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詞典對高中英語教師教學行為影響的個案研究1
古明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100083)
【摘要】本研究在北京市一所重點高中開展,以該校教師為個案研究對象,歷時一年,旨在探究電子詞典運用于高中閱讀課堂能否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chǎn)生影響.通過課堂觀察及訪談等方式分三個階段收集了數(shù)據(jù).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電子詞典運用于高中閱讀課對教師教學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課堂角色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小組合作學習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式、詞匯教學的深度得到提升以及教學評價方式更注重過程性、注重同伴的評價.
【關鍵詞】電子詞典教學行為個案研究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21世紀是一個信息技術、數(shù)碼科技與多媒體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種類繁多的電子科技產(chǎn)品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諸多便利.Nesi提到便攜式電子詞典作為一種科學技術與紙質(zhì)詞典的結合體,已經(jīng)成為外語學習最普遍的輔助工具,運用于英語學習和教學中,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師與學生的關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也開始就電子詞典運用于英語學習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開展研究,關注點非常廣泛.有研究者進行了學生使用電子詞典的情況和方法的調(diào)查;有研究者對比紙質(zhì)詞典與電子詞典對英語學習的效果;更多的研究者則是關注電子詞典在英語學習者詞匯學習以及寫作學習中的作用,等等.綜觀這些研究,大多數(shù)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研究電子詞典對學習效果的影響,而從教師角度入手,探究電子詞典介入英語課堂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chǎn)生影響的研究較少.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立足于高中英語閱讀課程,通過課堂觀察及訪談的方式收集數(shù)據(jù),探究電子詞典運用于高中閱讀課堂能否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chǎn)生影響.
二、研究設計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探究:(1)電子詞典運用到英語閱讀泛讀課中是否對實驗教師的教學行為產(chǎn)生影響?(2)若有影響,實驗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使用電子詞典后其教學行為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基于以上的研究問題,筆者采用課堂觀察和訪談的方式收集數(shù)據(jù),其具體研究設計如下.
(1)實驗教師:某校高中英語教師L老師,具有4年教學經(jīng)驗的青年男教師,對教學充滿熱情,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剛加入實驗項目時對電子詞典持謹慎懷疑態(tài)度,對電子詞典的輔助作用以及將電子詞典運用于閱讀課教學中有很強的興趣.
(2)學生基本情況:實驗班選取的班級為北京市一所重點中學的文科實驗班,該班共31名學生, 班內(nèi)大部分學生此前也用過電子詞典, 比如利用詞典學習詞匯,但往往僅限于查詢漢語意思、音標,而忽視了深層用法,包括詞性和使用語境等.
(3)實驗設備:本實驗采用卡西歐E-B99電子詞典.此款電子詞典的內(nèi)置詞典非常豐富且功能多樣,為本次實驗提供了強大的硬件支持.
本研究從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歷時一年.研究者通過課堂觀察以及訪談的方式收集了大量定性數(shù)據(jù),為探究在實驗前提出的研究問題提供了依據(jù).
研究者在實驗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均進行了教師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interview),半結構式訪談內(nèi)容主要包括教師在實驗的各個階段對電子詞典使用的態(tài)度、采取的措施、主要的收獲以及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等進行深度訪談.
三、研究發(fā)現(xiàn)與討論
基于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經(jīng)過為期一年的教學實驗,研究者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分析后得到以下發(fā)現(xiàn):電子詞典的使用促進了教師課堂角色的轉(zhuǎn)變、教學方式的變化、教學深度的變化以及評價方式的變化.
在為期一年的實驗中,L老師共進行了四次實驗課,利用電子詞典豐富多樣的功能,在每次實驗課中進行不同的嘗試(見表1).在課堂觀察中,本研究發(fā)現(xiàn)L老師并非刻意去使用電子詞典而是將電子詞典的使用自然地放在課堂教學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中.
