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樂敏
語言是文章的外衣,靚麗與否,直接影響著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沒有嫻熟的語言技巧,如同沒有精良的手藝,難以把一塊用事實與思想凝聚的高級面料,縫織成一件得體的、漂亮的外衣。只有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能感染讀者,成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
生動形象的語言,表現(xiàn)在寫人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讓人如見其行;論理時,要條分縷析,鞭辟入里,給人一種內(nèi)在的邏輯力量。說明時,則要不蔓不枝,條理清晰;寫景時,繪聲繪色,使人如臨其境;抒情時,則要豪情滿懷,以情感人……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是賈島錘煉語言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是杜甫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生動形象的語言不僅指詞語華麗,意蕩神馳,而且還應指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內(nèi)在韻味,一種“眉不畫而翠,唇不點而紅”的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文語言富有文采呢?綜觀滿分作文,我認為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語言要富有個性美
文貴有個性。特別在考試的同題作文中,寫出與眾不同、不落俗套、彰顯個性魅力的文章,無疑是吸引閱卷老師眼球的終南捷徑??忌谧魑臅r應該凸現(xiàn)自己的個性而不是泯滅自己的個性特征,只有講究個性化,你的作文才是生動的,親切的,引人入勝的。避免空洞的口號術語,盡情展露自己的才華。
如一考生的《水的成長》一文,通過“水,就像孩子”和“山,就像父母”的比喻,予以了話題極富生活化的鮮活,而親情、血緣關系的自然生發(fā)、聯(lián)想,又使得話題的思辨思想有了生命化色彩。
二、語言要節(jié)奏明快
漢語句式豐富、組句靈活,這為我們錘煉句子創(chuàng)造了條件,古人吟詩著文,特別重視句式的錘煉,講究節(jié)律之美。如《閑讀山水》中的片段:
山,綿延綿亙;山,險峻挺拔;山,有巍巍昆侖;山,有喜馬拉雅……
山,巍峨磅礴,讓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
山,猶如令萬人景仰的圣哲,沉穩(wěn)是他的天性,靜立,詮釋著生命的偉岸,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
山,相信沉默是金,他無語、無怨、無悔、無去、無從。然而冥冥之中,卻永不停息地為世人演繹著動人的神話,最美的風景。
文中句式的精心選用,為文章增色不少。前兩段句式工整,富有整齊之美;后面兩段長短句相同,形成參差錯落之美,讀起來也是緩急有度,節(jié)奏明快。
對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述,比如長句、短句;整句、散句;變式句、常式句等等。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恰當運用就能收到參差錯落,跌宕騰挪的效果;讀起來,就可以抑揚頓挫,節(jié)奏鏗鏘,讓人心動神搖,如癡如醉。
三、語言要富于哲理
文章深刻精辟的思想必須借助優(yōu)美的語言表現(xiàn)。這就要求我們作文語言的情味要富含哲理,表達出你對人生的真諦、萬物的奧妙、自然的規(guī)律等深刻性、批判性的見解。如《思想的蘆葦》中有這樣一段富有哲理的精彩語言:
這白發(fā)蒼蒼的蘆葦,是樵子悠悠飄起的一縷秋光,是村姑眉宇間揮之不去的嫵媚。像衣香鬢影的女子涉水而來,從古代,從《詩經(jīng)》,“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遂成千古絕唱。洄流中,弄篙蕩舟的少年,采蘭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襯著茂密的蘆葦,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國最優(yōu)美的詩行。
四、語言要運用修辭
修辭之于作文,正如云彩之于藍天,星光之于夜空,因其美好點綴而使文字煥發(fā)光彩。我們在寫作時應有意識地加以運用。
如一考生的《把夢想帶給花季》一文運用了大量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讀來朗朗上口,音韻優(yōu)美。這里僅摘引其中一段:
花季中,我正做著一個美麗的文學夢。我喜歡詩歌的清新,散文的雋永,小說的新奇,還有那雜文的深邃。我欣賞汪國真《感嘆》的含蓄,朱自清《匆匆》的深刻,瓊瑤《煙雨蒙蒙》的浪漫,魯迅《“友邦驚詫”論》的犀利。萌生了文學夢,我的花季更加充實。
再如一考生的《人生的內(nèi)涵》一文,運用抒情的手法,詩歌的語言,排比的段落,形象地詮釋了“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的話題:
只要你不拒絕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就不會拒絕你放飛的夢想。
只要你不拒絕雪山的巍峨,圣潔的雪蓮就不會拒絕你內(nèi)心的純潔。
只要你不拒絕一步一個腳印的平凡,誘人的光輝就不會拒絕你對他們的擁有。
只要你不拒絕幫助別人的誠心,善良的人們就不會拒絕他們對你的喜歡……
讀著這樣的句子,你會覺得:與其說是一篇散文,毋寧說是一首優(yōu)美的散文詩。這些句子想象奇特,用詞優(yōu)美,充滿哲思,充滿才情,表現(xiàn)出作者對自然、對生活、對自己、對他人的獨特感悟、理解和較深的文學素養(yǎng)。如此富有意蘊和表現(xiàn)力的語言,怎能不博取閱卷老師“芳心大悅”呢?
不過,要實現(xiàn)作文的語言美,少不得平時的閱讀、寫作,需要長期的積累、探索?!安偾髸月?,觀千劍而后識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一篇文章倘若能運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就會給你的作文錦上添花,就會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自然會給你的作文打出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