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勝
不息蝸牛
曹永勝
《晨霧》吳曉東/作
湖畔、叢林、淺草、民居……層次分明、遠近得當,在晨霧之中顯得格外靜謐。生命中的某一個清晨,霧無聲地來了,人生便有了定義……
每次翻起吳曉東的《晨霧》,我內心的躁動便被凝固的美安靜了下來。整幅畫作雖無濃墨重彩,品位格調卻十分高雅。如果沒有畫家自身的修養(yǎng)和才情為基礎,很難展現(xiàn)出這樣淳樸而寧靜的美景。
吳曉東,從川中盆地的鄉(xiāng)土走來,青山與綠水賦予了他清新明澈的靈氣,美術院校與大自然原野的陶冶造就他沉穩(wěn)灑脫的情懷。如今,他早已從陳子昂故里走向了書畫藝術的圣殿——四川省藝術院,成為一名專業(yè)畫家,越來越受人關注,成為巴蜀畫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共沐風雨》吳曉東/作
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說:“各個藝術就是這樣在相互滲透,這種滲透只要利用恰當,就可以產(chǎn)生真正不朽的藝術?!?013年,我在巴金文學院學習。學習間隙,和幾位作家朋友來到吳曉東位于沫若藝術院的工作室。簡短的交流,我發(fā)現(xiàn)文學和繪畫竟如此相依相合,文學和繪畫撞擊出的火花是那樣燦爛。后來,離開成都我和吳曉東通過網(wǎng)絡和電話頻繁交流。接觸多了,我才了解到,曉東很喜歡結交文學朋友,愛聽他們談文學,他認為作畫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學功底。他喜歡讀文學作品,他說,好的文學作品就是畫,好的畫就是優(yōu)美的詩文。
我欣賞吳曉東的山水畫,他的畫充滿詩情畫意,那雋永的意境,優(yōu)美的畫面,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每當料理完凡塵俗事,凈手,凈心,熏香,拭案,點燈,一番儀式后,我便會以最舒適的姿勢和閑適愜意的心境來捧讀昊曉東的畫。這些畫引領我進入一個靜謐、祥和、溫暖、光明的花鳥蟲魚世界。這無疑是美的。
說起吳曉東走上繪畫道路的緣由,不得不提及他的家庭環(huán)境。吳曉東的父親是一名多才多藝的教師,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在改革開放之前即便物質匱乏,可他父親在經(jīng)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依舊訂了美術類畫報,家里筆墨紙硯均齊備,父親一有空就揮毫潑墨。也許是在延續(xù)他愛作國畫的父親未完的夢,也許是在創(chuàng)造著自我與人生。吳曉東從小耳濡目染,看得多了,免不了手癢前去弄墨,竟還真有幾分模樣,鄰里贊不絕口,就這樣一發(fā)不可收拾。加之父親經(jīng)常會帶他到縣里知名書畫家那里尋師訪友,還參加一些展覽活動,繪畫的興趣便順其自然地滋生起來。在吳曉東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畫作就成功參加縣上舉辦的少兒美術作品展。其后,一畫便是幾十年。
《醉秋》吳曉東/作
吳曉東中師畢業(yè)就被學校作為美術尖子生保送到阿壩師專美術系深造,隨后回母校任教。當時才22歲的他,陸續(xù)有數(shù)十件國畫作品在省級和國家級刊物上發(fā)表,不少作品還在全國獲獎。這在當時四川省遂寧市也是少有的。但吳曉東非常低調,一邊專心教學,一邊潛心創(chuàng)作。吳曉東以前在射洪師校工作,常常見他沉醉于畫室忘記了中午到食堂吃飯,同事問他,他總是回答說:“在上課?!被蛘哒f:“還有幾筆沒有涂完?!?/p>
吳曉東沒有其他愛好,課余的一切時間就是鉆研繪畫,他認真品讀前人的畫作畫論,學習借鑒,又特別注意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采擷、感悟、積累。他花了許多時間外出寫生。他說,畫家回歸藝術本身,跟自然對話,心靈純粹、態(tài)度尊重,傳達出天人合一的高貴境界,畫面才會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和穿透力。
翻看吳曉東大量的寫生作品,我感嘆不已,看似平常的花草樹木,陋室民居,山石流泉,他卻從一個獨特的角度,發(fā)現(xiàn)了其藝術之美。畫家用獨具個性的繪畫語言,構成了超然物外的個人風格。我手寫我心,畫家的心境就是畫境,心意就是畫意。
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所學專業(yè)和從事的職業(yè)都是不相匹配的,每天進辦公室就頭痛,郁郁寡歡,長期靠服用抗抑郁藥度日。吳曉東卻不同,興趣愛好就是他的工作,工作就是他的興趣愛好。這是多么美的差事呀,世間有幾人能獲得?
