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滿
她是一個活潑開朗、陽光睿智的女孩,不僅是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還是校排球隊隊長;她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在嘗試中走出了一條精彩之路。她叫姚金巖,來自于沈陽市第四中學高三(4)班。畢業(yè)在即,她仍在球場上揮汗如雨,期待一個美好的未來。
姓名:姚金巖
學校:沈陽市第四中學
職務:校學生會文藝部部長兼宣傳部副部長
愛好:表演、排球
榮譽:2009年3月,被評為區(qū)“優(yōu)秀學生”;2011年1月,獲得“星星火炬”全國少年兒童英語大賽遼寧賽區(qū)(初中組)一等獎;2012年8月,獲得“中華之星”全國青少年人才展評活動朗誦類金獎;2013年,獲得沈陽市“優(yōu)秀團干部”稱號;2014年8月,參加沈陽市中學生排球賽,獲得第二名;2015年9月,參加遼寧省青少年排球錦標賽,摘得銀牌。
和很多孩子一樣,姚金巖有一個美麗的童年。爸爸是體育老師,媽媽是機關干部,這使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從4歲起,媽媽就把她送去學表演,想讓她成為一個內外兼修的女孩。那時候,她只是憑興趣學,進步很快,沒多久就會跳舞、會演小品、會說相聲?;氐郊?,她不僅給爸媽表演,還在小區(qū)里展示,叔叔阿姨們都很喜歡她。等上了小學,她的展示機會就更多了,成了校園里的小明星。“當時,我比較愛湊熱鬧,有活動就參加,得到了很多鍛煉。成功時,媽媽告訴我不要驕傲,因為人外有人;失敗時,媽媽鼓勵我不要灰心,因為過程比結果重要。所以每次參加比賽,我都不抱太大希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學校的藝術節(jié)、區(qū)里的英語比賽、市里的小主持人大賽……她經常參加,獲獎證書已有十多個了。而且,她還光榮地被選為大隊長。
小學很快結束了,她似乎還沒有過夠,但一只腳已經邁進了杏壇中學的校門。開學第一天,媽媽就說:“你已經是初中生了,能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并有自己的主見了。以后,你要學會自己做主嘍!”一夜間,她感到自己長大了很多。上初中后,她以學業(yè)為主,每科成績都很優(yōu)秀,當上了班里的團支書。這段時間,她還堅持學習表演,身邊的親人都以為她會以此作為今后的發(fā)展之路。然而,上初二不久,她卻提出了一個新想法——打排球。原來,她在家里看女排錦標賽,觸動非常大?!扒驁錾系木o張對弈,中國女將的不屈不撓,以及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想去打排球!”
可是,她并不具有身高上的優(yōu)勢,適合打排球嗎?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爸,老爸先沖她一笑,然后問:“163cm,這個頭兒,能行嗎?”老爸的質疑正中她的弱點,而她馬上說:“怎么不行了?我還處在發(fā)育期,以后還長個兒呢。”接著,老爸問:“打排球可辛苦了,你知道嗎?”“知道啊,不辛苦我還不打呢?”這時,老媽瞅了她一眼,一臉不支持的表情,但也沒說什么。老爸又想用“辛苦”來打消她的積極性,還說自己曾因大強度的訓練而累積了傷痛。但是,這一切都沒能嚇住她,她堅定地說:“表演是我的強項,但我希望嘗試不一樣的生活。人活一輩子,不能把一生的時間都放在一件事上!”就這樣,她說服老爸老媽。“說實話,身高一直是我的劣勢,但我還是堅持了這個選擇。”
她從排球的基本功學起,發(fā)、扣、墊、攔、傳,每一個動作都必須練好。那時候,別的同學放學回家了,她卻和幾個隊員訓練。發(fā)球是拿分的關鍵,為了練好自己的發(fā)球特色,先練發(fā)球的力度,再提高發(fā)球的準確率,每天對墻發(fā)球100次?!熬毩晻r,一定要找到發(fā)球的手感,找到對方接球的軟肋,破壞對方的一傳,打擊對方的核心?!苯涍^刻苦練習,她練就了一手發(fā)球就拿分的本領,并曾在比賽中創(chuàng)過發(fā)球連得7分的好成績。然而,她也有過失誤。有一次,她發(fā)球兩次沒過網,心里特緊張,因為這關系到比賽的整體分數(shù)。這時,教練叫了暫停,讓她緩和一下情緒,并做了技巧上的指導。結果,她又找回了以前的自信,發(fā)球連得5分。
因為個子相對矮,扣球成了她的弱項。為了彌補自身的不足,她在每天的體能訓練中,除了完成教練布置的功課之外,還多給自己加一些輔助力量的訓練,以此來增強臂力。另外,她在場上是“二傳”,發(fā)揮著紐帶的作用,一刻也不能疏忽?!氨荣悤r,我要注意每個隊友的位置、狀態(tài),關注4、3、2號位的扣球與轉變,4號位的隊友若發(fā)揮失常,扣球超過三個或被對方防守反擊,這時就要轉變思維、改變戰(zhàn)略,不能只給4號位傳球了,要反給3號位、2號位,讓她們去扣球。”球場上,思維的轉變很重要,而善于借鑒別人的經驗也不能忽略。一有時間,她就觀看電視比賽,將學來的技巧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完善自己。當然了,比賽時也有緊急情況發(fā)生,比如扎網、探頭等,這就需要二傳的及時應變了。平時,老爸還經常指導她運步,怎樣移動最快,在場內節(jié)省時間更好地傳球。練球是辛苦的,但也讓她逐漸成長起來。隊友的呼聲,教練的認可,比賽的榮譽……她一次又一次地證明自己,勇敢地堅持下去。
如今,17歲的姚金巖正值高三,雖然處于備考的關鍵期,但依然按時去練球。她深深地愛著這項運動,從中收獲了喜悅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