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維杰 王允白 湯朝起 黃瑾 高遠 顧光偉 張義志 竇玉青 張忠鋒
摘要:為明確賀州煙區(qū)曬黃煙適宜的打頂方式,采用摳心打頂、現蕾期打頂、中心花開放打頂3種打頂方式對賀州煙區(qū)主栽曬黃煙品種進行處理,分析其對曬黃煙上部葉、下部葉、中部葉的外觀質量、主要化學成分、產量、產值、感官評吸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曬黃煙的株高、莖圍、節(jié)距、葉片數均有增加的趨勢,而上部葉和中部葉長、寬有下降趨勢,下部葉則相反;各部位煙葉的還原糖、總糖、植物總堿含量顯著上升,總氮含量變化規(guī)律則不明顯;同時曬黃煙的香型更加彰顯,感官評吸質量評價綜合得分也有所上升。綜合分析認為,賀州曬黃煙可根據煙株長勢選擇現蕾期打頂或中心花開放50%打頂。
關鍵詞:曬黃煙;打頂方式;農藝性狀;化學成分;感官評吸質量
中圖分類號: S572.0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0-0137-05
打頂是調節(jié)煙草生長發(fā)育的重要農藝措施,研究發(fā)現打頂能夠抑制煙株的生殖生長,而對營養(yǎng)生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煙葉內在的化學品質與打頂方式有著密切關系[1]。打頂能夠明顯促進根系發(fā)育,提高煙堿合成能力,對煙株上部葉的生長發(fā)育作用則更明顯[2]。有研究表明,采用中心花開放時進行一次性打頂能夠消耗部分煙株營養(yǎng),降低上部葉的煙堿含量,并且能夠改善上二棚煙葉的結構特征[3]。王斌等認為,煙葉中的鉀含量與打頂時間有顯著關系,上部葉尤其明顯[4]。曬黃煙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烤煙傳入之前,晾曬煙在我國有著重要地位。隨著混合型香煙在我國的推廣發(fā)展,曬黃煙作為重要的添加原料受到廣泛重視[1]。有研究認為,在烤煙型卷煙中加入適量的曬黃煙不僅能夠降低刺激性,還能使吸味醇和、香氣濃郁[5-6]。本研究以賀州曬黃煙為研究對象,通過采用不同打頂方式來探究其對曬黃煙煙葉質量及產量的影響,從而確認賀州曬黃煙最適宜的打頂方式。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地點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黃姚鎮(zhèn)枧盤村委盤古自然村農戶煙田,曬黃煙品種為公會曬黃煙。
1.2 試驗方法
試驗時間為2012—2013年。選取生長一致的曬黃煙煙田作為試驗田,試驗田面積 1.1 hm2。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設置3個處理,每個處理3個重復,每個小區(qū)90株煙。處理T1,摳心打頂,當花蕾還包在葉內而未出現且只有豌豆粒大小時,用鑷子夾去或用小竹簽挑去;處理T2,現蕾期打頂,煙田大部分煙株現蕾,主莖伸出幼葉,花蕾與幼葉明顯分開后,將花蕾、花梗連同其下2~3張小葉(花序)一并打掉;處理T3,中心花開放打頂,當煙田有50%的煙株第1朵中心花開時進行打頂,打頂時從最下面(頂部)的花枝起往下數2~3張過渡葉一同打掉。除打頂方式不同外,其他農事操作按常規(guī)栽培技術和調制技術進行。按照煙草行業(yè)頒布的農藝性狀調查方法(YC/T 142—1998《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每個小區(qū)選取有代表性的煙株,測量上部葉、中部葉、下部葉的長、寬。按常規(guī)曬制技術統一分小區(qū)采曬,調制結束后,所有試驗小區(qū)煙葉單獨存放,并統計各個處理的經濟性狀;選取每個處理的下、中、上3個部位煙葉,分別進行外觀質量評價、主要化學成分分析和評吸質量鑒定(表1)。
1.3 數據處理方法
采用Excel 2010、DPS 7.05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農藝性狀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不同打頂方式處理的株高有增加的趨勢且差異極顯著,摳心打頂處理與中心花開放打頂處理的葉片數、節(jié)距、上部葉長與寬、下部葉長差異顯著,摳心打頂與現蕾期打頂、中心花開放打頂處理葉長差異顯著,其葉寬差異不明顯??傮w來說,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打頂對煙株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力逐漸減弱,不同打頂方式對中部葉生長發(fā)育的影響最低。
2.2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經濟性狀及各部位煙葉比例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中部煙葉比例有所增加,下部煙葉比例迅速下降,中心花開放打頂比摳心打頂處理下部煙葉比例降低近50%,而上部煙葉比例總體呈上升趨勢,各處理中部葉、下部葉比例、產量均差異極顯著,摳心打頂與現蕾期打頂處理的上部煙葉比例與產值差異顯著,但隨打頂時間推遲,差異性變得不明顯。綜合分析發(fā)現,現蕾期打頂處理在產量、產值方面都略高于摳心打頂與中心花開放打頂處理,因此選擇在現蕾期打頂綜合經濟性狀最好。
2.3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外觀質量的影響
