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賁王云郭志敏周斌宮強王琳董志偉
保定市第三醫(yī)院(腫瘤醫(yī)院)1胸外科,2肺三科,3放療科,河北 保定 071000
隨著CT等影像技術的應用,SPN的確診率越來越高,其良惡性的鑒別是臨床所面臨的首要問題;過去主要通過開胸手術得到的肺組織以明確診斷[1]。最近幾年,單孔胸腔鏡被廣泛用于臨床實踐,為診斷SPN的良惡性提供了一種新方法[2-3]?,F(xiàn)將我院單孔胸腔鏡治療SPN的臨床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以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胸外科診治的100例SPN患者為研究對象,且均經(jīng)X線胸片檢查以及肺部CT檢查確診。根據(jù)手術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為20~79歲,平均年齡為(48.6±13.6)歲;觀察組50例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為21~82歲,平均年齡為(49.2±12.3)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變部位以及病灶大小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1觀察組 患者側臥于手術床上,在靜脈麻醉復合雙腔氣管插管法吸入全身麻醉下接受手術治療;術中健側肺接受單肺通氣,保持患側肺完全萎陷。術者常規(guī)建立單孔,置入胸腔鏡探查胸腔,明確病變部位后,用內(nèi)鏡切割吻合器對肺結節(jié)部位實施楔形切除,將切除的標本裝到標本袋中從操作孔取出,迅速做冰凍病理檢查;如病理回報為良性結節(jié),則常規(guī)完成整個手術;如病理回報為原發(fā)性肺癌,則將前胸壁切口延長到8~10 cm,在胸腔鏡的輔助下完成肺葉切除術以及淋巴結清掃術。
1.2..22對照組 患者取健側臥位,麻醉方法同觀察組,接受胸部切口的開胸手術。術者發(fā)現(xiàn)病變部位后,用直線形切割縫合器或手工方法對病變部位進行楔形切除,所取標本立即送冰凍病理檢查,如病理提示為良性結節(jié)則完成整個手術,如病理提示為原發(fā)性肺癌,則立即實施肺葉切除術以及淋巴結清掃術。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和并發(fā)癥等。
采用SPSS 14.0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ˉ±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的病灶均被楔形切除。觀察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未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對照組中有1例患者術后最終死于呼吸衰竭。兩組患者SPN的性質(zhì)未見明顯不同,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引流管留置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失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各觀察指標的比較
表1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各觀察指標的比較
組別對照組(n=50)觀察組(n=50)手術時間(min)術中失血量(ml)胸腔引流時間(d)術后住院時間(d)142.38±48.90 139.84±76.66 3.63±1.33 9.57±2.76 116.54±30.81 79.62±17.80 2.04±0.19 6.07±1.12
孤立性肺結節(jié)(SPN)是指肺實質(zhì)內(nèi)類圓形、單發(fā)、最大直徑在3 cm以內(nèi)的病灶,不存在縱隔和肺門淋巴結增大、肺炎或肺不張現(xiàn)象[5-6]。SPN在臨床上比較多見,導致其出現(xiàn)的病因相對復雜,與類似疾病進行鑒別診斷有一定困難,CT、X線、PET以及MRI等檢查無法明確SPN的性質(zhì),即使肺泡灌洗、纖維支氣管鏡活檢、經(jīng)CT引導下肺穿刺活檢以及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的支氣管穿刺活檢等有創(chuàng)檢查獲得的陽性診斷也不是很準確[7]。惡性化的SPN可進展為原發(fā)性肺癌。既往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約50%的SPN為惡性,并且一些患者的肺癌已經(jīng)有所發(fā)展,如被予定期隨訪可能延誤治療的時機,因而應積極地接受手術治療,這樣能獲得早期明確的診斷[8-9]。在本文中,41%的患者為原發(fā)性肺癌,21%的肺癌確診患者存在縱隔淋巴結轉移。開胸肺活檢術是獲取肺組織的最有效方法,但該法的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的恢復時間較長,導致大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因而在臨床上沒有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10]。單孔胸腔鏡為臨床醫(yī)生診治SPN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所達到的效果與開胸手術一致。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于術中以及術后均未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對照組有1例患者術后死于呼吸衰竭,兩組患者SPN性質(zhì)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可認為單孔胸腔鏡治療的手術效果與對照組傳統(tǒng)的手術效果基本一致;而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恢復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均p<0.05),使患者免受開胸楔形切除術大切口所致的痛苦感。因此,該法更易被廣大患者及臨床醫(yī)師所認可和接受[11]。
