范記錄相關聯。
4.2規(guī)范記錄相關的關聯數據——VIAF、LC關聯數據服務與FAST
(1)VIAF關聯數據。虛擬國際規(guī)范文檔(Virtual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File,VIAF)是一個國際性的規(guī)范文檔。該項目聯合了許多國家圖書館,由OCLC負責運營。項目最初是為連接德意志國家圖書館與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規(guī)范文檔而建的,其目標是連接世界各國的規(guī)范文檔,使之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虛擬規(guī)范文檔。[10]該項目的規(guī)范記錄可在網上免費檢索。VIAF不僅包括規(guī)范文件的基本類型(如個人名稱和團體名稱),還包括作品和題名,通過FRBR模型表達。VIAF中的每個條目都分配了URI作為永久鏈接,使用URI可以唯一標識實體對象及這一數據相關的所有信息。
(2)LC linked data service。美國國會圖書館提供了主題標目和名稱規(guī)范檔的關聯數據(網址是http://id.loc.gov/)。在這些關聯數據中,為每個詞條分配的URI是該詞條與其他控制詞表相關聯的主要途徑。同時還提供語義網標準(比如MADS/RDF(Metadata Authority Dscription Schema in RDF)或SKOS(Simple knowledgeOrganization System)的描述數據。
(3)FAST linked data。FAST(Facetd Application of Subject Terminology)是LCSH syntax美國國會圖書館標題語法的簡化版本,由美國國會圖書館1998年建立并提供可用于都柏林核心元素集的主題方法工具。FAST也包括WorldCat書目記錄中的主題詞,FAST提供的信息屬于LOD(Linking Open Data)開放的關聯數據,因而它對于互聯網數據的規(guī)范控制和管理是非常有用和有效的。
在我們進行知識獲取的過程中,規(guī)范詞表給我們提供了詞條的入口。與此同時,還需要更多的語義信息去理解詞條。尤其是名稱相同的詞條要做進一步的揭示。例如對于個人名稱的規(guī)范文檔,現在的詞條包括個人名稱,有生卒年的表示,但是關于其他的具體信息仍顯不足。在RDA中對著者詞條的揭示對其生卒年、職業(yè)等信息進行了說明。除此之外,對于研究領域的著者,其研究領域、主要作品等信息也可以進行規(guī)范化的揭示,通過規(guī)范此表嵌入到自動化系統(tǒng)與OPAC界面中來,實現實時更新。這對于鑒定圖書與圖書評價也有一定幫助。同時,規(guī)范詞表與相關主題的知識鏈接使得OPAC的檢索界面具有知識層次,讀者獲得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書目信息,并還可以獲得與此類信息相關的一系列相關主題的信息,實現從基本的書目信息獲取到實現深層次的知識挖掘的轉變。
在當前互聯網環(huán)境下,圖書館用戶已不再以訪問物理圖書館作為主要的信息來源,而是通過連接到全球的計算機網絡尋找信息。與此同時,圖書館將需要做出改變:將圖書館的公共目錄從一個獨立的數據庫的書目記錄轉換為互聯網上高度超鏈接并可以與信息資源交互的數據集;將圖書館數據集成到圖書館提供用戶服務的虛擬工作空間。
針對語義網發(fā)展的大趨勢,書目數據若要更好地融于語義網的大環(huán)境,需要實現以下幾點:(1)不同類型、不同格式的元數據間的融合與語義互操作;(2)不同知識單元的資源間的相互無縫鏈接,使數字圖書館中的各種資源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統(tǒng)一整體;(3)無縫鏈接外部資源,以開放形態(tài)為外部所獲取。[11]
語義網為改善傳統(tǒng)圖書館館藏書目數據的元數據功能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在語義網環(huán)境下,RDA理論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公開構建的關聯數據資源的日趨豐富,讓書目數據又重新點燃了希望的生機,也為圖書館人整合數字與傳統(tǒng)資源,做好文獻信息服務帶來更大的信心。
FRBR和語義網是未來圖書館數據建設遵循的正確方向。在語義網環(huán)境下,電子資源與紙本資源的融合與規(guī)范化格式化揭示,一方面有助于讀者實現一體化檢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書目資源的統(tǒng)一再開發(fā);此外,電子資源與紙本資源格式的統(tǒng)一,有助于實現資源的統(tǒng)計與協(xié)調。對于圖書館來說,借助于圖書館的自動化系統(tǒng),將館藏的數字資源和紙本資源融合起來按照學科、主題等進行細化地統(tǒng)計分析,對于優(yōu)化館藏結構、為紙本圖書和電子資源的采購提供政策指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RDA為電子資源和紙本資源,乃至其他各種形式(視頻、圖片等)的文獻信息資源,提供了一個統(tǒng)一規(guī)范化的揭示方法。隨著關聯數據、規(guī)范數據的不斷發(fā)展和豐富,今后圖書館從事信息組織與編目工作的勞動會越來越輕便。圖書館的數據工作,一方面是規(guī)范數據的完善工作,另一方面是“關系”的鏈接工作。在各種規(guī)范數據建立的基礎上,工作人員大部分只需將已有的各種規(guī)范信息鏈接聯結起來。在圖書館構建的規(guī)范數據的基礎上,對于網絡上的大數據的規(guī)范也有一定的作用。書目數據以及圖書館建立的規(guī)范數據,具有數據準確、具有較高權威性的特點。在語義網環(huán)境下,書目數據格式規(guī)范的統(tǒng)一,將會被互聯網上更多人群、更多行業(yè)使用和利用起來,更好的發(fā)揮數據信息的作用。
在語義網環(huán)境下,數據的開放性將會越來越得到重視并應用于實踐?;ヂ摼W環(huán)境下的“Anyone can say anything about anything”(AAA)原則,同樣也適用于語義網環(huán)境中的詞匯表、元素集和數據集。[12]W3C鏈接開放數據(Linking Open Data,簡稱LOD,網址是http://lod-cloud.net)項目提供了關聯數據的云圖。云圖中,中間最大的圓環(huán)是開放的關聯數據——如DBpedia和BNB(British National Bibliography)。而不開放的數據如DDC(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則位于云圖的邊緣。[13]
目前,圖書館界也為數據的開放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努力。
(1)RDA為了滿足描述語言實現開放性的要求,對編目要求也做了變革。RDA用描述性語言來代替書目標準規(guī)范里的各種特殊符號,盡量用直白的語言來描述信息。如使用“pages”、“volume”,而不是使用“p.”“vol.”等代號;使用“approximately”(而不是“ca.”)和“that is”(而不是“i.e.”);使用“unnumbered”而不是將數字置于方括號內。與此同時,RDA中有關角色的詞匯,比如著者、編曲者、藝術家等,都通過注冊詞表的形式公布在網上,所有的RDA資料項目和次級項目、ONIX對內容形式的規(guī)定詞匯等也均已公布。
