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佛門清靜與世俗誘惑之間

      2015-12-16 16:17:41鐘一
      時代人物 2015年9期
      關(guān)鍵詞:鳩摩羅什僧人

      鐘一

      1982年,一部名叫《少林寺》的影片紅遍大江南北,影片在成就了一代“功夫巨星”李連杰的同時,“少林功夫”也作為一種中國傳統(tǒng)文化被推向了國際。在影片結(jié)尾處,經(jīng)歷過一番快意情仇之后,在受戒儀式上,住持大和尚高聲問覺遠:“盡形壽不殺生,汝今能持否?”覺遠答:“殺心可息??锓稣x之心不可息?!弊〕执蠛蜕蓄h首微笑,又問:“第二,盡形壽不偷盜,汝今能持否?”覺遠答:“能持?!碑?dāng)住持問到“第三,盡形壽不淫欲,汝今能持否”時,覺遠猶疑了。所謂的“盡形壽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蓄金銀財寶”共“十戒”正是出家人必須遵守的清規(guī)戒律。

      如果說剃度是從人的外貌上標(biāo)志著由俗人到佛教徒的轉(zhuǎn)變,那么,“沙彌十戒”則是從人的精神、信仰上標(biāo)志著這一轉(zhuǎn)變的完成。然而,自佛教傳至東土起,佛教就與中原政治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而在寺院內(nèi)部,更像是一個“微縮版”的社會,三六九等的人混雜其中,各自懷著不同的目的,有的為了避禍,有的為了贖罪,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如此,僧人與世俗生活從來就不曾斷絕關(guān)系。 一些僧人雖然削了須發(fā),披起袈裟,戴著念珠,卻公然或暗地里追求世俗社會的生活風(fēng)氣,過著既是僧人、又是俗人的生活。這種現(xiàn)象每個朝代都會發(fā)生,在許許多多的寺院生活史中都曾出現(xiàn)過,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折射出一個時代的風(fēng)氣與面貌。

      亦僧亦官——權(quán)貴的誘惑

      似乎,佛教與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層人士(包括皇帝在內(nèi))都有著不解之緣。在它剛剛來到人地兩生的中國不久,就使?jié)h明帝的弟弟楚王劉英著魔,繼而又使?jié)h明帝對它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派人千里迢迢請來印度和尚,并特地為他們蓋起了中國大地上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此后,佛教、寺院、僧人們就與皇家有了天然的聯(lián)系。

      起初,佛教傳入中國,是帶著普渡眾生的初衷而來,然而佛教想要在中原立足,就無法避免地需要得到官方的支持。于是,佛教的教義也“入鄉(xiāng)隨俗”以適應(yīng)中原文化。教義本身就極有利于帝王的統(tǒng)治,佛教宣揚人們應(yīng)安貧樂道、不爭不搶、滅盡人欲、聽信命運、苦修來世等等,這些都有益于統(tǒng)治者對民眾的管理,所以,當(dāng)佛教剛剛在中國開始傳播,就得到了帝王的格外看重,一會兒送田送地,—會兒舍金舍銀,一會兒又給予種種特權(quán),寺院從此也算是真正交上了好運。

      在中國,歷來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說法:有普天下的物力、財力作為后盾,僧人們自然也樂于向帝王朝廷頻頻遞上致意之手,與帝王一拍即合。歷史上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帝王召見僧人,待為上賓,甚至活著封官、死了封公封侯的記載。

      帝王的這一手,的確有些攪亂了在寺院中按照清規(guī)戒律修行的僧人的心,尤其是那些原本有志于參政,但由于仕途不通才遁人寺院的僧人,心里就不能不重新泛起追求功名富貴的波瀾。

      他們的目光往往也開始由經(jīng)卷轉(zhuǎn)向了社會.轉(zhuǎn)向了朝廷,尋找著被帝王或王公大臣賞識以及參政的機遇:而朝廷對僧人參與政事,尤其對那些頗有政治頭腦的僧人參與政事,相信他們絕不至于因政績斐然就奪了自己的位子,倒也十分欣賞、十分歡迎。這樣,在漢化寺院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結(jié)交帝王、達官貴人、參與政治的。“亦僧亦官,亦官亦僧”的僧人以及追求官方賞識和知遇的獨特風(fēng)氣。

