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莉
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喜糖包裝設計的形式越來越多元化。經(jīng)過研究,總結了喜糖包裝設計的4個新特點:①文化的交融性,即在傳承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時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特點;②設計形式越來越豐富,從色彩、造型和材料的多樣性方面可以看出;③喜糖包裝設計的工藝技術進步顯著;④在大眾傾向個性化消費的今天,喜糖包裝也呈現(xiàn)出了個性定制的特點。
關鍵詞:喜糖包裝;文化交融;工藝技術;個性定制
中圖分類號:J52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4.031
1 文化的交融性
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也越來越豐富,中華民族積淀了幾千年的文化精髓也滲透在了包裝設計中。中華文化的形式美和內在寓意給予了現(xiàn)代設計者無限的靈感和創(chuàng)作想法。
如圖1所示,這款喜糖包裝的設計融合了滿清朝服上的織錦圖案,用傳統(tǒng)的同心結裝飾,色彩喜慶而和諧,整個喜糖的包裝設計充滿了傳統(tǒng)的氣息和韻律,不僅華麗、美觀,還表現(xiàn)出了喜糖包裝的品位和內涵。
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融合成為了一種潮流。如圖2所示,這種設計突破了傳統(tǒng)大紅大紫的色彩情感,使用了現(xiàn)代潮流的黑白色。它在造型上運用了現(xiàn)代的男女式禮服,符合新時代的審美要求,讓人耳目一新。
2 設計形式豐富多樣
2.1 色彩豐富
21世紀是色彩的世紀,在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里,不管是在自然界還是在人類客觀的生活環(huán)境中,色彩無處不在。色彩作為最能引起人情感回應的視覺要素,在設計中是最能展現(xiàn)情感變化的視覺心理要素之一。
白色是西方婚禮用品中的主色,給人以美好的感覺,象征著愛情的純潔。黑色和白色的搭配在色彩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簡潔中求新穎,讓視覺沒有負擔感,用女士禮服和男士襯衫為造型,獨特新奇。而暖色系給人喜慶、溫暖的感覺。心理學研究表明,食物類產品大多以輕松明快、明艷活潑的暖色調為主,不僅具有視覺沖擊力,還能誘發(fā)人們的食欲。在喜糖包裝中,暖色占有重要位置。
多彩色就是色彩冷暖的結合,色彩種類多樣,能體現(xiàn)出多姿多彩、繽紛綻放的感覺。
2.2 造型豐富
包裝造型會激發(fā)人的情感,一方面,來自包裝要素本身的情感特征;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包裝結構的情感?,F(xiàn)如今,人們更加注重包裝能否將結婚喜慶的寓意表現(xiàn)出來,他們要從視覺上體現(xiàn)結婚的主題。如圖3所示,汽車的造型加上新人的卡通畫像,有著載著新人通往幸福之路的寓意,具有很強的直觀性。
2.3 材料豐富
不同的材質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運用在喜糖包裝設計上的材料也具有多樣性。
2.3.1 金屬材料
如圖4所示,金屬材料的包裝工藝精良,表面光滑而細膩,大紅的顏色華麗、優(yōu)質。這款鋁制的金屬包裝雅致而大方,將產品特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2.3.2 紙質材料
紙質材料是最常見的包裝材料,它在包裝設計上的應用也最廣泛。這是因為它具有便宜、靈活和環(huán)保的特點。
2.3.3 玻璃材質
如圖5所示,透明和反射的玻璃給人一種流動性的感覺,如果設計中再加入布料,不僅能起到一定的裝飾效果,還能傳遞給人們最直接的信息和感受,增強產品本身的視覺魅力。
3 工藝的進步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思維被應用于包裝設計、包裝工藝、包裝設備、包裝新材料和包裝新產業(yè)中。包裝工藝主要是指包裝制作過程中的制造工藝,例如包裝的成型工藝、包裝的修飾等都經(jīng)歷了改進和完善的過程。包裝成型主要包括金屬包裝的成型、塑料包裝的成型、紙品包裝的成型以及其他復合材料的包裝成型。塑料包裝采用的是擠壓、熱壓和沖壓等方法成型,現(xiàn)在這些方法已被逐漸應用到了紙板包裝的成型上。不同材質的包裝成型已借助氣壓、沖擊、濕法處理、真空技術等來實現(xiàn)工藝的簡化和科學化。
4 個性定制化
1962年,米加布萊克指出,“設計師的職責是設計出有用且令人愉快的產品”。如今,人們的消費觀已經(jīng)不再取決于產品質量,而更多傾向于自我喜好。這種潮流和專屬象征的情感體現(xiàn)能使消費者感到快樂。對設計師來說,喜糖的包裝設計要實現(xiàn)與消費者情感上的溝通和心靈的契合。
參考文獻
[1]林笑躍.從喜糖包裝設計看工業(yè)設計文化[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07(4).
[2]蔡偉.包裝造型設計[M].北京:國際廣告雜志出版社,2004.
[3]愛德華·丹尼森,理查德·考索雷.包裝紙型設計[M].沈慧,劉玉民,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4]拉茲羅·魯斯,喬治·L·威本佳.包裝設計圖形手冊[M].趙黎明,譯.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5]包文.包裝設計創(chuàng)新理念的形成因素[N].中國包裝報,2012-10-16(003).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