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明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隨著社會經(jīng)濟、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日趨加快,信息、思想交流也日益頻繁,因此,在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中,“說”的價值和作用越發(fā)突出。能言善辯、口若懸河,是一個人才思敏捷、素質優(yōu)良的重要標志。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是時代的呼喚,是語文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筆者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現(xiàn)簡要談談基本做法,以共商榷。
一、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敢說、愛說、爭說的教學氛圍
現(xiàn)代心理學實驗證明:人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并且在后天的形成過程中鍛煉的因素很重要。只有多交談、愛交談、敢交談的人其口頭表達能力才會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法中,教師應該當“導演”,布設各種情景,讓學生演員們進入角色,主動地“說”,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感覺到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使他們的思維在其間縱橫千里、盡情想象,這樣學生才會敢說,也會愛說,甚至會爭著說。
首先要營造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師生之間要建立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創(chuàng)造的和詣關系,形成民主氣氛。在課堂上對回答問題有誤的學生,我不會進行批評,而是想方設法從不同側面肯定、表揚、鼓勵學生;對回答得好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在教學中盡可能用學生的語氣、以朋友的口吻與學生交談,這樣,學生心理上的緊張感完全消失,有問題敢說,也愛說。
其次,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精講是必要的,但讓學生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認識、感想更為重要。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說,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各抒已見、暢所欲言的機會。學生在討論中磨練語言,在爭辯中磨礪思維。
二、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說”的訓練
1.進行課前一分鐘講演
每節(jié)課上課前讓兩三名學生上講臺,用一分鐘時間講一個故事、一則新聞或談一點感想,這樣,既能練聽,練說,同時又鍛煉了學生敢于面對大眾說話的勇氣。學生人人有鍛煉的機會,個個有成功的體驗。在一分鐘講演中,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說得清楚、流暢、準確,而且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講演姿態(tài)。
2.開展課內討論活動
教師設計問題,特別是有益于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的問題,交給學生討論。可以一兩個人相互討論,也可以分小組討論,還可以集體討論。在討論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多說。
3.開展辯論賽
辯論賽能很好地磨礪思維,是進行口頭表達能力訓練最好途徑。在教學中,當師生間、學生間對某些問題認識出現(xiàn)分歧時,我便引導學生展開辯論,讓學生盡情闡述自己的看法,以理服人。對學生在學習上、思想上出現(xiàn)的模糊認識,及時展開辯論。如針對學生提出的玩電腦游戲也可以促進電腦學習的看法時,我便設計了《玩電腦游戲是否真正促進電腦學習》一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賽。在辯論中,學生各抒己見,辯論異常精彩。反方通過大量翔實的材料讓正方認識到:沉浸在玩游戲中,是不可能真正學好電腦知識的。這種活動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口才,也有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的效果遠遠超過教師平常的說教。
4.開展講故事、講演比賽活動
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準備好了語言素材的基礎上,如何更好地展現(xiàn)“說”效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敢說的心理品質。
5.讓學生摹擬生活中的不同角色,進行“說”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進行語言交流
如在學新聞時,我便組織學生開展答記者問活動,讓學生體驗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說出準確、精煉,又能表達清楚自己思想的語言。又如,開展摹擬打電話活動,讓學生嘗試沒有面對的情況下如何告慰、勸說、打動對方。還可以開展摹擬商業(yè)談判,讓學生嘗試如何說服對方。
三、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教給學生“說”的方法
1.進行思維訓練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思維的直接表現(xiàn)。學生有能言善辯能力的基礎就是要有敏銳、清晰、嚴密的思維能力。在思維能力的訓練上,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進行“故事接龍”是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的較好方法。鼓勵學生博覽群書,開拓視野,豐富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進行語言儲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良好的口才,不僅要有敏銳的思維品質,也要有豐富的語言素材。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語言素材庫。讓學生多讀、多背經(jīng)典名篇,名人名言,并且經(jīng)常進行仿說練習,平常注意積累詞匯、語句。只要頭腦中的語言素材豐富了,說話中信手拈來的也是精品。這樣學生說起來往往會十分準確、形象,且很有表現(xiàn)力。
3.教給學生說的技巧
現(xiàn)代語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精選的典范文章,其間體現(xiàn)出來的邏輯結構稍加提煉、概括便能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每當進行課文分析時,我都要給學生分析課文的語言技巧,讓學生體會、學習。對精彩片段,常常要求學生仿寫,仿說。另外,讓學生訂閱《演講與口才》等相關雜志,閱讀其間的說話技巧。我也經(jīng)常辦一些講座,通過一些生動、形象的事例,教給學生說的技巧。
以上僅是本人的膚淺做法,和一孔之見,但在實踐中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效??鬃诱J為:君子納于言而敏于行。而作為世紀之交的一代教師,作為肩負著推行素質教育重任的教師,我們應該教會學生既要敏于行,又要敏于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