      如果說,早期的僧人如佛圖澄、道安等,與帝王結(jié)交以及參與政治,還是因為?!安灰绹鳎瑒t法事難立”,重心似乎更多地在于弘揚佛法上的話,那么,自南北朝開始,僧人參與政治就更多地體現(xiàn)為對世俗榮華富貴的追求和打入上層社會的功名欲望了。這種本不應(yīng)該在寺院出現(xiàn)的風(fēng)氣,帶有濃厚的世俗社會氣息,是寺院受世俗社會風(fēng)氣影響而產(chǎn)生的特殊生活內(nèi)容。

      在佛教發(fā)展史上,就有多位以參與政事而享譽一時的僧人。如南朝劉宋時的慧琳,據(jù)《高僧傳》卷七、《宋書》卷九十七、《南史》卷七十八、《弘明集》卷三等載,他俗姓劉,秦郡(在今陜西)人,少年出家,剃度于冶城寺?;哿詹湃A橫溢,不僅精通佛學(xué),也精通儒、道之學(xué)。出家后,曾經(jīng)寫了一篇《均善論》(即名噪一時的《白黑論》),借白先生與黑先生之口,論說儒佛關(guān)系,得出了儒佛“殊途而同歸”的結(jié)論。宋文帝見到此《論》,曾大加賞識,于是,在元嘉年間“慧琳就參權(quán)要,朝廷大事,皆與議焉。賓客輻輳,門車常有數(shù)十兩,四方贈賂相系,勢傾一時!方筵七八,座上恒滿。琳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書佐,權(quán)侔宰輔。會稽孔顓嘗詣之,遇賓客填咽,暄涼而已。額慨然日:“遂有黑衣宰相,可謂冠履失所矣?!?/p>

      這里哪里還有一點寺院的規(guī)矩,全然是一派世俗之風(fēng)?;哿展倘痪ǚ饘W(xué),卻并不真正醉心于三寶,雖然身為僧人,卻不遵循清規(guī)戒律去潛心修行,著有《白黑論》,不去宣揚佛法,反而頗加“貶裁”,并由此成為帝王的座上客、朝廷中沒有官職的官員;以致賓客輻輳,四方贈賂,勢傾一時。難怪有人感慨說,此為“黑衣宰相”了。

      由慧琳所開“亦僧亦官,亦官亦僧”的風(fēng)氣,成為寺院僧人一時悄悄效法的風(fēng)尚,凡是能撈著這種機會的,都不免去試試。例如隋代有位名叫法輪的和尚,博通內(nèi)外之學(xué),寫得一手好文章。一天,他聽說隋文帝大駕光臨仁壽寺,急忙跑去謁見,居然如愿以償。受寵若驚的法輪,對著隋文帝“躬身展禮”。當(dāng)隋文帝賜他飯時,又當(dāng)即獻詩,對隋文帝大加吹捧??上Хㄝ啿]有慧琳那么好的運氣,只是美餐一頓也就悻悻而歸了。但他想走“亦僧亦官,亦官亦僧”之路的目的則是明顯的。至于與法輪同時期的和尚靈藏,更是簡直鬧到了招搖過市的地步。他為了與隋文帝及達官貴人來往方便,竟“擇京都中會,路均遠近”之處建了所寺院,以便自己經(jīng)常出入宮廷。后來,他“光價朝宰”,“與帝等倫,坐必同榻,行必同輿”,甚至連當(dāng)朝宰相也要對他“兩日一參”。這種殊榮,如何能不引誘寺院中僧人的功名之心!

