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 胡楠 尚楠
·效果觀察·
呼吸道感染患兒護理干預效果評價
胡穎 胡楠 尚楠
目的 探討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隨機將呼吸道感染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評價干預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癥狀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時間則短于對照組。結論 對呼吸道患兒進行有效的治療,并根據(jù)患兒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可提高治療效果。
小兒;呼吸道感染;護理干預
呼吸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由于病毒或細菌的侵擾,患兒常出現(xiàn)流涕、咽喉腫痛、咳喘等呼吸道癥狀[1],在治療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早期護理干預,可達到輔助治療及改善治療效果的目的。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對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兒在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以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兒202例,所有患兒經(jīng)檢查和實驗室分析確診為呼吸道感染,均無其他合并癥。其中男123例,女79例,年齡5個月~7歲,平均年齡(3.2±1.0)歲,上呼吸道感染131例,下呼吸道感染71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1例,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對比,P >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對因治療、對癥治療,在以上治療措施上,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為:(1)基礎護理:嚴密觀察患兒體征變化情況,定期檢查口腔黏膜情況,觀察扁桃體、咽部是否存在水腫,定期測量體溫和心律,發(fā)現(xiàn)異常,做出及時、正確的處理;及時清除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暢通;指導家長讓患兒飲水,保持喉部濕潤;加強消毒與隔離,保持病房衛(wèi)生、室內空氣清潔,保持病房環(huán)境中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根據(jù)感染情況進行分室居住,避免交叉感染。(2)體溫護理:重點針對高熱患兒進行護理,根據(jù)病情采取不同的降溫方法,若患兒年齡<6個月,體溫<38.5℃可采用物理降溫,體溫>38.5℃則給予藥物治療聯(lián)合物理降溫,若患兒四肢冰涼,應給予藥物治療,并注意保暖;加強體溫復測,根據(jù)不同降溫方法確定復測時間,一般來說,物理降溫每30 min復測1次,藥物降溫則每1 h復測1次。(3)飲食護理:鼓勵患兒進食,少食多餐,給予容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無刺激性的食物,對于存在繼發(fā)性雙糖酶缺乏的患兒,應暫停母乳喂養(yǎng),改用乳奶粉或米粥,對于存在嚴重嘔吐的患兒應禁水禁食12 h;必要情況下,給予靜脈補液等營養(yǎng)支持。
1.3 療效判定
觀察兩組治療4 d的臨床療效,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包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95.05%,其中38例痊愈,32例顯效,26例有效,5例無效,高于對照組的81.19%(痊愈、顯效、有效、無效例數(shù)分別為30例、27例、25例、19例),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咳嗽、發(fā)熱、鼻塞、咽喉扁桃體充血、肺部啰音等各項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康復情況±s,d)
表1 兩組患兒康復情況±s,d)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癥狀消失 肺部啰音消失 住院時間觀察組 101 3.9±1.2* 3.5±1.0* 4.1±1.1*對照組 101 6.3±1.5 6.2±1.7 7.1±1.6
小兒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患兒常呈急性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鼻塞、咽痛、咳嗽、流涕、嘔吐、腹瀉等癥狀,常侵及口腔、中耳、頸淋巴結、眼部等器官[2-3],當患兒出現(xiàn)高熱時,若處理不及時,會導致高熱驚厥及腦部缺氧,嚴重的話還會引起鼻竇炎、中耳炎、肺炎、支氣管炎等并發(fā)癥[4]。同時由于兒童年齡較小,免疫力低下,疾病耐受力和癥狀表述力較差,容易反復發(fā)生呼吸道感染,而喂養(yǎng)不當、環(huán)境因素、醫(yī)源性原因也是小兒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的誘因[5]。因而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加強臨床護理,并在平時的護理照顧中,根據(jù)患兒具體病情給予針對性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加快疾病康復。本次研究將101例呼吸道感染患兒作為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護理內容包括基礎護理、體溫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經(jīng)護理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患兒咳嗽、發(fā)熱、鼻塞、咽喉扁桃體充血等各項癥狀體征消失時間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對呼吸道患兒實施護理干預效果滿意。
綜上所述,對呼吸道患兒進行有效的治療,并根據(jù)患兒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可提高治療效果。
[1]羅劍紅.呼吸道感染患兒院內感染輪狀病毒腸炎的護理干預[J].河北藥學,2011,33(5):794-795.
[2]謝小英,雷歡,易佳.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35):56-57.
[3]江小瑩.呼吸道感染患兒院內感染輪狀病毒腸炎的護理干預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6 A):124-125.
[4]楊梅.呼吸道感染患兒院內感染輪狀病毒腸炎的護理干預[J].北方藥學,2011,8(1):122-123.
[5]王曉紅.護理干預對60例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0):341-342.
The Evalu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HU Ying HU Nan SHANG Nan Kaifeng City The Children's Hospital,Kaifeng 475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effect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Methods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symptoms,pulmonary rales disappeared,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and to implement specific 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children,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Children,Respiratory infections,Nursing intervention
R473
B
1674-9308(2015)29-023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29.168
475000開封市兒童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