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遼河石化公司檢維修部,遼寧 盤錦 116021)
該壓縮機型號D-14.3/31-47,是對稱往復活塞壓縮機。
壓縮機運行時狀態(tài):
1、壓縮機曲軸基本處于軸向最大竄量的中間位置;2,電機軸基本處于電機的磁力中心線位置;3,壓縮機軸線與電機軸線重合并與基礎平行;4,壓縮機聯(lián)軸器端面與電機聯(lián)軸器端面平行并與壓縮機軸線垂直;5,壓縮機聯(lián)軸器端面與電機聯(lián)軸器端面的距離與限位板的厚度相等。
壓縮機找正后要求達到如上運行時的5點要求。
但實際是:電機落到基礎上以后可能發(fā)生:1、壓縮機軸線與電機軸線不重合;2、壓縮機聯(lián)軸器端面與電機聯(lián)軸器端面不平行;3、壓縮機聯(lián)軸器端面與電機聯(lián)軸器端面的距離與限位板厚度不等;4、壓縮機曲軸不在軸竄中心位置,電機軸不在磁力中心線位置;
下面對上面談到的可能,逐一解決。
先對壓縮機軸線與電機軸線不重合問題,以及聯(lián)軸器端面有張口問題,通過三表法找正解決。在聯(lián)軸器上放置徑向表A表,以及軸向表B表和C表。盤車分別記下各表在0°,90°,180°,270°的讀數,如下圖。
圖中的讀數是從電機往壓縮機方向看,順時針盤車360°的讀數。進行分析:
①a1=0>a3=-0.40,a2=-0.60 ②b1+c1=-0.08 b1+c1+b3+c3=0.22=b2+c2+b4+c4=0.22;符合找正判別式。 通過上面分析,壓縮機和電機位置如圖2 其中D聯(lián)軸器直徑;L1電機聯(lián)軸器中心到電機前地腳的距離;L2電機聯(lián)軸器中心到電機后地腳的距離;Y1電機前地腳到壓縮機軸線距離;Y2電機后地腳到壓縮機軸線距離?,F(xiàn)場測量D=500mm,L1=800mm,L2=2200mm; 垂直偏移: Y1=KL1+e=﹛[(b1+C1)-(b3+C3)]/2D﹜×L1+(a1-a3)/2=-0.104mm Y2=KL2+e=﹛[(b1+C1)-(b3+C3)]/2D﹜×L2+(a1-a3)/2=-0.636mm 由Y1=-0.104mm判斷電機前地腳在壓縮機軸線以下,應加墊片0.104mm;由Y2=-0.636mm判斷電機后地腳位于壓縮機軸線以下,應加墊片0.636mm; 水平偏移: X1=KL1+e=﹛[(b2+C2)-(b4+C4)]/2D﹜×L1+(a2-a4)/2=-0.064mm X2=KL2+e=﹛[(b2+C2)-(b4+C4)]/2D﹜×L2+(a2-a4)/2=0.524mm 由X1=-0.064mm判斷電機前地腳位于壓縮機軸線左面,應用頂絲將前地腳向右頂0.064mm; 由X2=0.524mm可判斷電機后地腳位于壓縮機軸線右面,應將后地腳向左頂0.524mm; 下面解決曲軸未處于軸竄中間位置的問題。(我們看圖2) 第一步:將曲軸移到右極限位置; 第二步:在機體打上百分表并調零,測量軸向竄量; 第三步:將曲軸移到左極限位置,同時看百分表讀數,這個讀數是壓縮機曲軸軸向總竄量S,S=0.7mm; 第四步:將曲軸左極限位置向右移S/2=0.35mm距離。這時曲軸就在軸竄中間位置了。 下面解決電機軸未處于電機的磁力中心線位置問題: 電機停機時聯(lián)軸器端面處于位置1,它距離電機軸承箱端面的距離為m1;而電機運轉時聯(lián)軸器端面伸張到了位置2,它距離電機軸承箱端面的距離為m2,也就是說電機聯(lián)軸器端面伸長了m2-m1距離。如何把電機軸從位置1調到位置2呢? 第一步:電機空轉; 第二步:運轉穩(wěn)定后,用劃針貼緊電機軸承箱端面,在電機軸上畫一條線; 第三步:關電機,靜止后用頂絲將電機聯(lián)軸器從位置1向位置2方向頂,到看到那條線停止。 第四步:用限位桿將位置2固定。 下面解決端面M1與端面M2的距離d2與限位板的厚度d1不等的問題。 第一步:在兩聯(lián)軸器端面之間打上百分表; 第二步:用頂絲將電機兩個后地腳同時向壓縮機方向頂d2-d1的距離,;經過測量 d2=21.4mm,d1=20.7mm,則 d2-d1=0.7mm.就是說當百分表的讀數為0.7mm時,頂絲停止頂。 這臺壓縮機經過上面方法找正后,接下來把緊聯(lián)軸器螺栓和電機地腳螺栓,回裝曲軸箱蓋和聯(lián)軸器護罩,經生產車間試車運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