      然而,像慧琳、靈藏還只是屬于出入朝廷,參與政治,成為“亦僧亦官,亦官亦僧”的“黑衣宰相”,雖然終日在皇帝麾下出謀劃策,但也未能發(fā)揮多大的影響,只不過是風(fēng)光一時,令眾僧欣羨而已。而唐代著名的“《大云經(jīng)》事件”,卻是僧人們在參政風(fēng)氣熏染下干出的一件亙古未有的大事,甚至對皇帝之位都產(chǎn)生了直接的影響。

      唐高宗時,武則天早就想廢唐自立,盡管她積極準(zhǔn)備,但作為皇后要想登上帝位,終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就在她處心積慮地籌劃如何稱帝之時,10位頗有遠見,或者說是有野心的僧人為她吹來了強勁的“東風(fēng)”,這就是被稱之為偽書的《大云經(jīng)神皇授記義疏》,書中說:

      經(jīng)曰:“即以女身,當(dāng)王國土”……者,今神皇王南閻浮提一天下也。

      經(jīng)曰:“女既承正,威伏天下,所有國土,悉來承奉,無違拒者?!贝嗣鳟?dāng)今大臣及百姓等,盡忠赤者,即得子孫昌熾?!缬斜撑炎髂嬲?,終使國家不誅,上天降罰并自滅。

      這里,僧人們把《經(jīng)》中“當(dāng)王國土”的“女身”,解釋成武則天,并稱之為“神皇”,以關(guān)合武則天自封的封號“圣母神皇”。這樣,便為武則天的登基涂上了君權(quán)神授的色彩。頗有政治家精明頭腦的僧人,這一手來得實在太是時候了。據(jù)《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jì)》說:“沙門十人偽撰《大云經(jīng)》,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頒于天下,令諸州各置大云寺,總度僧千人:”僧人此舉.果然大得武則天歡心,就在僧人的緊鑼密鼓聲中,武則天很快便堂而皇之地“革唐命,改國號為周,改元為天授”,并為自己加號曰“圣神皇帝”,自然,武則天也沒忘了要好好地犒勞、旌表這10位僧人的巨大功績。她一登上帝位,10位僧人馬上就都得到了縣公的爵位,而且還披上了武則天親賜的紫袈裟,戴上了銀龜帶,個個心滿意足了。自此,漢化寺院出現(xiàn)了只有朝廷三品命官才能用的紫色,并且還興起了以穿紫袈裟為榮耀的風(fēng)尚。

      歷史上,并不僅僅只是唐代“亦僧亦官”、僧人參與政事的風(fēng)尚最為興盛。事實上,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曾涌現(xiàn)出以參與政事而出人頭地的僧人,例如明代的道衍就曾是一個把此風(fēng)尚推向極致的僧人。

      道衍從14歲時即剃度出家為僧,后來明太祖朱元璋選高僧侍奉諸王,道衍便跟隨燕王朱棣,在北平慶壽寺做住持,每日出入燕王府。朱元璋死后,惠帝立,道衍密勸燕王起兵作亂,并在后苑為其操練兵丁。不料燕王起兵初戰(zhàn)不利,欲就此罷手,道衍又極力慫恿,終于使燕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為明朝的第三代皇帝,即明成祖?!睹魇贰ひV孝傳》說朱棣“用兵有天下,道衍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是毫不夸張的。朱棣做皇帝后,道衍也跟著榮耀起來,先做了僧錄司左善世,后又拜贊善大夫、太子少師。為使道衍一心從政,明成祖復(fù)其原姓姚,賜名廣孝,呼為少師,令之蓄發(fā),并送上兩位美貌宮女??傻姥芩坪醪⒉幌敕艞墶耙嗌喙佟钡纳矸?,所以他只接受了明成祖賜予的官位,其他則一概拒之,仍居于慶壽寺中,每日上朝則身著官服,退朝回寺院仍換袈裟,成了典型的“亦僧亦官,亦官亦僧”的一身二任的角色。道衍圓寂時,成祖為表示對其哀悼,輟視朝二日,命有司按照僧禮治喪,追贈推誠輔國協(xié)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并親自制神道碑以記其功。在中國古代寺院中,大概極少有像道衍享有如此多的封號、名爵的僧人了。

      這種追求“亦僧亦官,亦官亦僧”雙重身份的風(fēng)氣,確實給寺院生活帶來世俗社會的強烈氣息,使僧人的眼界得以從狹窄的僧堂佛殿投向廣闊的社會環(huán)境,投向影響著人的名譽欲望的政治生活。雖然佛教教義要滅絕人的一切功名利祿之心,但從心理學(xué)上說,名譽之心是人類本能的一個需要層次,是不可能徹底滅絕的。

