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禾
8524萬港元成交的雍正琺瑯彩赭墨梅竹圖碗、4604萬港元拍出的常玉《黃桌上的菊花瓶》……日前落槌的香港佳士得2015年秋拍共斬獲了26.2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并創(chuàng)造了20多項世界記錄。作為香港拍場上本年度秋拍的收官戰(zhàn),此次佳士得秋拍備受業(yè)內(nèi)關注。而新買家的增多也凸顯出拍賣格局的變化。
買家更加國際化
73件作品總成交額達5.08億港元,成交率為86%,其中14件拍品以超1000萬港元成交—佳士得亞洲20世紀及當代夜場一向備受矚目,本次夜場拍賣人氣頗旺,最終的成績單可謂鼓舞人心。
本次夜場一共呈現(xiàn)了73幅作品,區(qū)域板塊分布較為平均,其中包括19幅20世紀的作品,日本藝術家和東南亞藝術家作品各18幅,中國當代藝術12幅以及韓國藝術家作品6幅。本次拍賣以韓國藝術家的作品打頭陣,第一件金煥基的《無題》一登場就被場內(nèi)買家和電話委托人從80萬港元一路競價至480萬港元方落槌,帶動了現(xiàn)場的人氣。緊接著韓國藝術家樸棲甫的作品便創(chuàng)造了個人最好成績。整場的最高潮來自常玉的作品《黃桌上的菊花瓶》,該作以600萬港元起拍,經(jīng)過多輪競價,最終以4604萬港元成交,超過拍前估價4倍之多,并成為本場價格最高的拍品。此外,上拍的6件趙無極作品,最終5件成功易主,總成交額近1.2億港元。
縱觀本場成交價前10位的榜單,20世紀藝術大師的作品包攬了多數(shù)席位,此外還有村上隆和奈良美智兩位日本藝術家的三件作品,以及李曼峰和魯?shù)婪颉ぐ钅醿晌粬|南亞藝術家上榜。相較前幾年,高價幾乎全被中國當代藝術占據(jù),本季中國當代藝術家未能躋身前10位,但整體表現(xiàn)也尚屬穩(wěn)定,12件作品中僅兩件流拍。
對此,香港佳士得亞洲現(xiàn)當代藝術部門主管張丁元表示:“目前中國買家的關注度更多是集中在20世紀大師的作品上,因為20世紀藝術顯然市場更加穩(wěn)定,中國買家普遍有求穩(wěn)的心理?!钡袊嗄晁囆g家如劉韡、賈靄力依然有上佳表現(xiàn)。
據(jù)佳士得透露,相比春拍,此次秋拍韓國 、日本買家明顯增多,藏家呈現(xiàn)出愈加國際化的趨勢,而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買家占比達25%。
名頭不再是惟一因素
本次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共推出202件拍品,斬獲逾1.37億港元的總成交額;中國近現(xiàn)代畫專場則囊括了529件拍品,總成交額高達3.7億港元。
在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中,不少拍品都超估價多倍成交,如唐寅(傳)《紅樹秋山》拍前估價為80萬至100萬港元,在多輪競價后竟拍出了2980萬港元的高價,超估價37倍之多,拔得本專場頭籌,可謂本季拍賣目前為止最耐人尋味的一匹“黑馬”。有資深市場人士認為,近年來,古代書畫一直穩(wěn)定堅挺,因為古代書畫在市場流通中真正“開門”的不多,一旦有“開門”的作品出現(xiàn)都成為搶手貨,可謂“老當益壯”。
在中國近現(xiàn)代畫專場中,徐悲鴻《飲馬圖》以2252萬港元的高價奪得全場之冠,齊白石《四季山水》以1972萬港元成交,另外張大千《仿王蒙春山讀書圖》以1024萬港元拍出。不過,此次專場中也有不少名家拍品連續(xù)流拍,如此次上拍的張大千作品中估價較高的兩件作品—《云海群峰》和《山寺懸泉》均遭遇流拍。
有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買家越來越成熟,不再像過去那樣按名頭、按平尺算價錢,所以畫家名氣變得不再是特別關鍵的因素。當下買家購買作品首先要入眼的,另外是代表性的精品、奇品,代表畫家一生當中重要時期的創(chuàng)作最搶手。
宋瓷更受藏家關注
本次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分總成交額為3.83億元。這一成績雖然同比春拍略有降低,卻亮點頻現(xiàn):如一尊尼泊爾馬拉王朝早期鎏金銅釋迦牟尼立佛以8020萬港元成交,創(chuàng)造了尼泊爾藝術品世界拍賣記錄;另一件雍正琺瑯彩赭墨梅竹圖碗以8524萬港元拍出,力拔瓷雜類拍品的頭籌。而之前備受關注的臨宇山人藏宋瓷專場總成交額為4862萬港元,成交率達86%,顯示出近年來宋瓷市場的提升。
臨宇山人收藏的宋元瓷器計有300多件,擬定在佳士得分三場釋出。作為2015年秋拍首場的選擇,佳士得依據(jù)宋代的窯口進行劃分,挑出數(shù)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首場拍賣中呈現(xiàn)。在當天的拍賣現(xiàn)場,全球的重要買家和古董商都悉數(shù)到場。耀州與龍泉兩大青瓷名窯在本場均表現(xiàn)上佳。一件北宋/金鈞窯天藍釉紫斑小碗以640萬港元的成交價拔得頭籌。不過拍前重點推出的哥窯葵口盤卻意外遭遇流拍。
有資深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此場拍賣給了宋瓷市場更多的關注,對整個宋瓷市場具有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