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
張玲玲/鄭州大學教育系在讀碩士(河南鄭州450001)。
自信心、社會支持、焦慮和青年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緊密相關,這不僅是現(xiàn)代教育需解決的問題 ,也是教育工作者與心理工作者的重要課題。從目前已發(fā)表的文獻來看,關于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與焦慮的關系研究甚少。本研究以自信心、社會支持、焦慮作為研究維度,旨在探討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狀況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在實證研究方面豐富人們對青年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了解,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更豐富的理論依據。
1.研究對象。以隨機選取的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為研究對象,發(fā)放問卷287份,全部收回問卷,數(shù)據分析后,共獲得有效問卷265份,其中被試年齡均在18-25歲,男生121人;獨生子女61人;城鎮(zhèn)112人。
2.研究程序。采用畢重增、黃希庭等編制的青年學生自信心量表(YSCI),[1]肖水源編制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2]斯皮爾伯格等人編制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卷,[3]分別對被試的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進行測量。
3.數(shù)據的采集和處理。對數(shù)據的統(tǒng)計分析和處理,采用了SPSS21.0軟件包。
1.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的特點。為探討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與學歷、性別、城鎮(zhèn)與否之間的關系,分別把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作為因變量,把學歷、性別、城鎮(zhèn)與否作為自變量,進行2(學歷)×2(性別)×2(城鎮(zhèn)與否)的三因素方差分析。數(shù)據分析后,發(fā)現(xiàn)不同學歷的青年學生在自信心水平上主效應顯著,不同性別的青年學生在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上主效應顯著,學歷和城鎮(zhèn)與否及性別、學歷和城鎮(zhèn)與否在社會支持上交互作用顯著,性別和城鎮(zhèn)與否及性別、學歷和城鎮(zhèn)與否在狀態(tài)焦慮上交互作用顯著,性別、學歷和城鎮(zhèn)與否在特質焦慮上交互作用顯著。
2.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的關系。一是相關分析。運用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考察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間的關系。結果表明: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分別和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顯著負相關,自信心和社會支持、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慮均顯著正相關。二是回歸分析。為了進一步分析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的影響程度,以自信心、社會支持為自變量,分別以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為因變量,采用了逐步進入法進行回歸分析(見表1,表2)
表1顯示,進入回歸方程的變量有一個:自信心。多元相關系數(shù)為0.533,調整后的決定性系數(shù)為0.281,即進入回歸方程的一個自變量能預測狀態(tài)焦慮的28.1%。根據所得結果可以建立回歸方程如下:Y狀態(tài)焦慮= -0.246X自信心+69.956??梢钥闯?,青年學生自信心對狀態(tài)焦慮有顯著的負向預測。這說明青年學生自信心得分越高,狀態(tài)焦慮就越小。
表1 以狀態(tài)焦慮為因變量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
表2 以特質焦慮為因變量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
表2顯示,進入回歸方程的變量有一個:自信心。多元相關系數(shù)為0.558,調整后的決定性系數(shù)為0.308,即進入回歸方程的一個自變量能預測特質焦慮的30.8%。根據所得結果可以建立回歸方程如下:Y特質焦慮= -0.242X自信心+71.179??梢钥闯觯嗄陮W生自信心對特質焦慮有顯著的負向預測。這說明青年學生自信心得分越高,特質焦慮就越小。
由回歸分析可知:青年學生自信心對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有顯著的負向預測。這說明青年學生自信心得分越高,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就越小。
1.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狀況差異的比較。該研究結果顯示:自信心存在顯著的學歷差異,研究生的自信心程度高于大學生;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在性別上差異均顯著,女生的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均顯著低于男生,這和國內有些研究一致。王海霞[4]等研究也發(fā)現(xiàn):男性師范大學生的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均顯著高于女性。但也和部分研究不一致,如國內學者王云強[5]等研究表明:理工科大學生的狀態(tài)焦慮與性別差異不存在顯著相關。
2.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間的相關分析。該研究結果顯示: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分別和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顯著負相關,社會支持、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慮分別與自信心顯著正相關。這和國內的部分研究一致,王才康[6]研究發(fā)現(xiàn)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特質焦慮、狀態(tài)焦慮和考試焦慮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黛麗英[7]研究認為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與社會支持各維度呈顯著的正相關。
3.青年學生自信心、社會支持、狀態(tài)-特質焦慮間的回歸分析。該研究結果顯示:青年學生自信心對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均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而自信心對社會支持的預測作用則不顯著。自信心程度高的青年學生,有潛在的安全感,相對于低自信心者,不容易產生焦慮,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孫崇勇[8]等人認為就業(yè)評價可以對焦慮有良好的預測作用,但是社會支持對焦慮的預測作用卻不顯著,由此認為社會支持可能是通過中介變量間接地對焦慮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增強青年學生的自信心水平,幫助他們構建健全的社會支持網絡,以此來降低他們的焦慮水平,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1]畢重增,黃希庭.青年學生自信心問卷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9,41(5):444 -453.
[2]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增刊):42-46.
[3]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1-34.
[4]王海霞,周新霞,徐建平.師范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焦慮狀態(tài)的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1):56-59.
[5]王云強,喬建中.理工科大學生焦慮狀況測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2007,15(11):1007-1009.
[6]王才康,劉勇.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特質焦慮、狀態(tài)焦慮和考試焦慮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2000,29(3):563 -569.
[7]黛麗英,王操紅.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與成就動機的關系研究[J].2009,41(5):444-453.
[8]孫崇勇,劉浩強,袁晶.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焦慮及抑郁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23(12):1518-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