      亦僧亦俗——情欲的誘惑

      “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也”。一個飲食,一個男女,這大概是人最本能的兩種生存欲望,也是世俗社會中對人的最大誘惑了。盡管古代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但這卻并不妨礙人們放縱情欲,追求花天酒地,擁紅倚翠的生活,特別在唐宋以來的大都市里,奢靡、享樂、淫蕩之風(fēng)幾乎充斥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形成對古老、正統(tǒng)、刻板的傳統(tǒng)中國的強烈沖擊力,在這種社會風(fēng)氣之下,光靠佛門的說教、寺院戒律清規(guī)的束縛,又如何能真正禁錮住僧人的身心呢?

      從原則上說,寺院的僧人絕不能沾“飲食男女”這兩大欲的邊,但這并不等于僧人就不想沾或不敢沾。人的本能,人的七情六欲,并非一進寺院剃了頭,念上幾卷經(jīng)就可以根除,也并不是任何外力的強制所能強制得了的。只要是人,是正常的人,對飲食男女之事就會有所渴求。

      歷史上,鳩摩羅什是一個偉大的譯經(jīng)師。他的翻譯事業(yè),堪稱獨步空前。他不僅第─次有系統(tǒng)地翻譯和介紹大乘空宗的理論,而且在翻譯文體上也一變過去樸拙的古風(fēng),創(chuàng)造出─種具有外來語和華語調(diào)和之美的新文體。

      雖然鳩摩羅什是一代高僧,但卻曾有過兩次婚姻經(jīng)歷。第一次是在前秦的時候,當(dāng)時前秦將領(lǐng)呂光率兵攻破龜茲,在龜茲的鳩摩羅什也被俘虜。后來,在呂光的授意之下,他與龜茲王的女兒結(jié)婚,

      如果說這一次還有被迫的成分,而后來數(shù)女同居則完全出于主動。鳩摩羅什被呂光俘獲后,一直在呂光的控制之下。后來呂光建后涼,他自然又成為后涼的臣民。后涼滅亡,鳩摩羅什再歸后秦。后秦皇帝姚興對鳩摩羅什仰慕已久,待以國師之禮。有一天,鳩摩羅什在草堂寺 講經(jīng),姚興及大臣僧侶等千余人出席。但正當(dāng)大家都肅容觀聽之時,鳩摩羅什卻忽然從講臺上走了下來,對姚興說:“有兩個小兒站在我的肩上,要讓他們消失,必須用婦人?!庇谑且εd就宣召一個宮女去陪鳩摩羅什,“一交而生二子”。姚興認(rèn)為像鳩摩羅什這樣“聰明超悟,天下莫二”的人,如果沒有后代實在可惜,因此,后來又進一步賜給鳩摩羅什伎女10人,而且還不住僧坊,別立廨舍。

      據(jù)說鳩摩羅什的行為讓他身邊的僧侶們紛紛效仿,掀起了一個縱欲熱潮。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對佛教的存在、傳播和佛教的聲譽都是極為有害的,鳩摩羅什認(rèn)為不能任其發(fā)展,必須設(shè)法予以制止。

      有一天,鳩摩羅什將眾僧侶召集起來,在他們面前放了一個缽,缽里裝滿了針。鳩摩羅什對他們說:“并不是隨便一個什么人都可以蓄養(yǎng)女人,只有像我一樣能將這些針都吃下去的才可以?!闭f著,鳩摩羅什就將那些針像吃飯一樣一個一個不緊不慢地都吃了下去。鳩摩羅什這一招叫吞針術(shù),是早年在龜茲時所學(xué),將針吃下后,一會兒他又吸一口氣將針從皮膚全部表出。眾僧侶從沒見過這種把戲,都深深嘆服鳩摩羅什的不同尋常,這才不再盲目效仿,而鳩摩羅什則仍然被迫與眾伎女生活在一起。