表1 L老師實驗課一覽
Kobayshi(2006)在一項調(diào)查中指出,盡管電子詞典進入市場后為廣大學生及家長接受,但是教師對電子詞典一直持否定態(tài)度,有些教師甚至不許學生使用電子詞典.他們質(zhì)疑電子詞典的準確度,也擔心電子詞典內(nèi)置的游戲功能會干擾學生學習.在實驗初期,L老師對電子詞典介入課堂教學也是持謹慎懷疑態(tài)度的.在前期訪談中,他指出:
“我對電子詞典確實有點抵觸,或者是說看不起吧……因為之前電子詞典確實做得不夠完善,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出現(xiàn)一些低級錯誤……”(教師前期訪談片段1)
在實驗進行的中后期,L老師對電子詞典介入課堂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改變:
“用了電子詞典之后呢,確實是感覺到非常方便,用了之后真的是撒不下手,因為它首先保證詞典肯定是權威的,第二個就是說它還可以和投影儀連接,在課上這個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教師中期訪談片段1)
“我覺得后期以來我越來越覺得電子詞典非常有用了,在開始使用電子詞典不久,我就意識到電子詞典無論是對教學還是對備課的幫助都是很大的.”(教師后期訪談片段1)
從對L老師的前期、中期、后期的訪談中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電子詞典方便、快捷、功能齊全等諸多特點,L老師已經(jīng)將電子詞典非常熟練地應用到課堂中,并且他也肯定了電子詞典輔助教學的作用.也正是由于L老師在實驗過程中對電子詞典態(tài)度的改變讓電子詞典對其英語教學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電子詞典運用到英語閱讀課堂中對教師教學行為的影響
1.教師課堂角色向多元化轉(zhuǎn)變,課堂教學更能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
電子詞典運用于英語課堂中促使L老師開始在不斷的嘗試中慢慢地去調(diào)整自己的課堂角色.實驗開始初期,L老師在訪談中提到上課時很多情況下都充當?shù)氖侵鲗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差,很多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地督促學生、提醒學生.在實驗過程中,L老師設計了多次課讓學生自主地利用電子詞典進行學習,在課堂中做匯報,讓學生樹立起自學的好習慣.一年下來,L老師在后期訪談中提到,學生已經(jīng)大致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他也從原來課堂的主導者轉(zhuǎn)變成課堂的輔助者:
“……我從原來什么事都要事必躬親到現(xiàn)在把任務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完成,他們都能完成得很好,有些人甚至出乎我的意料.其實這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非常重要,這也是電子詞典引入的最大的效果之一吧.”(教師后期訪談片段2)
同時,筆者以L老師實驗課的最后一節(jié)課為例對師生的言語行為用弗蘭德斯互動分類體系(FIAC)[6]做了編碼分析.其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師生言語互動分類體系分析數(shù)據(jù)表
從表2可以看出,學生活動所占比例為52.45%,課堂上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是學生自己在用英語做任務,這說明本堂課明確地凸顯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而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從教師活動的三個類型看,提問是教師采用最多的活動,占到18.5%,而教師組織講解只占到整堂課的15.3%.這說明,在課堂中,教師善于利用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從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變?yōu)橹鲃右龑W生在問題中和同伴探討、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教師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而非掌控者.從學生活動的三個類型看,課上說英語的頻率所占比例非常高,達到41.25%,學生已然成為課堂主體.
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L老師已經(jīng)從實驗初期課堂上下事必躬親的主導者,轉(zhuǎn)變成為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任務的指導者,課堂上的輔助者與評價者.電子詞典的介入幫助L老師在不斷的嘗試中調(diào)整自己的角色,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解放了自己.
2.課堂教學活動組織方式多樣化,小組合作學習成為課堂主要組織形式
小說閱讀課是L老師所在學校的常態(tài)課,每周有2節(jié)課.通過訪談,筆者了解到L老師以前的小說閱讀課主要是讓學生從小說的要素入手去分析小說的人物、情節(jié)和小說的主題,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讓學生課下去閱讀,課上通過提問進行講解,有時候會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某個問題.而自從電子詞典介入英語小說閱讀的課堂之后,筆者通過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L老師更傾向于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而不僅僅是課堂上限于某個問題的小組討論的模式(見圖1).
圖1 L老師英語小說閱讀課的基本流程
從圖1L老師英語小說閱讀課的基本流程可以看出,電子詞典作為學習工具運用于閱讀課堂,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這使得L老師能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去完成必要的學習任務,也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從圖中,我們看到從課前自主學習到課中的展示,以及到課后的反思總結,L老師都設計了小組學習的活動.在這個探索中,L老師班上的小說閱讀就以小組形式形成了小組學習共同體.同時,L老師也設計了學生個體的活動,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對小組的依賴而忽視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3.課堂教學內(nèi)容注重學習策略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電子詞典運用于英語小說閱讀課程中的又一影響體現(xiàn)在L老師對英文小說中詞匯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上.L老師在實驗初期的小說閱讀課上側(cè)重讓學生讀懂小說的故事梗概,對于詞匯的教學只是停留在詞匯的意思上面.但是在實驗階段L老師借助電子詞典的詞匯功能(如同義詞詞典、搭配詞典、追加詞典、文化背景介紹等)嘗試深化詞匯教學(見表3).L老師在訪談中也表示在備課的時候會有意識地注意到詞匯的使用,在備課的時候自己也去思考為什么在這里作者要使用這個詞匯而不是其近義詞,通過詞典的運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L老師的備課也更加精細,對詞匯把握的準確度提高.
