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琪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一中 747000)
淺析高中數(shù)學測試成績點評的方法
司琪(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一中747000)
摘要:“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苯處煂W生測試成績進行恰當?shù)?、必要的點評,會受到良好的效果。同時點評也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理念,體現(xiàn)了教育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體現(xiàn)了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管理。
關鍵詞:數(shù)學成績點評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051
(一)育人
我們對測試成績點評的目的在于體現(xiàn)對教學的過程管理。教師搞教學的目的在于育人,只有教育教學相結合,才會更大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這個過程管理中,教師必須紀律嚴明,對教學實施過程要進行全方位的規(guī)劃和操控,有效指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是很有必要的。點評就是對學生的關注,就是對學生的管理,就是對學生的指導。實際上就是育人的一個方法。往往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當考試結束后,由于高中教學時間緊,教師為了節(jié)約時間,拿到試卷后就發(fā)到學生手中,然后用3課時扎扎實實講解習題。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欠妥,效果并不佳。筆者認為講解用2課時就夠了,即采用1+1或0.5+1.5可能比較好。1+1是指利用1課時點評,1課時講解,適合難度系數(shù)較大時;難度系數(shù)較小時采用0.5+ 1.5。也就是說,采用點評和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起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實踐證明效果比較好。而缺乏點評的講解或點評不到位的講解實際上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過程即總結。干任何事都應該有始有終。過程是很重要的,結果就是對過程的一個體現(xiàn),通過過程把握結果,通過結果指導過程,是教學中很有意義的事。我們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變成學習的機器,而是看到通過學習能夠塑造學生的心靈,影響學生的行為。我們期待的是看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現(xiàn)他們的酸甜苦辣,體現(xiàn)他們的追求,進而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再者,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感情的,不是機器,需要的我們的關心和關注。因此,點評是育人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二)未雨綢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無論干什么事,付出努力是一定的,更重要的是,付出代價也要找機會。因此干任何事都需要提前打算,學習也不例外。高中數(shù)學知識環(huán)環(huán)相扣,知識量大,規(guī)律性強,方法靈活,點評的目的既在于現(xiàn)在,更重要的在于將來。恰當?shù)狞c評是對全班的激勵,是對大家的鼓舞,是對后進生的鞭策。點評是未雨綢繆的一個行動,其目的還在于:第一,給學生說明高中學習狀態(tài)變化很大,教師只不過是引路人,如果不努力,隨時都有退步的可能,即使現(xiàn)在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如果加把勁,相信將來定會趕上別人甚至會進入前幾名的。第二,要讓學生明白平時點滴積累量變引起質變的原理,改變“臨陣磨刀”“急來抱佛腳”的思想。如果學生考差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盡量找出原因,找出對策,進而為將來的學習樹立信心。
1.名次排列法。每次考試結束后,為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要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學習狀況,教師在試卷的右下角表明學生單科成績的名次,這樣就便于學生認清現(xiàn)實。
2.整體點評法。整體點評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最高分與最低分的差距。如果再詳細一點,還包括每道題的得分率,最簡單的題出錯最多的學生,最難的題得分高或得滿分的學生,選擇題大于或等于40分的同學,填空題大于或等于12分的同學,解答題大于或等于45分的同學。當然整體點評會花教師比較多的時間,教師可以按情況有選擇性的點評。
3.分數(shù)段點評法。統(tǒng)計分數(shù)段方便學生檢查自己是處于哪一個層次,有利于教師確定培優(yōu)轉差的對象。
4.靠前落后點評法。教師對進入前10名的學生和最后10位學生按成績名次一一進行點評。對進入前10名的同學點評,提出表揚,一方面肯定他們的成績,滿足他們想受到表揚的滿足感,另一方面可以對全班起到榜樣、激勵作用。對后10名的同學也要點評,不同的是指點成績和性別或者姓名的筆畫數(shù),一方面暗示教師對他們的期待,另一方面暗示他們需要加把勁,有的同學需要清醒了。以上兩個層次的學生雖然點評方法不同,但是一定要點評,不少教師會忽略這一點,其實試想一下,誰不愛聽好話,當教師的我們聽到領導表揚我們或者肯定我們的勞動,心里也樂滋滋的。另一方面,即使我們很糟糕,也需要有人關心。
5.榜樣點評法。點評時,教師對平時行為表現(xiàn)好,成績進步比較大的學生或者是作業(yè)認真,書寫規(guī)范,經常和教師探討學習問題的學生應該加以肯定或表揚。這樣就會很自然地引導大家向他們學習,也會起到良好的作用。
6.務必要讓學生反思。無論做什么,也無論什么人做,難免都會有錯誤或者失誤,學生也一樣。每次考試結束后,教師都要引導學生、要求師生共同進行必要的反思。且行且思,養(yǎng)成好習慣,會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如果引導學生反思,反思自己平時的行為,會對后期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
1.點評要及時。每次考試之后,都應該把考試的狀況和結果通報學生,并且要對學生及時點評。如果不及時點評或者等過了一段時間再點評,就沒有多大意義了。點評實際上就是對學生的管理,也是對學生的關注。比如蓋一棟大樓,如果管理不到位,蓋得樓的質量就可想而知了。我們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變化,關注學生的成長,及時點評的話,意義以小見大,影響深遠。
2.點評要注重實效性。我們點評的目的,就是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或干預。因此點評要注重實效性,每句話要有根有據(jù),要有說服力,切不可亂彈琴。
3.點評要有激勵性。激勵是教師一輩子不可或缺的法寶。對學生的激勵,體現(xiàn)了新型的教育理念,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及時對學生的激勵,是學生的動力。
4.點評要有公平性。點評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整體關注。那么我們既要點評學習好的學生,也要點評學習差的學生。但是,點評要注意公平性,對學得好的同學,要提醒他們不要驕傲,繼續(xù)保持;對學習差的學生不能挖苦諷刺,要暗示他們不要氣餒,暗暗加油。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份期待的心,期待他們的變化,期待他們有所追求就好了。其實成績的好壞雖然是判斷的重要標準,但并不是判斷的唯一標準。事實上,多年以后,能夠對教師念念不忘的,大部分會是那些當初學習比較差而曾經受教師關心關愛關注不歧視不放棄的學生。
5.點評要注重長期性。我們點評學生,實際上是在換個方式教育學生。因此,單單憑一兩次考試點評是遠遠不夠的。點評要注重長期性,點評更重要的是在平時,要不斷地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表揚或批評,才能對學生的變化起好的效果,如果平時對學生的作業(yè)狀況、學習狀態(tài)不及時點評光在考試結束時點評,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有時會適得其反的。
(責編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