2.3.1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下部葉外觀質量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2012年試驗各處理下部葉顏色都以金黃色為主,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正黃色、金黃色煙葉比例有所增加;成熟度稍有提高,葉片結構有變疏松的趨勢,油分逐漸減少,現蕾期打頂處理含青度明顯偏高,光澤變暗,身份結構基本保持不變。2013年摳心打頂處理顏色為土黃偏淺土黃,現蕾期打頂處理以土黃為主,中心花開放處理的顏色為正黃-金黃-土黃,范圍變化相對較廣泛;不同打頂方式的成熟度均為基本成熟,中心花開放試驗處理的身份相對其他2個試驗處理偏?。浑S著打頂時間的推遲,油分逐漸增多,含青度先降低后升高,光澤強度越來越鮮亮。比較2年試驗數據發(fā)現,受不同年份天氣狀況的影響,相同處理雖然在外觀質量上差別較大,但比較而言,中心花開放打頂處理的煙葉綜合外觀質量略優(yōu)于摳心打頂與現蕾期打頂處理。
2.3.2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中部葉外觀質量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不同打頂方式處理的中部煙葉顏色均以金黃為主,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成熟度稍有提高,身份逐漸變薄,油分減少;現蕾期打頂試驗處理的光澤強度較好,中心開放打頂方式試驗處理的光澤強度次之, 摳心打頂試驗處理的光澤強度最差;同樣受不同年份氣候條件的影響,各處理方式在含青度方面差異明顯。綜合2年數據分析可知,雖然3種打頂方式處理下的中部煙葉綜合外觀質量差別不大,但比較而言,現蕾期打頂處理略有優(yōu)勢。
2.3.3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上部葉外觀質量的影響 從表6可以看出,摳心打頂、現蕾期打頂處理上部葉顏色主要以深黃為主,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金黃色煙葉比例大幅度提高。2012年各處理的成熟度基本都為尚成熟,身份隨打頂時間推遲有變厚趨勢,葉片結構均為稍密,現蕾期打頂處理油分含量比摳心打頂、中心花開放打頂處理高,光澤強度都為尚鮮亮。2013年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成熟度逐漸提高,葉片結構變疏松,但煙葉油分含量減少,葉片身份略有變薄,這可能與煙株生長后期天氣狀況偏差、相關化學成分積累量變少有關系;同時,現蕾期打頂含青度最低,光澤強度較摳心打頂、中心花開放處理稍暗。綜合2年數據分析結果可知,現蕾期打頂和中心花開放打頂處理的煙葉綜合外觀質量優(yōu)于摳心打頂處理。
2.4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化學成分的影響
2.4.1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下部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從表7可以看出,現蕾期打頂還原糖含量與總糖含量最高,摳心打頂處理含量最低,中心花開放處理居中;總植物堿含量、總氮含量與總糖含量、還原糖含量規(guī)律相反,以摳心打頂含量最高,現蕾期打頂含量最低;鉀含量有降低的趨勢。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處理間總植物堿、總氮、鉀含量均差異極顯著,氯含量基本相同,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現蕾期打頂、中心花開放打頂處理總糖、還原糖含量差異不顯著,而與摳心打頂處理差異極顯著。
2.4.2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中部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從表8可以看出,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中部煙葉總糖含量增加趨勢較明顯,各處理均差異顯著;各處理間還原糖含量差異均極顯著,其中以現蕾期打頂處理含量最高,摳心打頂處理含量最低;各處理間總植物堿含量差異極顯著,其中以中心花開放處理含量最高,現蕾期打頂處理含量最低;總氮、鉀含量則隨時間的推遲呈降低趨勢,扣心打頂與現蕾期打頂處理差異極顯著;各處理間氯含量大致相同,變化不顯著。
2.4.3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上部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從表9可以看出,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上部葉還原糖、總糖、總植物堿含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還原糖含量差異極顯著;中心花開放處理總氮含量最高,現蕾期打頂處理含量最低,摳心打頂處理居中;鉀含量呈降低趨勢,且各處理鉀含量差異極顯著;氯含量基本一致,無明顯規(guī)律。
2.5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感官評吸質量的影響
2.5.1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下部葉感官評吸質量的影響 從表10、表11可以看出,不同打頂時間的曬黃煙葉類型均為曬黃煙,香型程度為較顯;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下部煙葉的勁頭有所降低,香氣質、香氣量、余味、雜氣、刺激性5項指標得分有所增加,燃燒性與灰色基本無變化,綜合評價得分升高。綜合2年試驗數據分析結果可知,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曬黃煙下部葉感官評吸質量有變好的趨勢。