表3 L老師實驗課教學目標設置一覽表
“自從有了卡西歐這個電子詞典,我在平時備課的時候,也會對一個單詞進行反復地琢磨,尤其是一些單詞背后的文化含義我也更加關注,因此,可以說詞典的使用讓我也不斷地思考,也在使我進步.” (教師后期訪談片段3)
從表3我們可以看出,在電子詞典運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之后,L老師對于詞匯的把握更加深刻.對于詞匯的教學,他更加側(cè)重通過讓學生借助詞典思考詞匯的深層次的含義和隱含意義,通過關鍵詞匯去把握人物的性格,探究詞匯背后的文化背景.通過問題、辨析同義詞等方法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選擇這個詞匯,從而真正理解詞匯.讓學生在詞匯學習中去思考是“為什么”,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是什么”上面.通過這樣反復的訓練,學生也會不自覺地提高對詞匯的敏感度,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習慣和其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課堂評價方式更加注重過程,突出同伴評價的作用
電子詞典作為教學輔助工具介入到英語小說閱讀中之后,實驗教師改變了以前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同時,筆者發(fā)現(xiàn)L老師的課堂評價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在實驗初期,L老師的評價對象主要是單個的學生,而評價也主要是基于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完成作業(yè)的情況而給出簡單的評價,即“好”或者是“不好”.而電子詞典運用到英語小說閱讀課之后,L教師的評價方式呈現(xiàn)出兩個大的特點:一是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二是注重對小組的評價和小組內(nèi)同伴間的評價.
首先,L教師在小說閱讀課之前就會布置學生通過詞典以小組為單位閱讀小說文本,在課上安排時間給學生展示,在每個小組展示之后老師就會從學生展示的情況、小組合作情況、完成態(tài)度等給出詳細的評價,也會讓小組之間進行互相評價.其次,由于課堂小組活動增多,因此L老師在課堂上也主要是基于小組的表現(xiàn)給出綜合的評價,這樣就增加了學生的小組榮譽感,鞏固了小組學習共同體.最后,本研究發(fā)現(xiàn)L老師讓每個學生在課后獨立完成小說文本語言和書評的整理,讓學生將一個學期的小說學習整理成一個檔案袋,記載學生的學習情況,體現(xiàn)了課堂的形成性評價.這個檔案袋里的評價不僅僅包括教師評價,學生也參與其中,這樣在學生之間形成了互相督促,共同進步的氛圍.
由此可見,電子詞典介入英語閱讀課堂帶來了課堂組織形式的變化,也使得課堂評價方式呈現(xiàn)出注重過程和同伴評價的特點.
四、結論與啟示
本研究圍繞電子詞典運用于高中英語閱讀課堂對教師教學行為所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探討,基于為期一年所收集的定性及定量數(shù)據(jù)的分析發(fā)現(xiàn):
電子詞典的使用對教師教學行為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課堂角色的轉(zhuǎn)變以及教師教學方式、教學深度、教學評價方式的轉(zhuǎn)變.實驗教師從原來對電子詞典輔助教學持謹慎懷疑的態(tài)度到實驗后期對電子詞典持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這一轉(zhuǎn)變過程說明實驗教師不再排斥電子詞典,并承認電子詞典的各項功能使自己在不斷地嘗試中轉(zhuǎn)變課堂中的角色,從課堂的主導者轉(zhuǎn)變?yōu)檎n堂的輔助者、指導者和評價者.在實驗教師的教學方式上,電子詞典的運用使實驗教師更加自信,豐富了他的教學手段,深化了教學內(nèi)容,促進了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從而帶動了教學評價手段的改變.
電子詞典運用英語閱讀課堂經(jīng)過一年的實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也應該看到,電子詞典的中介作用是需要搭建在教師的不斷探索與嘗試的基礎上的.電子詞典功能再齊全,它也只能是英語學習的輔助工具,如何科學地、有限度地使用它成為每個利用電子詞典介入課堂學習的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英語教師不能一味地排斥電子詞典,如果能夠?qū)⑵淇茖W地運用在英語教學中,合理地引導學生使用電子詞典而不產(chǎn)生依賴性,電子詞典就能成為英語教學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王薔,陳則航.高中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與創(chuàng)新——基于電子詞典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2.
[2]NesiH.AStudyofDictionaryUsebyInternationalStudentsataBritishUnivers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2,15 (4):277-305.
[3]陳芳,王薔,陳則航.電子詞典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 2010 (10):85-89.
[4]舒正友,陳儀.傳統(tǒng)紙質(zhì)詞典與電子詞典對英語詞匯習得效能之行動研究[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09,32 (4):429-431.
[5]程惠云,周喆. 卡西歐(CASIO)電子詞典在高中英語泛讀課教學中的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2.
[6]弗蘭德斯互動分類體系(FIAC)是國外較有影響,被廣泛使用的編碼體系.FIAC對師生的言語互動進行觀察研究,它把課堂的言語活動分為10個種類,每個分類都有1個代碼.它將一堂課40分鐘劃分為800個單位,每3秒為1個單位,將每個3秒出現(xiàn)的言語行為類型的號碼記錄在數(shù)據(jù)表相對應時間的空格中.
1程時進,男,陜西省安康市漢濱高級中學教師,從教29年,省級教學能手,國家級骨干教師,有近20篇論文發(fā)表或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