2011年,吳曉東憑借他繪畫藝術高深的造詣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被選調為四川省藝術院畫家兼辦公室主任,并兼任了四川省藝術院國畫院執(zhí)行院長。有了自己獨立的工作室,每天除了料理必要政務就是畫畫。充裕的時間和足夠寬廣的空間,使他成為富翁和最幸福的人。吳曉東該是何其幸運,何其幸福!他也是十分珍惜的,格外地用功,目前的一段生命時光正是他人生中最美好最寶貴的創(chuàng)作黃金期。
藝術意味著自由、享樂、放浪,它是靈魂處于逍遙閑逸的狀態(tài)時開出的花朵。
從吳曉東的作品中,人們讀到的是一縷縷淡雅而馥郁的鄉(xiāng)情,感到了泥土的搏動和山月的初戀,聽到了山泉的吟唱和幽谷的應和,以及白云的飄逸與山風的流韻。在對傳統(tǒng)國畫藝術有了堅實的功底的基礎上,他大膽創(chuàng)新,自成一格,在多年對傳統(tǒng)的感悟與對現(xiàn)代創(chuàng)作的藝術探索中,其國畫形成了瀟灑醇厚的文人氣質,山水畫具有濃郁的巴蜀地域特色,花鳥畫則技法多變,章法結構自然。特別是他的花鳥畫,或大寫意,或兼工帶寫,或中西技法相融合的工筆畫,筆調樸素雋永,含蓄優(yōu)美,總是充滿對自然與心靈世界的深情詠嘆,畫面總是給人淡雅、清麗、唯美的感覺,那些花卉、小鳥和歌共舞,植物、動物和諧共生,盎然的大自然氣息讓人心靈純粹,物我皆忘。
復旦大學教授張振華評曰:“其丹青既不似古典派那般毫發(fā)逼真,又不像現(xiàn)代派那樣抽象晦澀,在傳承與超越的不懈求索中,已初步蔚成卓爾不群的風格?!迸_灣的張建富博士在觀吳曉東畫作后題曰:“筆墨精嫻雅韻淳,蜀中一代更傳真,工寫創(chuàng)新何限意,靈思妙繪自風神?!?/p>
合詩書為三昧,與花鳥作四鄰。
對于愛上國畫,成功于國畫,吳曉東有深刻的理解。他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真正的興趣是任何外界的壓力摧不垮的,興趣一旦融入血液中,你就會上癮,感覺離不開了,你的苦與樂就會相互轉換,以苦為樂。現(xiàn)代教育的美術院校的學生多數(shù)都不是為興趣而搞藝術的,所以畢業(yè)后就會放下畫筆。另一方面,他認為悟性是繪畫創(chuàng)作最重要的因素,勤奮是悟道后的直接保障,他和搞科學不一樣。此外,畫外工夫十分重要,對文學、哲學、書法和其他門類的藝術要廣泛涉獵,繪畫到后面是境界與修養(yǎng)在起作用。
《風散動浮香》吳曉東/作
《天涯一家親》吳曉東/作
幾年前,吳曉東的朋友田益民準備出一本寓言童話集,得知這信息,幾個年輕朋友主動提出擔負畫插圖的任務,誰知一年多后付印時,才發(fā)現(xiàn)插圖還差相當一部分,廠家催促又緊,這時,田益民想到了吳曉東。此前田益民并非沒有想到過吳曉東,因為他知道吳曉東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工作之余又勤奮寫生作畫,時間相當寶貴,實在沒有勇氣也不忍心打攪他。但這回“火燒眉毛”,顧不得這些了。那幾天吳曉東恰好實在太忙,但略一思索,他還是爽快地答應了。田益民很知趣,決定只請昊曉東畫其中關鍵的幾幅,他送去那幾篇文稿,叮囑吳曉東隨便畫幾幅,只求書頁上少一些空白。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未按田益民所授意,竟深夜挑燈,對那些文稿反復細細研讀、品味、思索、想象、精心構思。當田益民接到昊曉東畫好的插圖后,特別吃驚,田益民說:“吳曉東對那些蘊含在字里行間的寓意,體會得那么準確、深刻。吳曉東的插圖緊貼文意,構思新穎,想象豐富,筆法細膩流暢,形象生動逼真,同文學相映成趣,我的拙作也因此平添了幾分光彩?!?/p>