      像鳩摩羅什這樣的高僧,尚且能被欲念的洪濤所擊垮,受到世俗生活的誘惑,成為世俗享樂之風(fēng)的俘虜,更何況那些普通僧人了。人的本性與欲求的誘惑,是最為強有力、最難抗拒的誘惑。在這種誘惑下,漢化寺院中那些對渺茫的西方極樂世界失去了信心的僧人,竟然也沖出了戒律清規(guī)的束縛,偷嘗“禁果”,過起了“亦僧亦俗,亦俗亦僧”的生活,

      而到了唐朝時期,社會的開放程度可謂空前絕后,女子以豐碩露胸為美。而此時,由于最高統(tǒng)治者推崇佛法,皇室人員與僧人之間的來往更為密切。于是,傳出了不少宮闈與寺院間的風(fēng)流韻事。

      一代女皇武則天曾寵幸和尚薛懷義。薛懷義原名馮小寶,本是同官縣街頭賣膏藥的小販,后來因為在街頭打架誤傷人命,為躲避官府的緝拿潛逃洛陽,在白馬寺出家當(dāng)了和尚。武則天稱帝后,讓薛懷義當(dāng)上了洛陽名剎白馬寺的主持,命其自由出入后宮,以便隨時召幸。

      女皇風(fēng)流,公主也不遑多讓。唐太宗愛女高陽公主喜歡打獵,一次出獵途中偶遇會昌寺和尚辯機。辯機15歲出家為僧,師從道岳法師,貞觀十九年正月,玄奘大師求經(jīng)歸來,奉旨在弘福寺主持翻譯取來的經(jīng)文,辯機以淵博的佛學(xué)、飛揚的文采、出眾的儀容被玄奘選中,參與撰寫巨著《大唐西域記》。高陽與辯機私通后,特賜美女兩名于駙馬以示安慰,房駙馬禮尚往來,在妻子與辯機上床時把門望風(fēng),堪稱中華好綠帽。而據(jù)《舊唐書》記載:“有胡僧惠范,家富于財寶,善事權(quán)貴,(太平)公主與之私,奏為圣善寺主,加三品,封公,殖貨流于江劍。”可見權(quán)傾天下的太平不愧是李家的公主、武皇的血脈,興趣愛好如出一轍。

      從宋朝開始,理學(xué)盛行,理學(xué)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 “從天理、泯人欲”,然而他自己也無法真正做到“泯人欲”。在宋寧宗慶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監(jiān)察御史沈繼祖對朱熹的彈劾。沈繼祖為朱熹列舉的罪狀共有十條,其中包括“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朱熹本人曾上表認(rèn)罪,他說的“深省昨非,細尋今是”之“昨非”中,就有“納其尼女”一款。

      到了明朝中后期,隨著手工業(yè)的繁榮,商品經(jīng)濟的萌芽。壓抑太久的中國人對私欲的宣泄與追求,體現(xiàn)在大量的“黃色小說”中,《金瓶梅》,“三言二拍”就是這個時期典型的文學(xué)作品,也反映了整個社會的風(fēng)氣。而僧人貪求世俗“飲食男女”之大欲風(fēng)氣,更是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了。明代大量小說戲劇作品中,大多反映了當(dāng)時僧人身在寺院,心卻在世俗、受世俗誘惑的情景。如《古今小說》卷三十五《簡帖僧巧騙皇甫妻》,寫一和尚見到皇甫松妻子貌美,便買通一小販,特地選了個皇甫松在家的日子,讓小販給其妻送去一對落索環(huán)兒,兩只短金釵子,一個簡帖兒。結(jié)果害得皇甫松家破人散,而僧人卻趁機娶了其妻。

      這類抨擊僧人破色戒害人,揭露寺院中丑惡現(xiàn)象的作品,當(dāng)時出現(xiàn)了很多。作品既真實反映了佛門受世俗風(fēng)氣影響的情況,也尖銳抨擊了一些僧人的無恥。又如《醒世恒言》卷三十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中所寫的僧人,就更完全敗壞了寺院的風(fēng)氣。小說寫寶蓮寺中的子孫堂最為靈驗,凡是婦女不孕,只要齋戒七日,到寶蓮寺燒香求嗣,在寺內(nèi)特意安排的凈室中睡上一夜,回家準(zhǔn)能懷孕。由于跟隨來的親人仆從就睡在門外看守,所以從來沒有人懷疑這其中有什么奧秘。其實,這并非真的是神佛靈驗,原來是僧人在作怪:

