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烈
隨著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脂肪肝“作案”的廣度與深度不斷增加,受到傷害的既有老人也有幼兒,輕者無癥狀,或只有肝區(qū)不適,重者可發(fā)展成脂肪肝肝炎,甚至肝硬化。
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很少“單獨作案”,而常有數(shù)名“共同案犯”,它們?;ハ嗉m結,同時圍攻患者。由于這些案犯間聯(lián)系密切,關系復雜,較之脂肪肝“單獨作案”不但危害廣、程度深,給“破案”和處理帶來的困難更大。
現(xiàn)將已確定的脂肪肝“同伙”特征公示如下,希望廣大群眾認清“案犯”真實面目,以便早日“緝拿歸案”。
肥胖癥
與脂肪肝有聯(lián)系的肥胖癥高達50%,重度肥胖者更高,成為發(fā)達地區(qū)主要案犯。它形成脂肪肝的關鍵是內(nèi)臟脂肪的聚集而非皮下脂肪。所以嚴重程度不一定與所見肥胖程度、血糖、血脂相關。
肥胖癥的合并癥與內(nèi)科、外科、婦產(chǎn)科、皮膚科以及腫瘤科關系密切。其中尤以心腦血管病、肝硬化最為顯著。
B超可確定是否有肥胖性脂肪肝,但應注意腹壁增厚脂肪的干擾?;灴梢姽缺D氨酶(ALT)升高,ALT/AST(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大于1。
總的說來,肥胖性脂肪肝的表現(xiàn)不明顯,肝功改變輕微,作惡危害程度比較小。
糖尿病
20%~80%的糖尿病是脂肪肝“集團成員”,尤其是2型糖尿病,兼有肥胖者更甚。
這種糖尿病可能與其胰島素抵抗作用有關,抵抗作用能改變多種脂蛋白的數(shù)量與組成,結果導致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糖尿病脂肪肝,輕度多無癥狀,中、重度可有上腹部不適、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等?;灆z查血糖增高,肝功能輕度異常,GGT(谷氨酰轉肽酶)升高比較常見,血脂異常。
在診斷糖尿病脂肪肝時,務必搞清楚二者發(fā)病先后,以免診斷失誤。
雖然糖尿病脂肪肝控制后可以明顯好轉,但有時少數(shù)可向肝纖維化、肝硬化方向發(fā)展。治療關鍵是及早治療與控制糖尿病,有血脂異常者,可用調(diào)脂藥物,但要選擇適當,不要雪上加霜,以免造成藥物性肝損害。
血脂異常
血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都與脂肪肝關系密切。不同成分的升高,可分為不同臨床類型。
血脂異常可因肝細胞合成甘油三酯增加,同時或單獨有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障礙,造成肝臟內(nèi)甘油三酯堆積,引起脂肪肝,尤以高甘油三酯血癥引起的脂肪肝占大多數(shù)。
診斷血脂異常時應該注意,血脂異常可以是一些疾病的表現(xiàn),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也可以出現(xiàn)血脂異常。
不同血脂異常類型有不同癥狀,包括腹痛、急性胰腺炎、肝脾腫大等,而合并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癥較為多見。
血脂異常的診斷,要根據(jù)血脂測定。根據(jù)異常情況,分別稱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血癥與混合型血癥。
酒精中毒
由于飲酒越來越普遍,酒精性脂肪肝日益受到重視。其發(fā)生雖有多種因素,但目前多數(shù)學者確認,酒精本身,特別是其氧化代謝關鍵酶——醛脫氫酶活力降低,造成乙醛過多的堆積,引起肝細胞損害,是發(fā)生病變的主要原因。
從病理發(fā)展過程看,酒精性脂肪肝有其特點。在病變早期,如果戒酒并積極治療,病理改變可以明顯減輕甚至消失,此點是其他性質(zhì)脂肪肝所少有的,也是告別酒精、抓緊治療的難得時機,一旦發(fā)展到肝纖維化、肝硬化階段,則難以逆轉。
一般認為連續(xù)飲酒5年以上,酒精量大于50毫升/日,就應考慮酒精性脂肪肝的診斷。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脾腫大常見,化驗檢查可見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比值大于2,谷胺酰轉肽酶(GGT)升高。
治療有兩個重點:一是立即徹底戒酒,并且堅持終身;二是進低脂肪高蛋白飲食,補充多種維生素如B1、B6、B12、葉酸、鋅、蛋氨酸等,可望獲得較滿意的療效。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不僅是乙型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與脂肪肝關系密切。急性丙型肝炎有50%出現(xiàn)脂肪肝,病理改變?yōu)楦渭毎麅?nèi)出現(xiàn)微脂肪滴;而乙型肝炎則是小脂滴,二者有所不同。其發(fā)生機制與腫瘤壞死因子有密切關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病毒性肝炎治療過程中,如果臨床癥狀、體征、肝功能長期不見好轉,谷丙轉氨酶升高,對抗病毒治療或常規(guī)治療療效不佳,反而出現(xiàn)血脂增高,體重增加,應考慮合并有脂肪肝存在。
其他
此外,一些藥物如阿司匹林、異煙肼、雙氯芬酸鈉、干擾素、5-氟尿嘧啶等,都可引起脂肪肝。