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訂書機
◆葉子
現(xiàn)在每個辦公室都至少有一個訂書機,它利用訂書針把多張紙或其他物件釘在一起,是不可或缺的辦公小工具。相信很多同學家中也有訂書機吧?
其實,最早的訂書機并不是辦公用品,而是為印刷工業(yè)開發(fā)的。它的個頭沒有現(xiàn)在這般小,而是個“大塊頭”。
裝訂圖書的傳統(tǒng)方法是按照貼碼將書頁手工縫合起來,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工序,雖然對熟練的裝訂工人來說比較簡單,但人工裝訂的速度太慢,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人們試圖尋找用小段彎鐵絲來進行裝訂的方法。
1869年,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托馬斯·布里格斯發(fā)明了一臺能擔當此任的機器。這臺機器將鐵絲軋斷并使它彎成U形,然后用它釘穿書頁,最后再把它彎一下將書恰當?shù)毓潭ê谩V?,他還創(chuàng)辦了制造和銷售這種機器的波士頓鐵絲裝訂機公司。
由于這最初的訂書機器操作步驟較多,而且體積太大,1894年,布里格斯改良了制造工序:將鐵絲軋斷并弄彎,做成一串U形訂書釘,然后將這些釘子裝到一臺簡單得多也小得多的機器里,再用機器將釘子嵌入紙張中。這臺機器就是現(xiàn)代訂書機的原型。
早期的U形訂書釘被包在紙里或者單個地裝在訂書機里,直到20世紀20年代,為了方便使用,U形訂書釘才被黏合成長條。
現(xiàn)在,我們用的訂書釘一般是鐵絲做的,上面鍍了層鎳或者鎳鋅的合金。
訂書針對訂書機而言非常重要,我們使用訂書機時,少不了訂書針。然而當訂書針在不經(jīng)意間被用完,人們又沒法立刻買到的時候,怎么辦呢?于是,人們又發(fā)明了無針訂書機。
它由塑料制成,外形有點像雙層生日蛋糕。不過,這塊“蛋糕”底下有條細縫,只要把紙塞進這條縫里,然后像按普通訂書機一樣輕輕一按,就能把紙張輕松地“釘”在一起。
裝訂后那里有個橢圓形的小孔,那是因為訂書機把那部分的紙切開,并把被切開的紙“扣”在了紙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