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 飛
(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盤錦分局,遼寧 盤錦124010)
近年來我國干旱災害頻次增加、范圍擴大、損失加重。旱限水位(流量)是確定江河湖庫干旱預警等級的重要指標,是啟動抗旱應急響應級別的重要依據。防汛指揮決策有警戒水位、保證水位、汛限水位、正常高和校核水位等表征防汛的特征值。而在抗旱方面,我省乃至全國目前還沒有任何指標對江河湖庫的干旱做出預警,嚴重影響抗旱工作,目前亟需一個表示干旱狀況的特征指標體系,因此開展旱限水位(流量)研究非常必要。
雙臺子河閘(又名盤山閘)位于盤錦市雙臺子區(qū)東郊,是遼河干流下流的樞紐建筑物,它建在感潮河段末端,距遼河入???8 km,位于遼河盤錦城市防洪段,是遼河下游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樞紐工程的主要作用是攔蓄上游徑流淡水,防止海潮咸水倒灌,改善水質,調蓄水量,為盤錦地區(qū)80萬畝水田和近70萬畝葦田提供灌溉用水,同時也為部分工業(yè)、景觀綠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提供生產用水,并擔負遼河干流防洪任務。雙臺子河閘樞紐工程由攔河閘、船閘、雙繞進水閘、左右岸導流堤、小柳河橋、小柳河倒虹吸、西繞進水閘、吳家進水閘等工程組成。
據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盤錦分局調研,雙臺子河閘樞紐工程主要承擔農業(yè)灌溉、工業(yè)、環(huán)境生態(tài)等供水任務。
依據雙臺子河閘樞紐工程供水設計標準、用水需求及抗旱工作要求,確定以月為時間單位進行水量平衡計算,以雙臺子河閘樞紐工程灌溉供水5、6月為干旱預警期。
據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盤錦分局調研,典型城市供水年(2003年)各月用水量均用地下水,無河道取水。2007年后才開始有部分工業(yè)用水。
雙臺子河閘主要為盤錦農業(yè)灌溉供水,灌區(qū)面積為80萬畝水田、70萬畝葦田,灌溉設計保證率為75%,依據作物種類及生長季節(jié),典型農業(yè)灌溉年(2003年在遼河缺水時灌溉引入大遼河水)需水量計算各月灌溉用水量。
環(huán)境生態(tài)需水量取典型環(huán)境生態(tài)年(2003年),環(huán)境生態(tài)需水量均用地下水,無河道取水。2007年盤錦開發(fā)遼河風光帶,之后開始取河道水用于環(huán)境生態(tài)保護用水。
根據雙臺子河閘供的資料,河閘上游共有九處取水口,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雙臺子河閘取水口情況
據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盤錦分局調研計算,上游六間房水文站來水偏旱年來水按90%設計頻率考慮,并取2003年來水量作為典型年,各月來水量見表2。各月上游應供水量為月用水總量與來水量之差。當來水量大于月用水總量時,表示上游來水量滿足用水需求,水庫應供水量為零。各月計算結果見表2和表3,其中最大應供水量為2002年5月份的水量0.076 6億 m3。連續(xù)兩個月最大應供水量為0.137億m3。
表2 雙臺子河閘應供水量(水量)逐月滑動計算結果 106m3
表3 雙臺子河閘應供水流量(流量)逐月滑動計算結果 m3/s
雙臺子河閘為多年調節(jié)蓄水工程,擬采用二個月滑動計算(5、6月)的上游來水應供水量與死庫容之和最大值所對應的水位作為旱限水位。按雙臺子河閘75%偏旱年景來水量滑動計算的月最大應供水量為5月份的0.177億 m3。死庫容0.015億 m3,則應供水量與死庫容之和最大值為0.192億 m3,根據曲線查得旱限水位為3.85 m,高于閘上取水口的高程。
根據《旱限水位(流量)確定辦法》,結合雙臺子河閘實際,綜合確定水庫旱限水位為3.85 m。
根據遼河六間房水文站近10年的歷年最小月平均流量資料看,統(tǒng)計低于2.86 m3/s的各月出現次數,表明水庫各月最低水位低于旱限水位的情況主要出現在1月至6月,其中5、6月為水庫灌溉供水期;1~4月為無用水期,因此1~4來水少影響不大,因此干旱預警區(qū)間設定為5月至6月。
從年月平均流量低于旱限流量的情況來看,在11年系列中,共3年最低水位低于旱限水位,出現頻率為27.3%,重現期近3年一遇。如果以灌溉供水期開始的5月份來分析,出現頻率為10%,重現期近10年一遇,由于盤錦地區(qū)為“九河下梢”,水量比較充沛,旱限水位基本合理。
[1]王才,等.遼河油田防汛指南.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4.
[2]遼寧省水利廳.防洪調度新方法及應用.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3]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遼寧省防汛水情手冊.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5.
[4]遼寧省水利廳.遼寧水資源管理.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