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平 蘇家樂 何麗斯
摘要:介紹了桃花嫁接繁殖的具體操作方法,即圃地選擇、整地做床、砧木種子選擇與處理、播種、砧木苗管理、接穗采集與貯存、嫁接、嫁接苗管理、病蟲害防治等。
關(guān)鍵詞:桃花;砧木;接穗;病蟲害;嫁接;繁殖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685.990.4+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0-0225-02
桃作為中國極具文化底蘊古老的優(yōu)秀樹種,花先葉開放,密集而色美,不僅花朵艷麗妖嬈,而且體態(tài)優(yōu)美、風(fēng)情萬種,是不可多得的、極具觀賞價值的觀賞花木,可孤植、叢植或片植于山坡、懸崖、池畔、庭園、角隅、草坪及林緣地帶等處,具有為風(fēng)光增色的特殊效應(yīng)。近年來,各地紛紛以桃花為主題,開發(fā)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桃花觀賞景點,這些景點不僅為世界各地游者提供了放松心情、舒緩壓力、盡情親近大自然的理想場所,同時也為當?shù)匕傩諑砹素S厚的經(jīng)濟收益。為了順應(yīng)市場需求,培育出高品質(zhì)桃花苗木,現(xiàn)將桃花嫁接育苗技術(shù)總結(jié)如下。
1 砧木培育
1.1 圃地選擇
圃地宜選擇土質(zhì)疏松、排水通暢的沙質(zhì)壤土,pH值范圍為4.5~7.5,土壤含鹽量0.28%以下。地下水位在1.5 m以下,圃地切忌重茬,凡培育過核果類樹苗的地必須倒茬,間隔3~4年方可再作桃花育苗圃地。
1.2 種子選擇
砧木種子以毛桃為主,種子必須來自于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株,在果實充分成熟時采集。果實采收后挑出病蟲果、畸形果和不成熟果,經(jīng)過搓洗去掉果肉。剔除未成熟的種子,要求種子飽滿、無病蟲害、千粒質(zhì)量2.8~3.5 kg。將飽滿的種子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泡10 min進行表面殺菌,在陰涼通風(fēng)的地方晾干保存。
1.3 圃地整理
根據(jù)苗圃地的大小和環(huán)境條件規(guī)劃道路和灌溉渠道。育苗地在冬前畝施腐熟有機肥60 000 kg/hm2,深翻、耙細、整平、做畦。畦面寬1 m,畦埂寬30 cm,畦長10 m。
1.4 播種
1.4.1 秋播 在土壤結(jié)凍前進行。播前5 d左右苗圃地灌水,表層土稍干時,按行距25 cm、深5 cm開溝,每畦播4行,按株距10 cm將種子擺放在溝內(nèi),在播種行之間開溝施復(fù)合肥150 kg/hm2,蓋土耙平。種子不須要經(jīng)過人工層積處理,只須將種子浸泡1~2 d,吸足水分,在種子出水前用濃度為03%~0.5%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30~40 s,然后用清水漂洗3~4遍,撈出陰干后即播種。種子在苗床中自然通過休眠,早春(3月上旬)隨地溫上升,苗木可出土。
1.4.2 春播
1.4.2.1 層積催芽 在室外背陰面干燥處挖深1 m、寬1 m的溝,長度視種子的量而定。在底面鋪1層10~15 cm的濕沙,沙的濕度以手握能成團但不滴水、一觸即散為準,中間插上一竹竿以利通氣,鋪1層種子,再鋪1層沙,再鋪1層種子,如此反復(fù),沙和種子要鋪均勻,最后覆土20 cm左右,高出地面成土丘狀,以利排水。層積處理中要經(jīng)常進行檢查,特別是春季氣溫回升后,每隔5~7 d檢查1次,上下翻動,防止種子霉爛,并注意防止鼠害。如60%~70%的種皮已裂開,則移至冷涼的地方。若播前2周左右,種子尚未裂嘴,可將種子取出放入向陽地方催芽,每天上下翻動,灑水保持一定濕度。為了提高溫度,白天可覆蓋棚膜,晚上加草簾保溫。毛桃層積作用的時間為100~120 d,毛桃的播種期一般在3月下旬,可據(jù)此推斷毛桃層積起始時間。
1.4.2.2 種仁催芽 在春季播種前約10 d將核砸開(不可碰破種仁),取出種仁,用清水浸泡1~2 d,每天換水1~2次,再與3倍的濕沙拌勻,置于20~25 ℃下催芽,待有70%種子裂嘴時播種。
1.5 砧木苗管理
出苗后經(jīng)常檢查墑情,防止土壤干旱,可根據(jù)苗木的生長情況,結(jié)合澆水適量追施速效肥料或進行2~3次葉面追肥。灌水后及時中耕除草,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增強土壤蓄水能力和通透性。及時除去砧苗基部15 cm以內(nèi)的分枝,以利嫁接。桃苗的主要病害有細菌性穿孔病、黑星病和褐斑病,可噴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殺菌劑防治;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和潛葉蛾,可用吡蟲啉、齊螨素、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殺蟲劑防治。
2 嫁接時間
6月或8月下旬至9月中旬進行嫁接。6月嫁接的苗如果管理好,當年即可出圃;8月下旬至9月中旬嫁接的苗當年接芽不萌發(fā),形成芽苗。
