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肮不馂姆乐渭夹g重點實驗室”于2013年10月經四川省教育廳批準成立。該實驗室以四川師范大學工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消防工程研究所及四川省教育廳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建筑和交通工具火災防治技術及工程應用”、四川師范大學工學院試驗操作中心為依托,近年來先后主持近十余項科研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四川省科技項目2項,251重點人才建設項目1項;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培養(yǎng)研究生共計4名,指導本科畢業(yè)設計20余名;發(fā)表學術論文共計30余篇;7項科研成果獲得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并投入生產使用,已產生顯著的社會安全和經濟效益,屬行業(yè)領先水平。
該實驗室是專業(yè)從事火災科學理論及工程應用技術的研究中心。實驗室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實驗手段相結合,可對火災煙氣控制、人員安全疏散、火災探測報警、自動滅火及阻燃等主被動火災防治技術進行科學研究,能面向安全工程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開展多項火災專業(yè)系列試驗。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火災燃燒特性及火羽流等火災動力學理論研究 以受限空間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不同燃燒環(huán)境下火災煙氣羽流變化過程、形成條件、行為特征;確定煙氣羽流輪廓、質量流率、軸線溫度速度分布、熱煙氣層厚度及溫度、體積流率等定量數(shù)學表達,構建初始邊界條件及修正系數(shù)及火羽流卷吸運動預測模型;在此基礎上,確定火災煙氣運動機理,并提出系列煙控措施。
以不同火災環(huán)境各類可燃物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家具量熱儀、錐形量熱儀等試驗研究各可燃物的引燃特性、熱釋放速率、質量損失率、煙氣濃度分布等重要火災動力學參數(shù);總結可燃物燃燒行為及特性;提出各可燃物定?;鹪垂β?,為火災防治及安全設計提供科學依據(jù)。
新型建筑火災防治技術及工程應用 以典型超高層建筑、大空間建筑及大型商業(yè)綜合體等新型建筑為研究對象,從煙氣運動規(guī)律及控制措施、自動探測報警系統(tǒng)、自動滅火系統(tǒng)、最佳人員安全疏散路徑等方面進行研究,提出其火災綜合防治及人員安全疏散方案,為相關災害防控規(guī)范的修訂提供理論及技術基礎。
新型公共交通工具火災防治技術及工程應用 以地鐵列車、高鐵列車、城市地下交通聯(lián)系隧道等新型交通工具為研究對象,研究確定其火災荷載、火災起因和火災特點的基礎上,運用空氣動力學數(shù)學模型和列車系統(tǒng)燃燒學基本理論,采用數(shù)值模擬和實體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其火災危險特性、煙氣溫度場、煙氣運動規(guī)律、煙氣控制措施,研制相關消防安全防護系統(tǒng),制訂企業(yè)標準并為編制相關國家或行業(yè)標準提供理論依據(jù)。
人員安全疏散研究及綠色阻燃技術研發(fā) 運用BuildingExodus、EVACNET4,STEPS人員疏散仿真模擬模型,GPS遙感技術、實體測試等研究方法,針對典型疏散空間疏散模擬,提出全新的疏散理論,優(yōu)化建筑疏散路徑;同時結合阻燃、滅火機理等應用基礎理論,研究防止火災發(fā)生、限制火災發(fā)展的綠色環(huán)保型阻燃劑、防火保護材料等先進消防功能材料。
特約作者簡介
趙麗娟,博士,四川師范大學副教授。2007.9—2009.4在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工業(yè)材料研究所從事超聲在線檢測聚合物加工行為和形態(tài)演變研究;2010.6—2013.6在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從事聚氯乙烯型材自清潔性能研究;2015.1—2015.12在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四川師范大學“251重點人才培養(yǎng)工程”三層次人選,從事有機/無機復合氣凝膠、低傳熱碲化鉍、導電高分子PEDOT等熱電復合材料以及水性丙烯酸樹脂玻璃漆、導電膠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主持第50批中國博士后基金(2011M501411)、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51303116)等項目4項,第一作者發(fā)表SCI論文7篇,其中在《Synthetic Metals》發(fā)表論文1篇。本期發(fā)表特約文章——《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類熱電材料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