2.5.2 不同打頂方式對曬黃煙中部葉感官評吸質量的影響 從表12、表13可以看出,不同打頂時間曬黃煙中部葉類型均為曬黃煙,現蕾期打頂處理勁頭略有優(yōu)勢;摳心打頂試驗處理的香型程度為較顯,現蕾打頂與中心花開放試驗處理的香型程度為較顯+;現蕾期打頂和中心花開放處理的香氣質、香氣量優(yōu)于摳心打頂;燃燒性與灰色基本無變化。綜合2年試驗數據分析結果可知,現蕾打頂和中心花開放打頂試驗處理的綜合評價略優(yōu)于摳心打頂。
2.5.3 不同打頂方頂對曬黃煙上部葉感官評吸質量的影響 從表14、表15可以看出,不同打頂方式處理的上部煙葉類型均為曬黃煙,勁頭為適中+;摳心打頂試驗處理的香型程度為較顯-,現蕾期打頂和中心花開放試驗處理的香型程度為較顯+;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煙葉香氣質、香氣量、余味、雜氣4項指標得分和總得分增加,燃燒性與灰色得分基本無變化,香型彰顯度、質量檔次都表現為上升趨勢。綜合2年數據分析結果可知,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曬黃煙上部葉感官評吸質量有變好的趨勢。
3 結論與討論
打頂能夠協調煙株生理生長與營養(yǎng)生長之間的關系,打頂之后原有的庫源關系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6-7],不同生態(tài)條件下的打頂方式對煙葉化學品質的影響顯著[8-9]。有研究認為,過晚打頂,葉片內含物積累量會顯著下降,上部葉面積則會減??;而過早打頂則會導致煙堿以及總氮含量顯著增加,且上部葉身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變厚[4,10]。在本試驗條件下,現蕾期打頂、中心花開放打頂處理所產煙葉綜合外觀質量優(yōu)于摳心打頂處理。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曬黃煙株高、葉片數、莖圍均呈增加趨勢,其中株高與節(jié)距增加趨勢顯著;中部葉和上部葉的長、寬呈降低趨勢,而下部葉的長、寬有增加趨勢,這可能與打頂能夠打破煙草內源激素平衡,吲哚乙酸含量明顯降低,促進營養(yǎng)物質向下部葉的轉移有關系[11]。各部位煙葉比例與打頂時間也存在相關性,上部煙葉比例隨打頂時間推遲有所提高,摳心打頂處理下部煙葉比例最高,中心化開放打頂處理中部煙葉比例最高;現蕾期打頂處理經濟性狀略有優(yōu)勢。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曬黃煙成熟度與2013年相比差距較大,含青度也偏高,說明當地不同年份天氣狀況對曬黃煙生產的影響較大。
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煙葉總糖含量、還原糖含量、總植物堿含量呈增加趨勢,這可能與打頂后光合作用產物由生殖器官向營養(yǎng)器官轉移有關系;總氮含量則呈降低趨勢,因為打頂會促進營養(yǎng)生長,根系發(fā)育得到加強,吸收的氮素會被迅速轉化為煙堿等次生代謝物;鉀含量總體呈下降趨勢,相關機理還不清楚,有待進一步進行探究;而氯含量基本一致,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曬黃煙的香型隨打頂時間推遲更加彰顯,質量有所提高。綜合分析結果顯示,賀州曬黃煙可根據煙株長勢選擇現蕾打頂或中心花開放50%打頂。
參考文獻:
[1]蘇德成. 中國煙草栽培學[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373-384.
[2]高 貴,田 野,邵忠順,等. 留葉數和留葉方式對上部葉煙堿含量的影響[J]. 耕作與栽培,2005,5(5):26-27.
[3]詹金華,雷永和.三明煙區(qū)特色產業(yè)新舉措[J]. 中國煙草科學,2002,23(4):27-29.
[4]王 斌,周冀衡,楊 未,等. 不同時間二次打頂對烤煙上部煙葉理化性質的影響[J]. 湖南農業(yè)科學,2012(13):43-45.
[5]朱貴明.論曬黃煙的品質特點及其開發(fā)利用[J]. 中國煙草,1996,4(4):36-40.
[6]楊大光.低焦油卷煙原料探析[J]. 中國煙草科學,1998,19(2):43-44.
[7]Steven J,Crafts B. Nonstructural carbohy drate metabolism during leaf ageing in tobacco(Nicotiana tabacum)[J]. Plantarum,1991,82(2):299-305.
[8]張 丹,劉國順,章建新,等. 打頂時期對烤煙根系活力及煙堿積累規(guī)律的影響[J]. 中國煙草科學,2006,27(1):38-41.
[9]陳代明,沈 錚,陳 錦,等. 不同方式留花打頂對烤煙經濟性狀、化學成分及香氣質量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42(9):101-102.
[10]鄒 焱,蘇以榮. 打頂及施用生理調節(jié)劑對烤煙主要化學成分的影響[J]. 中國煙草科學,2008,29(2):1-4.
[11]鄒 焱,蘇以榮. 打頂及施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煙草內源激素的影響[J]. 煙草科技,2008(10):50-52,57.李瑞麗,陳永建,王建民,等 烤煙化學成分與煙氣濃度的變化規(guī)律及相關關系[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5,43(10):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