診治SPN時,單孔胸腔鏡治療的關鍵是確定、尋找肺結節(jié)的具體部位,并將病灶完整切除;對于直徑超過2 cm或者累及臟層胸膜下的病變,術中容易被發(fā)現(xiàn);但是對于直徑未超過2 cm的病灶或者位于肺組織深部的病變,因術者無法像開胸手術一樣直接對病變部位進行全面探查,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灶定位的難度[12]。對此,既往研究總結經(jīng)驗如下。①術前,術者應認真閱讀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尤其是螺旋CT三維重建圖像,以明確病灶所在部位,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免術中盲目尋找病灶。②術中,在患側肺部處于完全萎陷的情況下,術者要認真觀察肺表面。因為若病變位于胸膜下較淺的位置,術者可觀察到其突出肺表面;若病灶因牽拉臟層胸膜而出現(xiàn)胸膜凹陷征,術者也較容易分辨出。當初步判斷病變部位后,術者可用肺鉗輕輕鉗夾病變部位,因結節(jié)病變多不易被壓縮,而且存在硬結感,可據(jù)以明確定位。③若鏡下無法明確病變部位,術者可將懷疑的病變部位牽拉到切口附近,直接觸摸分辨質(zhì)地過軟或病灶過小的肺微小結節(jié)。若上述方法都無法明確診斷,術者可適當延長切口,用手指仔細初診病變部位,多可明確病灶部位[13-14]。運用上述方法,本研究所選患者的病變部位均得以明確。當運用單孔胸腔鏡切除病灶時,內(nèi)鏡吻合器存在受力均勻、牢固、嚴密的優(yōu)勢,能夠將肺結節(jié)完整切除,避免病變破損污染胸腔,而且具有操作簡便快捷等優(yōu)點。標本被從胸壁切口取出后,應立即裝入標本袋內(nèi);對于較大的標本,可根據(jù)情況適當擴大切口的長度,這樣可避免標本通過切口位置時受到的擠壓,也是預防惡性腫瘤種植轉移的方法之一。對于良性結節(jié),單孔胸腔鏡下開展的楔形切除手術不但能夠確保腫瘤完整,而且還能夠明確診斷;同時進行診斷和治療,不僅能消除良性病變惡變的可能,而且還能消除患者的思想負擔,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對于惡性結節(jié),這種診斷方法快速,而且能夠合理、及時采取治療措施。Hazelrigg等[15]認為,楔形切除SPN病變過程中,術中冰凍病理報告的早期肺癌患者應該接受肺葉切除術同時聯(lián)合縱隔淋巴結清掃術,但應去除無法耐受肺葉切除術的患者。綜上所述,與開胸術相比,單孔胸腔鏡治療診斷和治療SPN的臨床效果較好,具有手術所需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較快等優(yōu)點,而且其創(chuàng)傷小、操作安全可靠,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廣。
[1]關牧娟.寶石能譜CT成像鑒別診斷孤立性肺結節(jié)性質(zhì)的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3.
[2]計丙淵.孤立性肺結節(jié)MSCT征象的多因素回歸分析對良惡性肺結節(jié)鑒別診斷的價值研究[D].錦州:遼寧醫(yī)學院,2013.
[3]張敬東.孤立性肺結節(jié)與支氣管關系對其定性診斷的應用價值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0.
[4]烏立暉,路松華,徐志飛,等.孤立性肺結核的診斷思路與外科治療策略[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33(2):669-670.
[5]黃思光,韋涌初,陽世雄,等.電視胸腔鏡手術對孤立性肺結節(jié)的臨床應用價值[J].廣西醫(yī)學,2012,34(5):575-576.
[6]車國衛(wèi),劉倫旭.單孔電視胸腔鏡手術臨床應用的現(xiàn)狀與進展[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2,19(2):181-184.
[7]李國,王建利,陳武,等.肺部小結節(jié)62例胸腔鏡手術治療[J].四川醫(yī)學,2011,32(6):901-902.
[8]葉仕新,曾志勇,徐馳,等.電視胸腔鏡在肺部小結節(jié)診斷與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2,19(5):567-568.
[9]關建中,劉翠玉,謝立旗,等.PET/CT鑒別診斷孤立性肺結節(jié)的優(yōu)勢與限度[J].放射學實踐,2012,27(10):1082-1085.
[10]邵豐,楊如松,鄒衛(wèi),等.術前CT引導穿刺定位并亞甲藍染色在胸腔鏡治療肺部小結節(jié)中的應用[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10):1840-1841.
[11]孫振宇,顧敏威,孫琦,等.肺小結節(jié)全胸腔鏡切除術前CT引導下Hook-wire定位的35例臨床分析[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2(9):1286-1287.
[12]王濤,陳寶俊,范曉紅,等.肺微小結節(jié)的臨床診斷與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2,19(3):274-279.
[13]初向陽,薛志強,劉毅,等.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早期肺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2,19(2):1.15.
[14]李秋澤,黎濤,孫強,等.胸腔鏡用于孤立性肺結節(jié)診治的體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5):2882-2883.
[15]葛建軍,趙子恩,江明君,等.電視胸腔鏡在孤立性肺結節(jié)診治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1,23(7):7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