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宏
(貴州省六盤水市水礦總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ICU)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的逐漸衰退,其極易出現(xiàn)關節(jié)軟骨彈性下降、鈣磷比例失調、骨骼的微結構發(fā)生改變等情況,因此其發(fā)生骨質疏松、骨骼退行性病變及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加。據(jù)統(tǒng)計,老年人發(fā)生骨外傷的幾率為50%以上[1]。發(fā)生骨外傷的老年患者極易因家庭和社會角色的轉變、疼痛的折磨及心理的變化而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而導致預后的效果極差[2]。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老年骨外傷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1月~2015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骨外傷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9例,女性患者有33例,其年齡為60~83歲,平均年齡為(72.4±10.7)歲,其中發(fā)生上肢骨折的患者有29例,發(fā)生下肢骨折的患者有37例,發(fā)生關節(jié)部位骨折的患者有12例,發(fā)生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有4例。我們將這82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舒適組,每組各有患者41例,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及時為其實施骨科手術。在此過程中,對常規(guī)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對舒適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舒適護理。進行舒適護理的具體方法是:
1.2.1 進行環(huán)境護理 ①護士要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保持病房內的干凈、整潔,并適時調節(jié)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②護士要定時打開病房的門窗,以使病房內外的空氣保持流通。③護士要限制院外探視人員的探視時間,并囑其保持安靜,以避免打擾患者休息。
1.2.2 進行體位護理 ①護士要根據(jù)患者的骨折類型及手術部位輔助其保持合適的體位進行休息,以避免傷處受到擠壓。②對于用石膏或夾板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的患者,護士要密切觀察其石膏和夾板的松緊程度,避免其發(fā)生局部血運障礙、石膏或夾板脫落及皮膚受壓等情況。
1.2.3 進行臥床護理 ①由于老年骨外傷患者需長期臥床,因此護士要建議其睡木板床。②護士要定時幫助患者進行翻身,并對其受壓部位進行按摩,以避免褥瘡的發(fā)生。
1.2.4 進行疼痛護理 ①護士要多對患者進行鼓勵和安慰,并在其主訴傷口疼痛時,遵醫(yī)囑使用鎮(zhèn)痛藥對其進行治療。②護士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與健康宣教,并為其講解手術的重要性及發(fā)生傷口疼痛的機制。③護士要教會患者進行自我減輕疼痛感的方法,并指導其通過轉移注意力及按摩等方式降低對疼痛的感知度。
1.2.5 進行康復訓練 ①護士要指導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早下床活動。②對于無法下床活動的患者,護士要指導其在床上進行肢體運動,以促進其肢體的血流循環(huán)、加快其骨折部位的愈合。
1.2.6 進行護患溝通 ①護士要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多鼓勵、安慰患者。②護士要協(xié)調好病房患者之間的人際關系,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其相互溝通,以消除其陌生感和寂寞感,進而改善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價兩組患者在入院前、入院7d后及出院時的疼痛程度:當患者的VAS評分<2分時,表示其無疼痛感或存在輕度的疼痛感;當患者的VAS評分在3~5分之間時,表示其存在中等程度的疼痛感;當患者的VAS評分在6~8分之間時,表示其存在重度的疼痛感;當患者的VAS評分>8分時,表示其存在劇烈的疼痛感。②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價兩組患者在入院前、入院7d后及出院時的焦慮程度:當患者的SAS評分<50分時,表示其不存在焦慮的情況;當患者的SAS評分在50~59分之間時,表示其存在輕度的焦慮;當患者的SAS 評分在60~69之間時,表示其存在中等程度的焦慮;當患者的SAS評分>70分時,表示其存在重度的焦慮。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詳細收集本研究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以x2檢驗法對計數(shù)資料進分析,單位取率(%),以t檢驗法對計量資料進行分析,范圍?。?),(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各時段VAS評分的比較 在入院前,兩組患者VAS評分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入院7d后及出院時,兩組患者的VAS評分較入院前均有明顯的下降,且舒適組患者VAS評分的下降幅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時段VAS評分的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各時段VAS評分的比較(±s ,分)
組別 入院前 入院 7d 后 出院時舒適組 (n=41) 7.91±1.21 5.10±1.02 2.64±0.38常規(guī)組 (n=41) 7.86±1.34 7.03±0.98 4.33±0.67 t 0.213 9.959 14.049 P > 0.05 < 0.05 < 0.05
2.2 兩組患者各時段SAS評分的比較 在入院前,兩組患者SAS評分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入院7d后及出院時,兩組患者的SAS評分較入院前均有明顯的下降,且舒適組患者SAS評分的下降幅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2 兩組患者各時段SAS評分的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各時段SAS評分的比較(±s ,分)
組別 入院前 入院 7d 后 出院時舒適組 (n=41) 53.09±8.41 32.50±6.73 19.84±5.55常規(guī)組 (n=41) 53.44±9.10 41.54±7.25 29.19±4.83 t 0.181 5.852 8.137 P > 0.05 < 0.05 < 0.05
骨外傷是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在其發(fā)生骨外傷后,其常會出現(xiàn)消極的情緒,對治療的依從性也較差。舒適護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研究證實,對發(fā)生骨外傷的老年患者進行舒適護理能使其與所處的環(huán)境保持一種和諧、安寧的狀態(tài),并能讓其產(chǎn)生輕松自在、滿足的主觀感覺[3]。一般說來,舒適護理主要包括環(huán)境護理、心理護理、生理護理及人際關系護理這4個方面,其宗旨是在患者的病情康復期間讓其在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各方面保持舒適的狀態(tài)[4]。 研究顯示,適宜的溫濕度、氣味和光線等都能改善病房環(huán)境的舒適度,對骨外傷患者的疾病康復和情緒改善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5]。骨外傷患者的體位護理和臥床護理對疾病的恢復以及并發(fā)癥的預防均具有積極的作用。良好的醫(yī)患關系、護患關系則對提升患者對治療的信心、降低其不良情緒的發(fā)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祻湾憻拕t有助于骨傷部位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復。在本研究中,筆者從外部環(huán)境、體位、臥床、疼痛、康復鍛煉以及人際關系維護等方面著手實施舒適護理,結果顯示患者入院后疼痛評分和焦慮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提示舒適護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舒適度,對預后的改善具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入院前,兩組患者VAS評分和SAS評分之間的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入院7d后及出院時,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和SAS評分較入院前均有明顯的下降,且舒適組患者上述評分的下降幅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骨外傷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夏愛玲.整體護理干預在老年骨傷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5):111-112.
[2] 羅小紅.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心理護理干預的療效分析[J].當代護士:??瓢?下旬刊),2010(10):119-120.
[3] 覃杏香.舒適護理對老年骨牽引患者功能康復效果的影響[J].西南軍醫(yī),2010,12(6):1244-1244.
[4] 王美云.舒適護理在骨科患者的應用體會[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2):1511-1513.
[5] 朱小佳,羅迎霞,程維,等.基于患者結局的老年護理敏感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報,2015,22(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