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
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Antonio Egas Moniz,1874-1955)(圖1)發(fā)明了腦血管造影并且在1949年獲得諾貝爾獎。Moniz是葡萄牙人,神經內科醫(yī)師,也是現(xiàn)代神經外科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發(fā)明了額葉切除術(lobotomy)。同時,Moniz也是個政治家。1902年Moniz成為神經內科教授,在1903年他成立了一個政黨并成為葡萄牙議會的議員,在1917年成為駐西班牙大使,在1918年為葡萄牙外交部部長。同時Moniz繼續(xù)行醫(yī)而且教生理學和解剖學。
1926年在他51歲時,Moniz棄政從醫(yī),一年后發(fā)明了腦血管造影,解決了當時頸內動脈阻塞無法診斷的難題,獲得兩次諾貝爾獎提名。兩次獲獎失敗使Moniz很郁悶,1935年在倫敦參加一個神經科會議時他看到凱雷·雅各布森(Carlyle·Jacobsen)和約翰·富爾頓(John Fulton)展示了被切除額前葉的猴子變得更合作了。此外,理查德·布林克爾(Richard Brinkner)報道一例前額葉腦膜瘤患者在切除腫瘤后性格改變。
圖1 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
圖2 額前葉白質切除術
在1935年Moniz發(fā)明了額前葉白質切除術(leucotomy)用來治療精神異常(圖2)。他先是往患者額葉打酒精,后來干脆把前額葉切斷。在1935年11月12日,Moniz為一位63歲女性患者做了第一例神經外科手術,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認為這是神經醫(yī)學的最大進步之一。這種治療一時風行,也給他在1949年帶來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好景不長,同年他的一個精神病患者開槍打癱了他(歐洲也有醫(yī)鬧),后來額前葉白質切除術被質疑。美國著名的肯尼迪家族也有人做了這個手術而引起肯尼迪參議員的憤怒。羅斯瑪麗·肯尼迪(Rosemary Kennedy)23歲時成了美國首位行額葉切除術的患者,但她手術后幾乎失去生存的能力。
Moniz在1955年去世,那時他的額前葉白質切除術也被禁止了。真的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他的腦動脈造影對醫(yī)學產生無法估量的價值,但兩次被拒絕,而不嚴謹后被停用的額前葉白質切除術卻讓他進入諾貝爾獎大師的行列。雖然曲折,但他的貢獻是不可埋沒的。頸內動脈在顳骨的通路被命名為埃加斯·莫尼斯虹吸彎(Egas Moniz Sip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