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從“越窮越光榮”到“想和土豪做朋友”,三十多年光景,我們這代人經(jīng)歷了滄海桑田的巨變。而窮富觀念轉(zhuǎn)變的拐點,大約是在1980年前后,那時我正在讀小學(xué)。如今回想起來,當年那些同學(xué)名字大多記不清了,唯有幾位同學(xué)的外號還記憶猶新。
“榮老板”出身不好,他爺爺是個不小的資本家。到了70年代末,也許落實了點政策,他家日子一點點好過起來。那時我們穿的衣褲上常會有一兩個補丁,唯獨“榮老板”一身西裝,做工考究。那年月百貨公司沒有西裝賣,服裝廠更不會生產(chǎn)童裝西服,可想而知“榮老板”的西服屬于私人定制。老師們對此很看不慣,“榮老板”的外號就是自然課老師起的,繼而流傳全校。
“‘榮老板’,你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看來是遺傳的,改不好了!上課不聽講,還想著長大后不勞而獲,靠剝削勞動人民過日子?”那時老師們很喜歡批評“榮老板”,偏偏“榮老板”成績不好,同學(xué)幾年,我?guī)缀鯖]見“榮老板”笑過,他沒有朋友,甚至沒有人愿意和他同桌。
“潘冬子”的外號是同學(xué)起的,只是因為他姓“潘”,而那時電影《閃閃的紅星》很流行,“潘冬子”是電影里的小主角?!芭硕印钡母赣H早逝,母親在街道工廠上班,家里很窮。不過夏天我們都吃4分錢一根的棒冰,他媽卻常常給他買8分錢一根的雪糕,有同學(xué)背后議論那是裝的,他媽怕“潘冬子”被我們瞧不起。
那時我們都穿自己媽做的衣服,大多寬大、不合體,為的是長身體階段可以多穿兩年?!芭硕印钡膵尳o他做的衣服卻很漂亮,大多帆布面料,藍色的,像如今的牛仔服。有人說帆布很便宜,也有人說布料是街道工廠廢棄的邊角余料?!芭硕印彪[隱也受歧視,因為他們家吃“救濟米”??墒撬畹煤茏孕?、很陽光。
“賴毛毛”是鄰居家一個女孩,和我年齡相仿。她家比“潘冬子”家更窮,母女倆與周遭所有人沒有交流。有時鄰居們在里巷閑聊,她們母女像幽靈般飄過,悄無聲息。
某年除夕,看到垃圾箱旁邊的角落里,“賴毛毛”正用一把小錘子在敲鞭炮紙。鞭炮紙1毛錢一大張,上面有許許多多痱子大小的紅點點,敲上去一聲脆響。買不起鞭炮,才會去玩這個,可以敲老半天。路燈下“賴毛毛”專注地敲著,笑靨如花,像童話里賣火柴的小女孩……
仇富與笑貧并存,似乎是從那年月開始的,也許這屬于社會轉(zhuǎn)型期的陣痛。仇與笑,回想起來都是那么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