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隆
摘 要:語文教學在整個初中階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既能培養(yǎng)學生們的基本學科素養(yǎng), 又能著重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初中語文在學科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如何學好語文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智力因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對非智力因素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非智力;初中;語文;教學
隨著初中語文教學的不斷改革,廣大教師對初中生的非智力因素漸漸的重視起來。非智力因素有助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使學習變成習慣,使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忧笾?,在學生的學習與老師的教學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成為當下每一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
1.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從狹義上來說,非智力因素就是能夠影響智力活動的心理因素,即在感情上,對智力因素的補充。而從廣義上來說,非智力因素則是所有與智力因素相對而言的各種因素。廣義來講,心理因素,環(huán)境因素與生理因素都屬于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課程的進度會因學生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不同而不同,而我們往往只注意到了智力因素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實際上,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要遠遠大于智力因素,更容易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起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充分重視非智力因素,使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就語文教學而言,對語文教學有一定影響力的非智力因素有性格、意志、情感、動機、興趣等,下文將詳細介紹這些影響。
2.非智力因素與語文教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2.1性格
性格決定語文學習的方式。每一個學生的性格都不相同,性格不同,那么所采用的學習方式也會不同。這就需要老師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并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做出不同的教學方案,使老師的學習方案與學生的性格相符。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尊重學生不同的接受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能夠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2.2意志
意志克服語文學習的困難。意志堅強的人,更容易克服困難,達到目標。語文學習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甚至我們一生都要學習語文,這就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堅韌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在語文的研究領域有所成就。作為教師,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意志。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重要時期,所以將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與語文學習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有準確的判斷力,對學生將來的語文學習是很有好處的。
2.3情感
情感提高學習效率。老師要引導學生去熱愛語文,當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了語文,那么不論對學生自身,還是老師的教學,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對語文本身的情感,了解學生的相關知識,使老師的教學內容基于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基礎。提高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江蘇省泰興市珊瑚初級中學 丁春花一旦學生對語文,對語文學習建立了感情,那么學生就可以從自身出發(fā),對知識做出判斷,并自主地對其加以延伸,這對語文本身的學習是有極大好處的。
2.4動機
動機提高學習意識。學生只有知道了學習的目的,才會更有主動性,也就是明白學習的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思想意識,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的態(tài)度,其次,學生的知識結構可以由此得到優(yōu)化,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當學生明白了學習的動機,那么學生的學習就會更加投入,狀態(tài)就會從被動轉為主動,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會更加飽滿。
2.5興趣
興趣克服學習困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使學生對語文學習感興趣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學生是熱愛語文學習的,那么學生會主動的接受語文知識,并且主動地通過多種方式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從而深化已經(jīng)學習到的語文知識;再者,學生會主動的對學習當中遇到的疑問進行提問,討論甚至是研究,那么不論是否有顯見的結果,學生所經(jīng)歷的這一過程都會使學生受益匪淺。若學生能做到以上,那么,語文學習對學生來說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一門課程了,而是在學生成長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經(jīng)歷與體會,像游戲一樣簡單,輕松。在人類的活動過程中,興趣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興趣可以讓人們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并由此產(chǎn)生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更加的重要,只有提升對語文的興趣,學生們才能在心理上認同語文學科,并積極的去學習語文知識,進而刺激其對語文學習的渴望。
3.如何提高非智力因素
3.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當前的語文教學方式,已不同于傳統(tǒng)的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坐在下面只是聽課,這種單方面的教學方式,而是老師會根據(jù)教學目的展開教學,適當程度地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并且將非智力因素考慮在語文教學中。在當前情形下,老師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自學的習慣,也就是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樣利于學生質疑問難,勤于背誦,善于朗誦的習慣;再有就是自我評價的習慣,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自我評價是很重要的,它使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方式、態(tài)度、成果等做出客觀的評價,有利于學生下一階段對學習的安排,查缺補漏,對學生進一步發(fā)展有促進作用。
3.2改善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評價方式
不同于傳統(tǒng)的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對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的評價方式,在當前,老師們會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式等對學生做出評價,而不僅僅是學生學習成績。既然評價的功能發(fā)生了變化,那么我們就可以采取有效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為語文教學所利用,毫無疑問。這對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有重要意義的。
3.3改進評價標準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評價標準主要是以考試成績?yōu)橹?。近些年,隨著高考改革的陸續(xù)出臺,教學目標也發(fā)生了變化,由此引發(fā)的評價標準也相應的轉變。語文學習在初中的位置尤為重要,因此,在學習中評價標準也成為初中語文評價的重點。改進評價標準,激發(fā)非智力因素,不以成績?yōu)橹饕疾炷繕耍瑢μ嵘Z文教學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3.4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教師在上課前,應該充分的準備所要講授的內容,在較為充實的備課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在課堂上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在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創(chuàng)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顯得尤為重要,應該由以前的教師的“教”轉變?yōu)閷W生的“學”,在課堂上要有更多的互動,而不是老師一味的灌輸知識。另外,在課堂上要提供創(chuàng)新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們能發(fā)揮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敢于把自己所想、所思的內容表達出來。
3.5拓展課外教學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不僅僅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更應該引申到每個學生的家庭之中,語文教師可以使用豐富的課外教學資源,跳出教材本身的局限,反而讓學生去表演和實踐,對拓展學生的視野非常重要,也會使我們的課堂更為開放、更有活力。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非智力因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將非智力因素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上,可以使學生們以更輕松的姿態(tài)去學習語文知識,從而也對學習其他學科有著不小的幫助。
4.總結
總之,提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老師要有意識地將非智力因素與語文教學結合在一起,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語文建立感情,達到輕松的學習語文的目的。當學生有足夠的能力駕馭學習語文的能力時,學生就會充滿自信,激勵自己,從而達到語文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杰.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6)
[2]張向麗.初中語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12)
[3]陳留存.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