“為人謙遜、熱忱而倜儻,溫雅中不失慷慨俠義之氣?!边@是很多朋友對吳曉東的印象,這一點我也贊同。盡管他已經(jīng)成為青年畫家中的出類拔萃者,但他總是一個平常文化人的樣子,在藝術面前虔誠而謙恭。在成都四川省藝術院三樓的一間畫室里,在熠熠的燈光下,總是時常有一個身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徘徊、思考,一幅又一幅作品在痛苦而快樂的探索中誕生。曉東同我擺談時,談得很多的還有社會、人生。不管是教書、文學和繪畫,他都十分看重人品,這也是他交友的原則。他認為文要有文德,畫要有畫品,只有有了好的人品才有好的文品。至此,我也才明白了,那幾幅插圖他為什么不愿有一點茍且。曉東在畫界本已小有名氣,他卻沒有絲毫驕矜,在同我擺談中,他總是專注地從中捕捉感悟一些有益的營養(yǎng)。談到自己的畫,他總是談困惑、不足,談對老一輩畫家的敬仰。我再次在心底里感嘆: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夏夢》(左上圖)
《秋聲》(左下圖)
《賞秋》(右上圖)吳曉東/作
如信仰般的夢想或許正是吳曉東思想、創(chuàng)作和情感的源泉。
吳曉東的網(wǎng)名叫“不息蝸?!?,問及就里,吳曉東說:“我有一枚閑章也叫‘不息蝸?!@是我追求繪畫藝術狀態(tài)的一個定位吧。要像蝸牛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心平氣和地修煉自己的藝術。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只有沉下來以平常心面對社會和自己熱愛的繪畫藝術,像蝸牛一樣,艱難地曲直前行。很多人都很聰明,因為聰明,總想取巧,走捷徑,結果欲速則不達,為了勉勵自己就取了個‘不息蝸?!@樣會時時警醒自己”。這樣的詮釋,讓人覺得他是多么的低調,具有多么讓人佩服的定力。
一路走來,對于成功,吳曉東有自己的反思:“讀美專是因為謀生和興趣愛好,美專畢業(yè)后在一所師范當美術老師,教書其實是很好的職業(yè),既教學相長,自己也有大量創(chuàng)作時間,這個階段人年輕,精力旺盛,帶著學生畫了大量寫生,創(chuàng)作了不少的油畫、水彩、國畫作品。現(xiàn)在想起來,也覺得那時沒有虛度光陰,積累了很多創(chuàng)作素材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在這個階段中,感悟到了只掌握一定的技法是遠遠不夠的,功夫在畫外,一個畫家要有全面的文化修養(yǎng)才會走得更高,所以決定去綿陽師院進修現(xiàn)代漢語,強烈的渴望使自己在進修中爭分奪秒地遨游在詩文的意境里。之后又到西南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班讀書,更加系統(tǒng)地掌握了中國畫的發(fā)展脈絡與技巧的成因,使自己對中國創(chuàng)作的認識更加清晰,自己的眼界也進一步開闊,為之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盡管成就喜人,榮譽令人矚目,但他依然執(zhí)著追求,創(chuàng)新不斷,在他成都小小的畫室里時常揮毫到凌晨一兩點,傾注著滿腔的激情,畫山畫水畫花畫鳥,畫他鐘愛的一切,也畫出了他美好的人生……
吳曉東簡介:
吳曉東,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竹籬畫院副院長、市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市政協(xié)詩書畫院特聘畫家。畢業(yè)于西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現(xiàn)任子昂故里文化旅游開發(fā)建設管委會副主任。
國畫《共沐風雨》《天涯一家親》被俄羅斯國立114藝術學院收藏。作品入選當代水墨藝術家十人邀請展、第六屆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獲四川省第四屆青年美展獲優(yōu)秀獎,并被省美術館收藏。2014年,作品入送當代國畫邀請展。已出版《吳曉東山水創(chuàng)意速寫》《吳曉東書畫年歷》《吳曉東花鳥作品集》《吳曉東山水畫集》《荷香新韻—吳曉東彩墨新作選》等作品集,作品先后被美國、俄羅斯、德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館博和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