(2)規(guī)范詞表的公開使用。OCLC的術語服務導航服務提供了美國國會圖書館標題表(Libraryof Congress SubjectHeading,LCSH),主題術語的分面應用(Faceted Application of Subject Terminology,FAST)、醫(yī)學主題標題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小說和喜劇的形式和流派標題表(formandgenreheadingsforfictionanddrama)和圖像資料詞匯表(Thesaurus for Graphic Materials)等關聯數據供圖書館界及其他機構下載需使用。[14]關于個人名稱規(guī)范的關聯數據,可以參考個人名稱的虛擬國際規(guī)范文檔(VIAF),WorldCat身份檔網絡(WorldCat Identities Network)等。
(3)突破語種障礙,不受語種要求的限制。IFLA提供關于命名空間(Namespace)的研究以供查檢所有的FRBR資料項目。Namespace相關的研究報告從version 0.0已經出版到Version 2.0。其2013年8月的最新報告《IFLA:關于RDF格式命名空間的翻譯指南》(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s of IFLA namespaces in RDF,version 2.0),[15]通過該指南對RDF從源語言翻譯成多種年其他語言進行規(guī)范和說明。
圖書館豐富的書目數據資源,是圖書館優(yōu)厚的知識財富。通過URI,RDF等互聯網發(fā)展技術將其數據結構化并借助于資源描述標準RDA將其融入到互聯網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里去,并對其進行深層次的語義發(fā)掘與語義層次的展示,是實現書目數據大發(fā)展、大融合的必然之路。
[參考文獻]
[1]劉煒.關于元數據的十萬個為什么.上圖數字圖書館研究所[EB/OL].[2014-06-05].http://www.libnet.sh.cn/sztsg/fulltext/abc/metaFAQ.pdf.
[2]W3C.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EB/OL]. [2014-06-05].http://www.w3.org/RDF/.
[3]Miles A,et al.SKOScore:simpleknowledge organization for the web[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blin Coreand MetadataApplications,2005:3-10.
[4]Glenn E Patton.An Introduction to FRAD[EB/OL]. [2014-06-10].http://presentations.ala.org/images/c/c5/Frad_ala_200806_color.pdf.
[5]IFLA Working Group on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Numbering of Authority Records(FRANAR).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Authority Data:A Conceptual Model[EB/OL].[2014-06-10]. http://www.ifla. org/files/assets/cataloguing/frad/frad_2013.pdf.
[6]Barbara B Tillett.Looking to the Future with RDA. [EB/OL].[2015-07-6].http://www.loc.gov/today/cyberlc/feature_wdesc.php?rec=4967.
[7]InternationalISBNAgency.E-BooksandISBNs:apositionpaperandactionpointsfromthe International ISBN Agency[EB/OL].[2014-06-05].https://www. bisg.org/docs/isbn_agency.pdf.
[8]Marcia Lei Zeng(曾蕾).探索圖書館文獻數據與非圖書館開放關聯數據的聯結點[EB/OL].[2014-06-10].http://www.lib.ntu.edu.tw/events/2012_new_ service/ppt00.pdf.
[9]王景俠.數據關聯與關聯數據[J].信息管理,2013(5):15-20.
[10]Rick Bennett,etal.虛擬國際規(guī)范文檔——連接德國國家圖書館和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規(guī)范文檔[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6(4):87-91.
[11]王薇.基于關聯數據的圖書館數字資源語義融合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3.
[12]IFLA Namespaces Technical Group.Issues of constrained and unconstrained namespaces(working draft)(Version 0.0)[EB/OL].[2014-06-10].http://www.ifla.org/node/5353.
[13]Jung-Ran Park,Lynne CHowarth.New directions in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M].Bingley:Emerald,2013:77.
[14]GordonDunsire,MirnaWiller.Standardlibrarymetadata models and structures for the Semantic Web[J]. Library Hi Tech News,2011,28(3):1-12.
[15]IFLA.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s of IFLA namespaces in RDF[EB/OL].[2014-06-05].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classification-and-indexing/namespaces/iflanamespacetranslationguidelines2_0.docx.
[責任編輯]王崗
[收稿日期]2014-12-05
[作者簡介]郭哲敏(1984-),女,館員,研究方向:信息資源組織與信息資源建設。
[文章編號]1005-8214(2015)09-0047-06
[文獻標志碼]A
[中圖分類號]G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