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蕾
打開高一化學新課本,同學們會立刻發(fā)現(xiàn):課本中的每一頁,其中一部分印刷著章節(jié)的正文內容,約占一整頁的2/3;另一部分則印刷著與正文相配套的注釋、插圖等內容,約占一整頁的1/3。由于注釋、插圖等輔助性內容的篇幅總是有限的,因此在此部分中就留出了大量的空白區(qū)域。有的同學會認為這些空白區(qū)域是對紙張的浪費,其實不然,編書者留出這些空白區(qū)域并不是浪費空間,而是旨在讓同學們科學、合理、有效地加以應用,使空白處成為大家發(fā)揮才能的自由空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然而,從過去課本的使用情況來看,很多同學并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這些空白區(qū)域,甚至有些同學在空白處信手涂鴉,胡亂地寫些與學習毫無關系的內容,使空白區(qū)域失去應有的作用。下面就和同學們談談課本空白區(qū)域的有效使用。
一、利用空白區(qū)域記錄預習時的疑點
化學是在分子、原子的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學科,客觀上決定了其內容的抽象性。因此,作好課前預習便成了學好化學的前提。由于化學內容的抽象性,因此,在預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義是學習的重點或難點內容。這就要求同學們在預習過程中,善于把這些問題提煉出來,并記錄于課本相應內容的空白處,以便在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下課后能在空余時間和其他同學討淪,查找資料等。因此,在空白處記錄預習時的疑點,能對提高聽課的針對性、學習的自覺性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空白區(qū)域記錄老師講授的重點和自己所得到的啟迪
聽課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因此,課堂上要認真聽取老師的講解,特別是要帶著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計劃、有側重地聽課。在聽課過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課本的空白處做好記錄。記錄的要點主要有:①老師上課時所講的重點知識;②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突破重難點的思路和方法;③老師在實驗過程中所強調的現(xiàn)象、結論和有關注意事項等。此外,還要記錄聽課過程中受到的啟發(fā)、閃現(xiàn)的靈感,以及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等。記錄下這些內容,將為課后的復習與研究、歸納與總結帶來極大的方便。
三、利用空白區(qū)域記錄課外補充材料
學習過程中總不免要閱讀適量的教學參考資料,以幫助消化所學的內容,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一本好的參考資料總會在以下一個或兒個方面作深入細致的剖析:①教材的重點和難點;②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網(wǎng)絡;③學習方法;④典型例題剖析;⑤知識的延伸和拓展等。這些內容中總有一些是教材無法包含或未直接給出、教師授課沒有涉及的。因而,在研讀這些內容時,應及時把有價值的東西在教材相應的空白處記錄下來,以便復習時總結。圖l所示是某同學在學習第一章第一節(jié)《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時,聽課過程中在教材空白處做的記錄,簡潔明了,具有較高的復習價值。
四、利用空白區(qū)域作好學習總結
作好總結是構建知識網(wǎng)絡、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與記憶的有效手段,也是進一步學習的前提和保障。學習時要注意運用好空白欄做好總結工作。在進行課后復習時,要學會用簡明的語言對本章節(jié)所學的內容做簡要總結,并把總結的語言記錄于空白處,便于記憶。在復習某一單元或某些章節(jié)時,要對前后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找出異同,提煉規(guī)律,形成知識網(wǎng)絡,記錄于單元或章節(jié)空白區(qū)域,便于知識的提取與運用。在學習一段時間后,對學習方法也要不斷加以總結,總結經(jīng)驗教訓,提出注意事項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等,把這些內容記錄在某顯要的空白處,便于今后學習參照。
化學學習過程中如能按上述要求科學、合理地使用好課本的空白區(qū)域,做好詳實的記錄,那么,你的課本將成為一本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的“百科全書”,為將來的復習、備考帶來極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