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逼渎暋⑶?、文、義俱佳,足以為《風(fēng)》之始,三百篇之冠。《人間詞話》又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fēng)人深致?!惫湃私o《〈詩經(jīng)〉兩首》如此高的評價,可見其語言藝術(shù)之魅力之大。
一、樸實(shí)無華——語言本色美
《人間詞話》所說:“《蒹葭》一篇具有‘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tài)?!笨梢姟遁筝纭氛Z言不以人為雕飾,華美絢麗見長,而以拙撲自然不加雕刻為本。而其情感正因?yàn)檫@種樸實(shí)無華,更顯得一往情深。
如:“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焙喓唵螁螏拙湓?,便將抒情主人公百折不回、上下而求索的堅強(qiáng)意志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如:“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边@幾句詩明白如話,簡潔淳樸,而男子對姑娘思念不止,以至于輾轉(zhuǎn)反側(cè)的形象,躍于紙上,令人難忘。
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人能于詩詞中不為美刺投贈之篇,不使隸事之句,不用粉飾之字,則于此道已過半矣。”《〈詩經(jīng)〉兩首》就是如此,既無典故,也無代字,但正因?yàn)檫@樣,才更為形象、鮮明、生動、傳神,使人有見景如見人,感同身受。
二、重章疊句——語言音樂美
方玉潤在《詩經(jīng)原始》中說:“三章只一章,特?fù)Q韻耳。其實(shí)首章已成絕唱。古人作詩,多一意化為三疊,所謂一唱三嘆,佳者多有余音?!边@便是說它的音樂美。
《〈詩經(jīng)〉兩首》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全詩往往只變換數(shù)字,回環(huán)往復(fù),短歌低吟,余音不絕。
如:《蒹葭》終篇以“蒹葭”和“白露”起興,步入眼簾的是一個對彼岸世界(伊人)癡心不改的守望者。不管是起興還是對抒情主人公執(zhí)著于“伊人”的描摹,都采用了重章疊句、反復(fù)詠嘆的手法。即以每章后四句為例: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三章八句的重章疊句,樸素生動地描繪了抒情主人公對“伊人”的癡心。雖然“三章只一意”,然而回環(huán)重疊,一詠三嘆,對彼岸世界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無奈,加上蒼茫、朦朧、凄清、虛靜的秋意秋味,都在重重疊疊的詠嘆中昭然、豁然。更為突出的是抒情主人公百折不回、上下而求索的堅強(qiáng)意志,在詩歌的深婉悠長中,表達(dá)得更為真切感人。
如:《關(guān)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接上章“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反復(fù)疊唱?!傲髦薄安芍薄捌d之”,僅換一字,前寫荇菜流動無方,求女不得的憂思,次寫采、拔荇菜之靈活自如,表示求女既得,當(dāng)同她相親相愛,同喜同樂。重章疊句的運(yùn)用對突出主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強(qiáng)化感情,同時還有效地增強(qiáng)詩歌的節(jié)奏感與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fù)的美。
重章疊句的語言形式,使詩的語言音韻委婉,悠長,一唱三嘆,詩情便在這種回環(huán)往復(fù)當(dāng)中得到最完美的體現(xiàn)與抒發(fā),收到生動傳神的效果。
三、情感真摯——語言性情美
明人江盈科在其《雪濤詩評》中也曾指出:詩本性情。若系真詩,則一讀其詩而其人性情入眼便見……這充分說明了詩要有真性情才可稱得上詩美。而詩的真性情又通過詩人對人物的情感真摯、吞吐自然、不假雕飾的流露得到體現(xiàn)。
如:《關(guān)雎》描寫了男子對窈窕淑女熱烈奔放毫無顧忌的愛情直白,由“寤寐求之”以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寫出了男子對正當(dāng)、自由的愛情生活的大膽追求。
如:《蒹葭》寫蘆葦?shù)念伾缮n青到泛白,把深秋凄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男子當(dāng)時所在的環(huán)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試想,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蕭索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著,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
《〈詩經(jīng)〉兩首》通過這種具有本色美、音樂美、性情美的語言,描繪了普通勞動者之間淳樸健康的情感,這種感情無不出自純真質(zhì)樸的本心,無不是最熱切坦誠的情愫,如一朵純潔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給人以莫大的審美感受。
【即學(xué)即練】
1.請閱讀詩句,找出其中的疊詞,并例析其表達(dá)效果。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dú)守。
(選自《古詩十九首》)
2.閱讀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柳枝 江南岸
[宋]朱敦儒
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技;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柳枝。
酒一杯,柳枝;淚雙垂,柳枝;君到長安百事違。幾時歸?柳枝。
[注釋]柳枝:即“楊柳枝”,詞牌名。
(1)本詞多次提到“柳枝”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來說,妻子都希望丈夫一帆風(fēng)順,春風(fēng)得意,可詞中女主人公反而希望丈夫到京城百事不利,事與愿違。這合情理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