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鑾
鹽城市糧油質量監(jiān)測中心 江蘇鹽城 224001
江蘇省鹽城市小麥品質現狀及分析
蔡榮鑾
鹽城市糧油質量監(jiān)測中心 江蘇鹽城 224001
從鹽城市2015年收獲的小麥中選取鄭麥9023、西農979、淮麥20和揚麥13共4個品種作為測試對象,按照國家現行檢測標準,對測試樣品進行質量和品質指標檢測及出粉率試驗,結果顯示,質量指標方面,所試樣品質量良好,容重均達到國標二等以上,其中鄭麥9023、西農979部分樣品達到國標一等要求;品質指標方面,雖然降落值指標均達不到國標優(yōu)質小麥要求,但其粗蛋白含量、濕面筋含量等指標均優(yōu)于優(yōu)質小麥標準要求;通過實驗室出粉率試驗,四個品種的特制一等粉出粉率均達到70%以上;通過對同一品種不同試樣的檢測結果分析,同一品種的小麥在我市不同地區(qū)種植,其質量和品質指標雖有差異但差異不大。
糧食檢驗 鹽城市 小麥 品質
鹽城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帶,位于蘇北平原,黃海之濱,是全國重點商品糧生產基地,糧食產量占全國百分之一,主要種植品種是小麥和稻谷。2015年,全市小麥種植面積達580萬畝,總產達227萬t。主要品種有鄭麥9023(160萬畝)、淮麥系列(110萬畝)、揚麥系列(109萬畝)、西農979、徐麥系列、寧麥系列、鎮(zhèn)麥系列等。本文通過抽取鹽城市2015年種植的4個品種小麥進行質量指標和品質指標的檢測分析,基本掌握了這些品種小麥的質量和品質狀況,找到了種植品種的質量和品質特性與國家優(yōu)質小麥的標準要求存在的差距。小麥品質的特性,與其商品價值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小麥加工的各種精制面食、保健品和營養(yǎng)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大,因此,研究和掌握小麥的品質特性,可以為我市小麥優(yōu)質品種培育和推廣、種植結構調整以及面粉生產企業(yè)目標產品的原料選擇提供參考依據。
1)試樣來源
所試樣品共4個品種,分別是鄭麥9023、淮麥20、揚麥13、西農979。每個品種8份試樣,共32份樣品,來源為鹽城市9個縣(市、區(qū))32個鄉(xiāng)鎮(zhèn)160個農戶2015年收獲的小麥。
2)采樣方法
樣品的采樣按照同一品種不同地區(qū)(以不同縣或不同鄉(xiāng)鎮(zhèn)劃區(qū))選點,從農戶田頭或曬場采集。每份試樣以相同品種的5個采樣點的樣品混合而成,32份試樣共有160個農戶采樣點。每個采樣點采集1份農戶樣,數量1 kg,每5個農戶樣合并整理成1份混合樣用于檢驗測試。
3)檢驗方法
雜質、不完善粒檢驗按GB/T 5494執(zhí)行;水分測定法按GB/T 5497執(zhí)行;容重測定按GB/T 5498執(zhí)行;降落數值檢驗按GB/T 10361執(zhí)行;粗蛋白質檢驗按GB/T 5511執(zhí)行;濕面筋檢驗按GB/T 5506 和GB/T 14608執(zhí)行;面團穩(wěn)定時間檢驗按GB/T 14614執(zhí)行;烘焙品質評分值檢驗按GB/T 14611執(zhí)行;小麥硬度測定按GB/T 21304硬度指數法執(zhí)行;小麥出粉率以實驗磨粉機按等級質量要求出粉。
4)檢驗設備
電子天平TIANFU;電動粉碎機JFSD-100;電熱鼓風干燥箱101-1-AB;容重器HGT-1000;凱氏定氮儀50ml;面筋洗滌儀JJJM54-115-Ⅱ;降落值測定儀FN;粉質儀JFZD;小麥硬度指數儀;實驗磨粉機LRMM(60-120目);粉篩LFS-30(26GG-XX)。
