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藍色,是藝術(shù)世界里最沉靜、優(yōu)雅、深邃、樸素、神秘的色彩。藍色還有著一絲憂郁和清幽的美,仿佛是一縷詩魂。
東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的風景畫大師,他最善于用藍色表達自己眼中大自然的美。
喜歡他的一幅畫《晨靜》。清晨,淡藍的輕霧中,一叢叢郁郁蔥蔥的樹林靜靜立在湖邊,它們望著水中白己的倒影。靜寂的群山、樹林,都用了淡藍、淡青、深藍,藍色鋪滿了整個畫面,越發(fā)顯出清晨的寧靜和安詳。那些遠山、叢林、微瀾,都有無言的柔情。有風拂過林海,幾只白色的鳥兒站在枝頭上,真是“林靜鳥談天”。畫中深淺不一的藍色是冷色調(diào),含蓄、靜謐、恬淡,彌漫著淡淡的鄉(xiāng)愁和憂傷……
他的另一幅《漓江明月》,是畫家上個世紀70年代來中國桂林游覽時創(chuàng)作的。遠山如黛,江水微瀾。漓江的群山在他的筆下秀麗而溫情,山并不冷峻,亦不陡峭,但奇峰羅列,千姿百態(tài),如駝峰、駿馬、白鹿、翹首企盼的女子。畫中湛藍的天空掛著一輪圓月,并不明朗的月色,有著朦朧之美。如水的月光照著青青的群山、茫茫汀水,深藍色的蒼穹與湖水融為一體。天地萬物都緘默不語,唯有蟲鳴如流水。月夜里仿佛傳來清遠的笛聲,似燕子掠過明澈的江水。畫面上鋪滿了淡藍、深藍,沒有一絲留白,山川寂靜,水波如鏡,靈魂安詳。
原來,藍色在畫家筆下,竟是如此飽滿和神奇。
東山魁夷說:“我就這樣徘徊在藍色的世界里,這個世界各種色彩在變化,除了亮度差、色度差的變化,還因時代民族藝術(shù)家的個性的不同,呈現(xiàn)出斑斕的模樣,我感到這是一個蒼茫無垠的世界。”
他的風景畫和中國的水墨畫有著天壤之別。中國水墨畫講究留白,但是,他的畫總是鋪滿了藍色、青色、群青、灰綠——沒有留白。讀他的畫,人似乎于瞬間跌入夢幻,幾乎每一種解讀,都會讓畫的意蘊盡失,不可說,不必說,都在畫里。
風清月白的夜,讀林徽因的詩歌《那一晚》:“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弊肿秩缢{色的月光。仿佛看見深藍的星空下,輕霧籠罩的湖水,湖面上一對人兒劃槳時的身影。當這位傾城傾國的女子沉浸愛情中的時候,她雙腳不在小舟中,而是飛翔在天際,成了那一晚夜空里璀璨的星子。
原來,最美的情詩是藍色的,也一定是她在水邊寫下的。因為,詩里有薄霧一樣的清愁、夢一般的旖旎、湖水一樣的深情與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