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忻
處暑時節(jié),家鄉(xiāng)的錐栗已咧開了嘴,等待主人的采拾。我也終于盼來了一次采拾體驗,心情無比興奮。出發(fā)前一晚,我還夢見自己化身小松鼠,在錐栗林里靈活地穿梭,采拾著錐栗呢!
第二天,全家出動咯!一路上我像只歡快的鳥兒,顧不得山路兩側(cè)繁茂的雜草和濕冷的露水,直奔在前頭,嘴里還問個不停:“爺爺,錐栗是長在樹上的嗎?要爬到樹上采嗎?”“爸爸,錐栗林大嗎?今天我們能采多少?”……大人們估計被一大堆問號給繞暈了,只好說:“等會兒你就知道了!”
沿著山路繞過幾個大彎,爸爸突然指著前方說:“忻忻,快看,那里就是錐樹林了。”“終于到了!”我小跑著向前,又轉(zhuǎn)過一道彎。咦,地上滿鋪的刺球是什么?有的綠,有的黃,有的還泛著紅色。大的似皮球,小的像雞蛋,外表還長滿長長的金針,仿佛是一只只小刺猬。我伸手去拾,“哎呀!”被扎到了,生疼生疼的,原來這些刺這么堅硬啊。爸爸聞聲快步跑來,邊跑邊喊:“要小心,這些就是錐栗,會刺人的?!蔽殷@訝地問:“錐栗不是圓圓的嗎?怎么是這樣的呢?”爸爸拿出一把竹鑷子,將刺球翻轉(zhuǎn)過來,再將鑷子收緊,小心翼翼地把尖的一頭從刺球的裂口處刺入,一個栗色小圓球就被夾了出來。原來,我們平時吃的錐栗就藏在里面呀!沒想到錐栗媽媽為了保護自己的寶寶,不僅給它穿上“棉衣”,披上堅硬的外殼,還織了一件百獸不侵的“護身甲”。
開始采摘了,爺爺和爸爸負責把樹上成熟的刺球用長竹竿打下來,我、媽媽和奶奶負責將錐栗從“護身甲”中剝出。媽媽和奶奶貓著腰嫻熟地撿著,我也小心謹慎地剝起來??墒呛靡粫翰排鲆粋€,一不小心就會被刺著。擺弄了一會兒我的手就酸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在這默默的勞作中,時間悄悄地流走了,布袋里的錐栗也多了起來。大人們的腰也貓?zhí)哿?,時不時要站直伸一伸,敲一敲。我也覺得很累了,懶懶地坐在旁邊的草垛上,望著他們勞動的身影。真是“誰知錐栗甜,粒粒皆辛苦”??!
陳致鋒老師點評:小作者將第一次采拾錐栗的各種心情描寫得豐富、逼真,采拾過程敘述詳略得當,體會真實深刻,是一篇較好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