1)2015年鹽城市小麥常規(guī)質量狀況
2015年鹽城市小麥的質量指標見表1。
測試的32份小麥平均容重777 g/L、平均水分12.6%、平均雜質1.0%、平均不完善粒5.3%,硬度指數除揚麥13平均為50,其他3個品種硬度指數平均值在60以上。小麥容重達到一等的有西農979和鄭麥9023,其中:西農979容重最高792 g/L,最低773 g/L,平均781 g/L;鄭麥9023容重最高792 g/L,最低771 g/L,平均779 g/L。達到二等的有淮麥20和揚麥13,其中:淮麥20容重最高785 g/L,最低758 g/L,平均776 g/L;揚麥13容重最高786 g/L,最低764 g/L,平均772 g/L。
表1 2015年江蘇省鹽城市小麥質量調查情況
2)2015年鹽城市小麥品質狀況
2015年鹽城市小麥的品質指標見表2。
①試驗樣品粗蛋白質含量平均13.5%,其中淮麥20平均14.0%,鄭麥9023平均14.1%,西農979平均14.5%,揚麥13平均11.8%;
②試驗樣品降落數值平均284 s,其中淮麥20平均280 s,鄭麥9023平均284 s,西農979平均294 s,揚麥13平均280 s;
表2 2015年江蘇省鹽城市小麥品質調查情況
③試驗樣品濕面筋含量平均30.3%,其中淮麥20平均32.2%,鄭麥9023平均32.7%,西農979平均33.0%,揚麥13平均23.2%;
④試驗樣品穩(wěn)定時間平均8.1 min,其中淮麥20平均6.5 min,鄭麥9023平均11.1 min,西農979平均12.8 min,揚麥13平均2.2 min;
⑤試驗樣品烘焙品質評分值平均84分,其中淮麥20平均83分,鄭麥9023平均84分,西農979平均85分,揚麥13平均83分;
⑥試驗樣品出粉率平均71.3%,其中淮麥20平均71.4%,鄭麥9023平均71.9%,西農979平均71.8%,揚麥13平均71.3%;
3)討論
以鄭麥9023、西農979和淮麥20三個品種的質量指標平均值分別與國標優(yōu)質強筋小麥GB/T 17892—1999的規(guī)定對照,以揚麥13的質量指標平均值與國標優(yōu)質弱筋小麥GB/T 17893—1999的規(guī)定對照,得出以下結果。
①蛋白質含量:鄭麥9023、西農979和淮麥20均達到優(yōu)質強筋小麥二等要求;
②降落數值:4個品種所有樣品均達不到優(yōu)質小麥質量要求;
③濕面筋含量:鄭麥9023、西農979和淮麥20均達到優(yōu)質強筋小麥二等要求;
④穩(wěn)定時間:鄭麥9023、西農979符合優(yōu)質強筋小麥一等要求,揚麥13符合優(yōu)質弱筋小麥要求。
⑤烘焙品質評分值:4個品種均達到優(yōu)質強(弱)筋小麥要求。其中分值最高的是西農979,平均值為85分,其次是鄭麥9023,平均值為84分,其他兩個品種均為83分。
按照國標優(yōu)質強筋小麥GB/T 17892—1999和優(yōu)質弱筋小麥GB/T 17893—1999中6.2款規(guī)定:其質量指標,其中有一項不合格者,不作為優(yōu)質強筋小麥或弱筋小麥。上述4個品種雖然作為優(yōu)質小麥品種在鹽城市推廣種植,但受氣候、地域、土壤、田間管理等因素影響,出現了降落數值等指標不達標,致使4個品種的綜合指標值不符合優(yōu)質小麥要求。但粗蛋白質含量、面筋含量等指標均優(yōu)于國家標準,實驗出粉率的平均值(以特一粉計)均達到70%以上,面粉生產企業(yè)可針對目標產品加工需求,結合出粉率選擇原料或搭配使用。
TS 211.2
B
1674-5280(2015)06-0031-04
2015-10-15
蔡榮鑾(1962—),女,大專,工程師,副主任,主要從事糧油食品質量品質檢驗與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