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慕瓊
摘 ?要:本文就黨校探索朗讀分享式教學的規(guī)律和效果進行闡述與分析,為進一步深化黨?;邮浇虒W,增強培訓實效提供了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黨校;朗讀分享式教學方法;研究
一、目的:推陳出新,增強實效
朗讀分享式教學是互動式教學的延展和深化。探索朗讀分享式教學方法的目的是:充分發(fā)揮學員主體作用,調動學員參與熱情,將傳統(tǒng)授課方式與現(xiàn)代培訓方法的運用緊密結合,使學員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了解現(xiàn)代培訓理念和方法,學會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讓互動式教學真正做到“有形”,真正做到“互動”。
結合黨校黨員特點,制訂針對性、實效性強的教學方案是完成教學內容、實施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制訂朗讀分享式教學方案要把握以下重點:一是開展訓前需求摸底,了解受訓學員年齡層次、崗位分布、工作中的難點以及對培訓內容和形式的需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到“心中有數(shù)”;二是主題是朗讀分享式教學的“導火線”,也是互動教學的核心,根據受訓對象和成人培訓規(guī)律特點,與專家討論精心設計主題,既要有針對性又要引起受訓學員的心理共鳴,注重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做到“手中有力”;三是在課堂設計上注重發(fā)揮學員主體作用,關注學員心理和行為的改變,通過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調動學員課堂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做到“引導有方”。
二、實施:全程互動,注重分享
朗讀分享式教學主要以老師引導、學員主導的方式開展,老師扮演主持人和催化師的角色,引導學員朗讀—學員分享—學員歸納,老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的互動貫穿課堂始終。
實施步驟:第一步,圍繞主題內容,老師準備了大量的案例課件,老師向學員展示案例內容,由學習案例為切入點,引發(fā)思考和討論;第二步,老師宣布規(guī)則,從前排學員開始,逐個朗讀一至二頁課件內容,每當一位學員朗讀結束后,從后排學員開始,依次發(fā)言,表達自己傾聽后的感受或歸納總結朗讀內容的中心思想,分享自己的感悟和體會;第三步,學員按照從前向后、從后向前的順序依次朗讀和發(fā)言,整個過程循環(huán)兩遍,確保每位學員都有參與朗讀和發(fā)言的機會;第四步,在課程中,老師根據發(fā)言情況和課程需要適時進行觀點點評和引導,將講授內容和重點提示融入到點評之中,形成教與學的互動;第五步,課程結束前,每個學員對本節(jié)課程中自己印象最深或體會最深的一點依次發(fā)言進行歸納總結。
三、總結:反思提煉,轉化成果
特點一:學員主體作用與老師引導作用有機結合。傳統(tǒng)互動式教學主要以老師設問、學員討論為主,互動方式是學員代表總結小組觀點、老師點評,難以讓每個學員都作全班發(fā)言。而朗讀分享式互動教學與傳統(tǒng)的互動式教學有所不同,特別重視學員的共同參與和學員的第一感悟,要求人人參與、人人發(fā)言,充分體現(xiàn)了新型培訓模式“平等、分享、反思、行動”循環(huán)式學習的特點。特點二:個性展示和互動交流有機結合。在整節(jié)課程中,老師沒有講授課件內容,而是將主動權交給學員,學員的注意力和精神始終保持最佳狀態(tài),緊緊跟隨其他學員朗讀的課件內容認真傾聽、充分思考,為了避免發(fā)言內容重復,每個學員都盡可能找到新的觀點,無形中形成一種良性競爭氛圍,有效激發(fā)了學員的思想活力,讓每位學員的觀點與個性得到充分彰顯。特點三:理論認知與實際行動有機結合。朗讀分享式互動教學體現(xiàn)了人人參與、充分思考、互動交流的特點,解決了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不足的問題,讓學員各種觀點和思想在頭腦風暴中相互交融、碰撞、啟發(fā)和升華。學員通過親身體驗朗讀分享式互動教學,對現(xiàn)代培訓理念和培訓管理模式有了更深的認知,這種學習模式還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員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使學員掌握了新的學習方法,拓寬了工作思路,并將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運用到團隊學習及人才培養(yǎng)等管理活動中,使黨校學習成果得以轉化和延伸,增強了培訓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