3 接穗采集
選擇生長旺盛的健康采穗母株中上部當年生枝條作為接穗,盡量隨采隨接 [1],短時間內(nèi)貯藏可將接穗用濕毛巾包住,裝入塑料袋內(nèi)放到冷庫或冰箱中。
4 嫁接方法
4.1 “T”字形芽接 [2]
在砧木上選擇光滑部位,先去除葉片,再切一“T”字形切口,先橫刀切,寬度約為砧木粗度的1/2,再從橫刀口的中央開始向下切縱刀口,長約2 cm。選接穗上飽滿的芽體作接芽。先從芽的上方0.5 cm處橫切1刀,刀口長約為枝條圓周的一半,深達木質(zhì)部,再從芽體下方1.0~1.5 cm處向上斜削1刀,削至芽上方的橫刀口部位,使被削的芽片呈盾形。剝下帶皮的芽片,隨即在砧木距地3~5 cm處切一“T”字形切口,用刀尖剝開切口皮層,將盾形芽片插入,上端與砧木的橫切對齊。用嫁接塑料條從上向下捆綁,并把砧木橫切口封嚴防止雨水浸入,芽頭露在外面。接后15 d檢查接穗芽與砧木是否愈合穩(wěn)固,穩(wěn)固者已成活;若松動者,證明未成活,可以再次補接。
4.2 嵌芽接 [3]
接穗上的芽,自上而下切取。先從芽的上方 1.5~2.0 cm 處稍帶木質(zhì)部向下斜切1刀,然后在芽的下方1 cm處橫向斜切1刀,取下芽片。在砧木選定的高度上,取背陰面光滑處,從上向下稍帶木質(zhì)部削一與接芽片長、寬均相等的切面。將此切開的稍帶木質(zhì)部的樹皮上部切去,下部留0.5 cm左右。將芽片插入切口使兩者形成層對齊,再將留下部分貼到芽片上,用塑料條綁扎好。endprint
5 接后管理
5.1 檢查成活與補接
一般嫁接半個月后即可檢查,凡接芽芽體與芽片新鮮的即已成活,若芽片萎縮即未成活,如果在可嫁接的時間內(nèi)可補接。
5.2 解綁
6月嫁接的苗成活后,新梢長到10 cm時及時解去嫁接時綁扎的塑料條,當年不萌發(fā)的不解,等到第2年萌芽時解去。
5.3 剪砧
當年萌發(fā)的,在新梢長到10 cm時剪砧,剪砧的位置在接芽上0.5 cm處;當年不萌發(fā)的在第2年春季萌芽前剪。
5.4 除萌
接芽萌發(fā)后及時除掉砧木上的萌芽和其上的枝條,除萌要進行3~4次。
5.5 水肥管理
根據(jù)土壤墑情灌水,根據(jù)苗的生長情況追施速效肥料300 kg/hm2。對于當年嫁接當年出圃的苗,要多澆幾次水,多噴幾次葉面肥,保證秋季達到出圃標準。
5.6 病蟲害防治
5.6.1 防治原則 按照“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基礎(chǔ)、化學(xué)防治為輔。使用的農(nóng)藥應(yīng)符合 GB/T 8321.9—1987《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九)》 的規(guī)定。
5.6.2 農(nóng)業(yè)防治 保持育苗圃場地通風(fēng)良好。加強檢疫,一旦發(fā)現(xiàn)病株,視其感病程度及時隔離或銷毀。
5.6.3 化學(xué)防治
5.6.3.1 桃縮葉病 早春桃芽開始膨大但未展開時,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1次,連續(xù)噴藥2~3年就可徹底根除桃縮葉病。發(fā)病很嚴重的桃園,在當年桃樹落葉后噴2%~3%硫酸銅1次。
5.6.3.2 桃細菌性穿孔病 發(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1 ∶ 1 ∶ 100 式波爾多液;發(fā)芽后噴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幼果期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3 000 g/hm2,或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 000 倍液375 g/hm2。
5.6.3.3 桃蚜 桃樹發(fā)芽前噴1次波美3度石硫合劑,花前、花后噴2~3次藥劑。常用藥劑有吡蟲啉+滅多威(花前噴)、吡蟲啉+甲維·氯氰(花后噴)。秋季噴施20%殺滅菊酯乳劑或2.5%溴氰菊酯乳劑。
5.6.3.4 桃潛葉蛾 5月中旬第1代幼蟲危害期,是噴藥防治的適期。防治藥劑包括 20%滅多威乳油1 500倍2 700 mL/hm2、20%速滅殺丁乳油2 000倍液600 mL/hm2、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750 mL/hm2。農(nóng)藥要做到交替使用,以免害蟲產(chǎn)生抗性。
參考文獻:
[1]李淑琴. 觀賞桃芽接最適剪砧時期的研究[J]. 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1995,19(1):94-97.
[2]周 國,董迎雪. ‘龍柱碧桃嫁接繁育影響因子探討[J]. 中國園藝文摘,2012,(8):19-21.
[3]劉永忠. 影響桃嫁接苗成活率的原因及對策[J]. 廣西園藝,2004,15(6):41-42.柳 凱,張 霞,孫玉東,等. 江蘇淮安蒲菜種群特征及優(yōu)質(zhì)生產(chǎn)技術(shù)要點[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5,43(10):227,2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