      原來寺中僧人,外貌假作謙恭之態(tài),卻到十分貪淫奸惡。那凈室雖然緊密,但有暗道可入,俟至鐘聲定后,婦女睡熟,便來奸宿。那婦女醒覺時,已被輕薄,欲待聲張,又恐反壞名頭,只得忍羞而就,一則婦女身無疾病,且又齋戒神清;二則僧人少年精壯,又重價修合種子丸藥,送與本婦吞服,故此多有胎孕,十發(fā)九中。

      這真是色膽包天,淫蕩無恥到了極點!當(dāng)然,在寺院中犯色戒的僧人大都是單個行事,像這種全寺僧人合謀犯色戒的事并不多,但由此也可見出僧人們偷吃禁果的現(xiàn)象是多么普遍了。另外,還有一些作品則從正面表現(xiàn)僧人寺院生活的寂寞,宣揚人性戰(zhàn)勝神性。人欲戰(zhàn)勝佛理等帶有人本主義色彩的主題,如馮惟敏的雜劇《僧尼共犯》,寫僧人明進受不得情欲熬煎,與尼姑庵的尼姑偷情,后事情敗露,被捉進官府。兩人最后被放了出來,竟還俗結(jié)為夫婦。又如徐渭雜劇《玉禪師》寫高僧玉通德行高尚,佛教造詣極深,但后來禁不住妓女的再三引誘,而與之私通的故事,就都從人性與理性的沖突上,提出了深刻的思想。

      一千多年來,漢化寺院的世俗生活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有些習(xí)俗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消亡了,新的習(xí)俗又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產(chǎn)生。即便在今天,寺院的生活習(xí)俗也不斷在變化,在寺院的古風(fēng)之中,也融進了今日商品經(jīng)濟的“新風(fēng)”,比如把守山門的僧人成了收門票的檢票員,僧人樂意為游人做導(dǎo)游等等。

      改革開放之后,寺院的高墻早已擋不住來自商品經(jīng)濟社會的各種誘惑。僧人與俗世之間的聯(lián)系已然成了公開的秘密。

      上世紀(jì)90年代,某出版社的編輯出版一套有關(guān)少林寺拳譜的書籍時,拜訪一位少林寺武僧未遂,寺里的小和尚竟告訴編輯,主事的僧人在山下的老婆家里。“現(xiàn)在不是一百多年前了,干嘛非要拿一百多年前跟現(xiàn)在作對比?”一位年輕和尚在接受采訪時說,“我拿個手機,大家覺得不可思議,我開個車,大家說和尚開什么車啊??晌覀円彩侨藚??!?/p>

      猜你喜歡
      鳩摩羅什僧人
      必然的結(jié)果
      必然的結(jié)果
      讀者(2024年3期)2024-01-29 05:41:37
      套娃為什么被叫作“瑪特羅什卡”
      鄭巢與僧人交游詩歌考
      以小說的方式布道弘法
      ——談?wù)勑煺讐坶L篇小說《鳩摩羅什》
      “八宗之祖”鳩摩羅什,離紅塵最近的高僧
      一代佛學(xué)宗師:鳩摩羅什
      漫畫長廊
      慈善(2015年5期)2015-10-15 00:24:43
      論鳩摩羅什形象的世俗化演變
      當(dāng)老鼠變成虎
      加查县| 沐川县| 若尔盖县| 宜都市| 高雄市| 新巴尔虎左旗| 广水市| 房产| 峨边| 扎兰屯市| 芜湖市| 绥宁县| 噶尔县| 红桥区| 育儿| 安平县| 石狮市| 怀集县| 湟源县| 教育| 长白| 甘孜| 神农架林区| 乌海市| 扎鲁特旗| 北票市| 辉南县| 长宁区| 海林市| 侯马市| 怀来县| 崇文区| 甘德县| 青铜峡市| 汶川县| 东台市| 龙江县| 彭阳县| 平度市| 景东|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